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来源:本文内容来自搜狐科技,感谢搜狐科技的付出和成果。
6月8日,富士康工业互联网将在上交所敲钟上市。6月6日,富士康总裁郭台铭现身富士康30周年庆典。在现场播放的视频中,
郭台铭表示,富士康之所以选择在A股上市,是因为大陆员工很难拿到台股股票,工业富联上市后,会马上推出员工持股激励计划,未来还可能考虑合伙人制度。
在当天的“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高峰论坛”上,年近70的郭台铭发表《走进历史转折中的富士康》主题演讲。但他并没有马上切入“工业互联网转型”的话题,而是先回顾了自己与富士康过去30年的“往事”。
“视察工地建设,我穿着雨鞋,因为当初给了我一块荒地……富士康为广大农民工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2008年12月,我亲自给员工端菜……这是农民工招考到我们公司做精密模具的杨飞飞,今年他有机会从劳模当选人大,不但当人大,还是汉族代表……”郭台铭一边展示PPT上的照片一边讲解道。
在现场播放的员工代表采访视频中,富士康“伙食好”的细节被反复提及。郭台铭在演讲中讲到“鸡蛋”和“鸡腿”的故事。
“2006年(员工)每天早上吃一个鸡蛋,生出‘富二代’,早期为他们打下健康的DNA,现在已经有了‘富三代’。为什么美国人身体比中国人身体健康?因为美国的小孩子每天早上起来吃两个蛋。当时我们的伙食费比薪水高,薪水是180元,伙食费是240元。”
“为了吃鸡腿,我买了一个大冰箱,同仁问你为什么要买冰箱?我说我必须礼拜一买到礼拜五,礼拜六才可以一人分一只鸡腿。我们把深圳和昆山的鸡腿都买了还不够,还要买来冰着。”
在之后的分论坛环节中,一位与会嘉宾评价:“他(郭台铭)讲得非常温情,是一个有温情的企业大佬。”此前,因为频发的“跳楼事件”,富士康被外界指为“血汗工厂”。
“富士康不是代工企业,是工业互联网企业。”一直以来,郭台铭都在谋求富士康的转型。
在演讲中,郭台铭表示,富士康在30年前“正逢深圳特区的历史转折”,30年后又迎来“实体经济+数字经济”的工业互联网赋能时代。
“我们强调‘+互联网’,不是‘互联网+’,虚拟经济是‘互联网+’,实体经济是‘+互联网’。”郭台铭说,“工业互联网平台,从经济视角来看,2025年工业互联网将创造全球82万亿美元的经济产值,占全球总经济量的二分之一。富士康凭借过去30年来制造经验的大数据,走向未来30年的工业人工智能。”
郭台铭介绍,富士康工业互联网生态体系可以用九个字来形容,即“云移物大智网+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