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阿里味儿
阿里巴巴官方文化账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阿里味儿

那个拒绝硅谷来了阿里的实习生,后来怎么样了?

阿里味儿  · 公众号  · 科技公司  · 2019-06-19 19:21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位93年的“潮人”算法工程师,据说他还是校园十佳篮球手,向他发出实习Offer的公司有微软、谷歌和阿里……


我喜欢篮球,我的偶像是科比,欣赏他的球技和不服输精神。”

——炎轩


0 1
拒绝硅谷来杭州,我是阿里实习生


大学时,我在业余时间用 AR 技术做了一个四维动画,将即时建模和定位技术结合在一起,在画面中生成一个能与环境互动的虚拟动画人物,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



Demo 截图


2016年11月,几段 AR 短片上传视频网站后,我就陆续收到来自阿里、微软、亚马逊等公司的实习邀约。阿里巴巴技术团队进行的 几场交叉面试让人印像深刻: coding面环节, 考官出了一些算法题 不是我专业领域方向的 ,考察解题思路和编程能力。 要在20分钟内现场完成 ,实时投屏在面试官的电脑上……那种压力还是让人有点慌的。


阿里有一个神秘的人才培养计划叫“阿里星”,据说 只有不到1%的新人有机会拿到这个称号。 幸运的是,我成了一名阿里星。我也 按下了去硅谷实习的念头,加入了阿里。因为 这里有独一无二的商业化场景 。我的理解是:那种光靠数据集打榜的AI技术在客户眼里一无是处, 算法落地才有价值 ,不然只是技术秀。


2018级“阿里星”合照


0 2
欣慰呀,看到技术变成了现实


从未想过自己在阿里巴巴的职业生涯,会以一种奇妙的方式开始。


2017年的五一,我还在老家永康享受假期,突然接到主管的电话,问我愿不愿意提前来实习。我匆匆赶回杭州,第二天拿着体检报告就去西溪园区报到了。


没有复杂漫长的欢迎、培训流程,我被直接被拉进了当年“618”的筹备项目组。这是年中最重要的大促之一。我所在的团队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天猫要办一场线下体验活动,一个 AR 项目迟迟不能上线,Deadline是5月中旬……


最初的设想是,消费者只需要拿起手机,对着货架上的吹风机扫一扫,即可看到 3D 的内部结构、使用方法和效果。


正好我以前做过一套sdk方案,符合基本的互动需求,在主管和团队的一起努力下,我们用10天时间做出了Demo。 在解决算法问题之后,开发团队快速跟进,项目如期上线。618当天,我去了活动现场,看到消费者把理想生活馆挤得水泄不通,大家争相体验黑科技。 那样的场景,让我们这些幕后的工程师们觉得很欣慰


实习的日子对我来说是前所未有的体验,充斥着紧张、焦灼与期待、喜悦。没有多少时间回味, 在阿里工作,就如同在高速公路上开车,加完油,马上去下一站 618刚结束,就迎来了双11……


项目组小伙伴们在线下体验馆


0 3
成长,是和有战斗力的团队在一起


别人追剧,我会追全球 AR、VR方面 最酷的应用。2017年8月,我在网上看到了一段视频。


视频中,真实环境是普通卧室,但地板上有两个人正在打篮球。你可以理解为一个实时的三维重建,把打篮球的人进行逼真地还原。一个想法电光火石间冒了出来:也许双11晚会上,可以利用这种技术让舞台上的明星“穿越”到消费者的家里。


说干就干,我开始AR定位算法建模。 几天之后,拿着手机向主管演示了一段 demo,视频里两个人在办公室地板上打起了篮球,还边唱 rap 边跳舞。


Demo 模型


双11晚会导演看到这段视频后,当下就拍案:“ 太棒了,它可以成为晚会现场的黑科技 。”


高光时刻有多闪耀,走过的道路就有多曲折。 创意落地的背后需要一个很有战斗力的团队一起才能完成。


晚会筹备组选择了卢靖姗等明星作为当晚的“穿越”明星。人体实时建模需要足够的照片素材,那时杭州的云栖大会刚一结束,我们整个团队就飞到了北京。 在一个创意产业园的小摄影棚里,见到了穿着一袭黑色连衣裙的卢靖姗。卢靖姗很友善,整个取模过程十分顺利。



2018年双11晚会 把卢靖姗“送”到你家


双11是阿里的一场技术大秀,对于工程师而言,更是一场热血的大考 。除了中间繁复的开发流程,晚会临近时,我们团队提前半个月驻场进行测试。


10月底,上海气温转凉,工程师们和晚会场务们一起,拥挤在上海梅赛德斯.奔驰中心舞台后面的一间小房间里。 每天最开心的事,就是领盒饭了,方便面都是30元一碗的,这是最大的幸福感来源。


2017年的天猫双11,数亿人剁手党参与了这场狂欢,开场2小时就有4000万观众观看了晚会。参与明星“穿越”项目的人数也达到了一个出乎我们意料的数字。晚会结束之后,我们冲到台上合影留念,直到现场清理完,凌晨两三点才离开。


在别的大公司,你只可能是个 螺丝钉 ,但在阿里,哪怕是一个实习生也有机会参 与阿里乃至全球的狂欢购物盛宴中。 这或许正是阿里与众不同的地方,每个人都有机会站在舞台的中央,成为主角。


双11也是工程师的大考


0 4
从实习到实干,我想做个拓荒者


2018年7月,杭州的夏天 热辣无比 ,我也正式入职, 探索线下门店的数字化改造,这块业务是 新零售领域的拓荒者。


当技术和新零售结合,又颠覆了我的认知。 如果技术秀是百米冲刺,那新零售就是马拉松,它考验的绝不仅仅是爆发力,而是对行业持续、扎实的深耕与远拓。


如果说我在实习期,不断收获的是 成就感 的话,在新岗位,我收获得最多的是 挫败感


比如,去年我参与了一个家装品牌的改造,为了统计客流总数,需要在卖场内加装一些设备。设备抓去数据,会回传到系统中。一个哭笑不得的问题出现了,不是技术算法、不是设备,竟然是卖场的 Wi-Fi 太差,数据无法上传。市值千亿的零售巨头尚且如此,遑论其他小店。


不过,遇到的问题越是多, 团队和主管给我的反馈越是正向,因为这正是我们改变业态的机会 。经过半年的摸索之后,我们团队找到了着力点,先解决客流量的精准测算。


在一家线下零售店里,所有的选品、装修、布置、动线设计都是由阿里小二完成的,最终测试的效果非常好。但是,当他们将这套系统向外推广时,师傅安装完摄像头,我们却发现镜头里一个人都没拍到。 新零售的探索,就像跋山涉水,需要一路修桥铺路。


如果每个小店都要我们亲自去安摄像头,那几乎什么都做不成。为了让这套技术有更好的复制性,我们动手开发了一套摄像头安装的工具,工人只需在手机上安装一下,就可以非常简单地校准摄像头的角度和位置。我的师兄说:“ 这就是阿里人,没有条件实现,创造条件也要实现。


在天猫校园店里的工程师们


现在,我们几乎每周都有几天要泡在杭师大的天猫小店,看数据、调摄像头、安装机器人等。


“零售这个东西跟互联网完全是不同的,零售有几百年甚至几上千年历史,互联网是个新生事物。互联网可以去谈颠覆,因为还没定型,但是对一个已经有几千年历史的东西,要尊重他们的规律和经验。 ”这是我主管讲过的话,真的是越做越有感触。


未来,我觉得自己的路越来越清晰: 身处于一个扎根于中国商业土壤中的公司,要拥抱这种浪潮,贴近商业,解决具体的问题,用技术去改变一下世界。


不是每次努力都会有收获,但是不努力一定没有收获!


互动话题


说说读书时你选择的专业是啥?

现在做的是你的本专业吗?


评论点赞最高的那位同学

送你一只星空纪念款公仔

统计截至本周五

本文改编自公号“阿里技术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