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4 日下午,《第一财经周刊》 lifestyle 项目“未来预想图” 携手现代都市生活方式的美学空间“之禾空间”,和读者们共同开启了一场“关于书、产品、空间、设计、体验”的书店探索旅途。三场演讲、一次圆桌,跟着书店行业顶尖人物,发现我们身边的书店变迁和零售变革。这是本次系列活动的第一场,第二场将于 8 月 5 日在北京举办。
在这场三个多小时的活动里,《第一财经日报》执行总编辑杨宇东、日本 BACH 选书机构创始人幅允孝、森冈书店创始人兼店长森冈督行、复华文商集团阅见未来图书(北京)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刘贵围绕着“书店”这个话题,分享了他们的经营经验、观察与对“下一代书店”的思考。
杨宇东在开场演讲中表示,书店行业的复苏和升级,离不开“颜值+内涵”的同步提升。“小而美“的新型书店出现,丰富了以往”大而全“的单独业态。此外,针对目标客群精挑细选售卖图书,也越来越被消费者所接受。
许多人总觉得“这间店没什么好逛的”,爱书人为什么会对书店失望?为什么有些书店却能让人兴致勃勃地、在感兴趣的区域里一本接着一本地翻阅?人们似乎过于关注书店的颜值,书店本身的核心价值常常被忽视,但它是支撑书店吸引目标族群的重要因素。
选书师幅允孝认为,书的选择与陈列是让人与书相逢、产生共鸣的关键。通过讲述自己为日本政府资助的文化项目 Japan House 中圣保罗和伦敦文化空间选书、摆设的经历,他总结了自己工作的原则:“通过访谈缩短选书人和目标受众之间的距离,用’书架编排’的思维方式,将所选的书展现出来。”
“单看一本书,那就仅仅是是一本书。但是,如果想想,它后面如何连着很多本书,就可以得到更多庞大而有价值的信息。”幅允孝说,在他的各类工作中,比起“选择什么”,更重要的是“如何展现我们的选择”。他期待让人们去发现那些“熟悉的陌生人(曾经见过却不太了解的东西)”的精彩之处。
如果说书店的核心“选书力”和“陈列”,那么“只卖一本书”的森冈书店便将“选书”这一力量放大,并做了各类创新。森冈书店的选址并不算在闹市区,但总有人愿意专门拜访。
创始人森冈督行和读者们分享了他当初为什么选择这个思路,在这些年的经营里,如何让书店保持新鲜感与吸引力,除了书,他是如何通过展览和活动建立起书店与读者的良好关系。
曾在 PageOne 中国筹备时期就加入这件书店的刘贵围绕着“我们想去什么样的书店?”主题和读者们分享了书店的变革历程,他目前任复华文商集团阅见未来图书(北京)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
他分析说,对应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书店从柜台式发展到了今天的复合式,咖啡、文创产品、展览、活动等与书相关的多样元素不断出现在书店空间里。但刘贵认为,在国内,书店却也面临着“不赚钱、坪效低”、“素质低”、“过分依赖颜值”、“管理和技术落后”等问题,刘贵也提出了他眼中的几种解决方案。
最后,在“未来预想图”主编赵慧的主持下,几位嘉宾和读者们开启了一场关于“生活中的书店”的圆桌讨论。那么多疑问、赞赏、吐槽,读者们怎么看?书店业界人士怎么看?企划者怎么看?在嘉宾与读者的对话中,矛盾与问题不断涌现,嘉宾们也讨论了他们遇到的挑战与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