专栏名称: 思维纪要社
买方、卖方的各行业、企业的跟踪纪要及音频,对突发事件(宏观政策、市场、行业、企业)的解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思维纪要社

跟踪 |【高盛宏观亚洲分析师】美股短期有大反弹,中期风险仍在,标普下方位置在哪,港股没有跌完

思维纪要社  · 公众号  ·  · 2025-04-09 16:25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最近公众号改变了规则,推送不按时间顺序,如果不想错过《 思维纪要社 》的文章,请设“星标”并且经常点击“在看”,感谢大家支持!


所有内容都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感谢理解

全文摘要

全球经济与金融市场正面临多重复杂挑战,中美贸易战和关税政策的影响尤为显著,被视为尾部风险的实现,对全球经济增长构成威胁,尤其是对中国经济活动的影响。预计未来可能出现经济衰退, GDP增长率可能降至0.5%至1%,通胀率或高达4%。股市下跌和财富缩水可能加剧经济下行压力。对于投资者,建议在市场处于熊市阶段保持耐心,避免急于抄底,因为每次反弹后往往会出现进一步下跌。尽管短期内可能面临挑战,美国科技公司的长期发展前景仍被看好。市场经历深度调整后可能出现机会,尤其是当金融市场暴露出信贷问题和金融机构脆弱性时,可能成为抄底好时机。总之,当前经济形势充满不确定性,强调了在复杂环境下保持耐心和谨慎投资的重要性。

美国关税政策对全球市场的影响与经济衰退风险

讨论了美国实施的关税政策对全球市场,尤其是中国和欧洲的影响,将其视为已发生的尾部风险。预计美国可能面临一到两个季度的经济衰退, GDP增长预期在0.5%到1%,通胀则可能达到4%。股市的下跌和财富减少可能会进一步恶化经济数据。认为标普500指数的合理价位在4000到4800之间,极端情况下可能跌破。除非取消关税,否则市场可能会继续下跌。同时,分析了特朗普及其政策的核心价值观,即反全球化和美国优先,认为这种政策和行为模式的改变概率很小。

对冲基金市场流动性和长期投资策略

讨论了对冲基金市场的流动性和其对市场涨跌的影响,指出在短期市场波动中,净买入和净卖出的流动比 K线图更重要。提到市场在2020年疫情期间和当前情况相似,处于高方差状态。预测短期内可能有大的反弹,但长期来看,经济衰退基础下的熊市会使得每次反弹之后市场再次下跌。建议在牛市和熊市中都需要足够的耐心,不要轻易抄底。个人投资策略方面,尽管政策有不确定性,仍保留了近30%的美股仓位,并认为长远来看,美股的表现将优于全球其他市场股票。同时,对于港股的put期权也已经转为in the money状态,强调了资产配置的重要性。

全球贸易关系及美股、港股投资建议

建议对于完全成多美股的投资者保持很低的仓位或无仓位,而港股成多的投资者应立即减仓,不考虑价格。美国短期内可能出现反弹,但关键在于密切关注关税对经济和通胀的影响,而非依赖经济数据。讨论了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对全球贸易的影响,以及各国对美国关税政策的反应,包括通过谈判解决问题的普遍态度。中国与美国的贸易不平衡也得到了讨论。

中美贸易关系及全球税务体系重塑的挑战

对话围绕中美贸易关系的紧张局势展开,讨论了美国即将对中国加征关税的影响,以及为解决此问题需要重塑国家税务体系和全球贸易体系的复杂性。提及欧洲的高税务体系和左派政府的财政需求,指出重塑这些体系并非易事。此外,还分析了中美双方的反制措施可能导致的市场混乱和尾部风险的增加,强调了民粹主义在两国政策制定中的影响,以及这可能导致的长期悲观前景。

中美的决策体制与政治风险探讨

对话围绕中国和美国的决策体制及其面临的政治风险展开。提到了南京保卫战的历史背景,以及在现代政治决策中,理性声音常被政治正确压制的现象。同时,讨论了中美贸易战中加征关税的决策,指出这种决策背后的复杂政治考量和可能的后果。还对比了英美过去基于理智的决策体制与当前政治极化下外交政策的转变,强调了民粹主义对决策的影响。

全球资产市场调整与投资策略

对话强调了在面临全球资产市场调整时,投资者需要保持足够的耐心,避免在衰退期间的反弹中冲动投资。讨论指出,目前市场高估了未来几年的盈利增长预期,实际盈利可能远低于预期,因此估值和 EPS的下调是不可避免的。中国因其强大的忍痛能力,在全球经济压力下表现得更为稳定,相比之下,东南亚和欧洲可能面临更大的风险,尤其是受到贸易战和投资减少的影响。对话还预测,美国股市在经历快速下跌和反弹后,可能会经历缓慢的持续下跌,直到出现信贷危机或银行违约等信号,才可能是抄底的时机。

美国科技公司在经济调整中的乐观前景与挑战

对话讨论了尽管短期内美国科技公司面临关税、市场调整和失业等挑战,但长期来看,人工智能和科技的发展将带来积极影响,特别是对于像 Meta、Microsoft、Google、Amazon等大型科技公司。随着经济调整,实体工作可能被AI和机器人取代,这些科技公司将从中受益。然而,短期内市场可能经历阵痛,包括欧盟可能对美国互联网公司加税等变数,需要耐心等待市场调整完成。最终,美国科技大公司被视为最佳投资标的,而非港股和中概股。

问答回顾

上周美国 liberation day解放日报提到了什么重要事件?您如何看待当前市场走势及短期内的风险?

上周二和上周三,美国 liberation day解放日报报道了美国可能会实施尾部风险政策,即提高关税,这对包括中国、欧洲在内的全世界都有影响。这个风险已经发生,即美国的关税政策对全球经济产生了实际影响。从对冲基金的flow(净买入与净卖出情况)来看,市场已经到达一个极端状态,类似2009年最惨烈的时期,表明短期内可能会出现较大的反弹。然而,在熊市中,每一次反弹后都会回到下跌趋势中,所以建议投资者要有足够的耐心,不要急于抄底或追涨杀跌。

当前经济的基本预期是什么?

目前经济的基本预期是 GDP增长在0.5%到1%之间,静态来看通胀率可能会达到4%。但考虑到股票下跌和财富减少可能导致经济数据进一步下滑,实际通胀可能不如预期严重,而经济可能会经历一个季度到两个季度的衰退期。

对于特朗普政策和 GOP的政策,您认为其核心特征是什么?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具体是如何运作的?

特朗普政策的核心是反全球化和美国优先的关税策略,具有明显的民粹主义价值观。这种政策立场不太可能改变,并且基于特朗普一贯的 “头铁”行为模式,市场波动和政策调整的可能性较小,因此建议保持谨慎,市场可能会继续下跌趋势。特朗普的关税政策(recipe tariff)是基于各国对美国进出口的比例来设定关税水平,旨在减少贸易逆差和促使出口国之间竞争,例如对中国和其他国家增加关税,以实现内卷和围堵中国等战略目标。目前,包括欧洲、加拿大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在以谈判方式回应美国的关税压力,普遍表现出服软的态度。

在当前形势下,您个人的投资策略是什么?

我个人虽然看好美股长期表现,但仍保留了部分美股仓位,因为贸易战下美国优先政策对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如欧洲和加拿大)会产生较大冲击。对于港股,已持有 put期权并已变为实值期权。对于投资者而言,需要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调整资产配置,如果是完全美股多头的,建议低仓位或空仓;如果是港股多头,则建议尽快卖出止损。

近期市场关注的焦点是什么?

近期市场密切关注美国关税增加对经济和通胀的实际影响,美联储也表示关税增加对经济的影响将远大于预期,因此经济数据的重要性相对减弱,投资者应更重视关税政策对经济的具体影响程度。

中美贸易逆差问题的根源是什么?美国如何解决当前贸易逆差和关税增加所带来的挑战?

中美贸易逆差主要是由于美国长期维持较低的关税水平以支撑中国的制造业,而中国则对美国商品征收较高关税。这种情况下,全球各国普遍采取与美国谈判的方式来试图解决贸易逆差问题。美国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克服两方面挑战。首先,重塑各国的税务体系,减少政府税收,特别是取消不必要的增值税等流转环节税收,并调整全球高税率商品消费体系。其次,重塑全球贸易体系,确保对中国商品的全面封锁,并在全球范围内建立新的贸易秩序。

中美两国目前在解决贸易逆差问题上的态度和行动是怎样的?

中美两国都已表明将通过谈判来解决这个问题,但市场将进入混乱阶段,双方可能互相加征关税,形成一种对抗态势。中国已对美国采取反制措施,而美国也加大了对中国的压力,这种博弈可能导致关系破裂。

这种对抗是否预示着中美关系将走向恶化?在面对决策困境时,中美两国会如何应对?

是的,中美关系存在明显的悲观趋势。在美国,共和党和民主党在对华政策上的立场趋于对立,都受到民意的左右,很难做出有利于双方合作的决策。在中国,类似的政治正确压力也导致理性的声音难以发出,加剧了双方关系的紧张程度。面对决策困境,中美两国都难以做出理想的选择。在美国,由于内部政治立场的极端化和民粹主义的影响,很难有理智的声音指导决策;在中国,政治正确的要求使得任何反对声音都无法轻易表达,从而导致了一系列违背经济逻辑的决策。

对于当前市场状况,投资者应如何把握投资时机?

投资者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应保持足够的耐心,等待估值过高资产的下跌,包括杀估值、杀 N0(净利润)和杀EPS(每股收益)。当整体市场处于下跌趋势时,寻找相对薄弱环节进行投资,因为市场往往会从这些环节开始反弹。

在当前的国际贸易形势下,中国经济承受的压力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您如何看待这次全球经济形势中的 “水桶效应”,以及中国和美国在这场“互掐”中的角色定位?

中国经济承受的压力主要在于其与美国和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尤其是美国对中国的极限施压。尽管中国经济能够忍受一定程度的经济衰退(例如衰退 10%)并继续执行自身政策,但在全球范围内能做到这一点的国家非常有限。此外,东南亚和欧洲地区由于经济结构和对华贸易关系的特点,也可能受到较大影响,如东南亚国家因投资和出口受阻导致经济下滑。在这场全球经济的“水桶效应”中,中国和美国扮演着关键角色。虽然表面上是美国在对全世界特别是中国进行贸易打压,但实质上是美国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和压力释放。在这个过程中,美国经济相对较好,承受的压力相对较小,而中国则展现出了强大的忍痛能力,即能在面临较大经济压力下仍能坚持执行既定政策。

您预测未来可能受到冲击较大的地区有哪些?

预测未来可能受到更大冲击的地区是东南亚和欧洲。东南亚国家不仅依赖中国的投资流入,还依赖与美国的外贸往来,然而美国对东南亚地区的贸易战已导致投资者信心动摇,如印尼、马来西亚、越南等地的投资环境恶化,加上金融市场可能的冲击,这些国家的经济下跌幅度可能会比中国更为严重。

对于港股市场的表现,您持什么样的看法?

我认为港股有可能经历大幅下跌,甚至可能从当前点位(约 9200点)跌至四五千点。虽然中国有能力承受这样的经济压力,但其他国家可能无法做到。同时,美股已经先行经历了较长时间的下跌,全球资产将进行重新定价,包括对中国、欧洲、日本等国资产的重新评估。在这一过程中,港股可能会先经历猛烈下跌后反弹,然后在新的估值调整(EPS调整)之后再次经历缓慢下跌。

在当前形势下,美联储是否会采取不介入的态度,以及市场何时可能出现抄底机会?

我认为美联储不太可能完全不介入此次市场波动,且在看到信贷问题出现时(比如某个国家银行违约或债务违约),金融体系内将会出现连锁反应,那时可能是考虑抄底的最佳时机。在耐心等待这一信号之前,需要经历猛烈下跌后的反弹以及慢慢下跌过程中的耐心持有,直到市场出现系统性风险暴露的明确信号。

对于美国科技公司尤其是互联网公司的长期前景,您怎么看?

长期来看,看好美国科技公司特别是互联网公司的前景。虽然短期内它们会面临阵痛,如关税增加、税率提高等压力,但随着技术进步和产业转型,许多传统工作岗位将被人工智能取代,这与历史上的工业革命类似。虽然实体经济受到冲击,但美国的科技巨头将在这一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并有可能在市场调整中展现出防御性和成长性。对于投资者而言,需要保持足够的耐心,在熊市中寻找那些受影响较小且具有长期增长潜力的优质科技公司标的。


--




在AI的时代,希望能对大佬们有所帮助


详细纪要、外资研报、国内外音频还请加入知识星球查看

具体优势,请点击 《纪要星球介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