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乌潘潘,业余演员,业余撰稿人,热爱各种花臂套袖。
我们常听人说,命运无常,有人能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也有人能把一手死牌重新打活。今天要讲的这个故事,就是一个一手烂牌的人,如何获得上天的垂青,得到真正的自由的故事。
想象一下 1895 年,风雨飘摇的民国乱世,你出生在江苏扬州,生得不美,还运气很差:一岁丧父,二岁失姐,八岁母亲离开人世。十三岁那年,亲生舅舅为了偿还赌债,把你骗到安徽芜湖,卖进妓院当妓女。4 年之中,你因为拒绝接客,逃跑数次,上吊数回。小小年纪,就尝尽人生最痛苦的滋味。
是不是听着就想一死了之?
这就是当年那个生不如死的小姑娘,名叫张玉良。
就在张玉良寻死觅活之际,相传在一次宴席上,她为客人演唱宋朝名妓严蕊的《卜算子》:“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歌声打动了那天席上的一位客人,也改变她一生的命运,这个人就是当时的芜湖海关监督——潘赞化。
潘赞化,革命党人,同盟会会员,早年毕业于日本东京早稻田大学,是后来追随蔡锷将军的护国军讨袁,是个以“离经叛道”著称的文人,受五四新思想影响的进步人士。
潘赞化受了触动,花了一笔巨款,替 17 岁的张玉良赎身,帮她逃出了受困 4 年的妓院。顶着巨大的世俗压力,1913 年,潘赞化纳张玉良为妾,陈独秀做了他们的证婚人,也是唯一的婚礼来宾。
为表感激之情,张玉良嫁给潘赞化后便冠以夫姓,张改姓潘,后来成了中国美术史上响当当的名字——潘玉良。
婚后不久,潘赞化和潘玉良去了上海。婚后的潘赞化并没有把潘玉良束之闺阁,而是请老师教她读书写字。潘玉良自己在家的时候,经常偷偷观摩邻居洪野先生作画,还自己临摹,显露出对绘画超强的兴趣和天赋。1920 年,在陈独秀的劝说下,潘赞化让潘玉良进入刘海粟创办的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接受专业的西洋画艺术教育。
这个决定,在当时也是相当超前。
传说中的上海美专,以我们今天的评价,是掀开了中国现代艺术教育史上的第一页,标志着具有现代美术教育理念的新型学校的诞生。可是在民国,上海美专名声扫地,可以说是“妖里妖气”的一所“妖校”了:男女学生同校,以“风气开放”著称,校长刘海粟倡导模特制,被称为“上海文妖”和“艺术叛徒”。
1917 年,上海美专展览了人体画,引起了当时社会的轩然大波。对于刚刚剪了辫子、脱掉裹脚布的民国普罗大众来说,赤裸裸的人体冲击,还是太不堪入目了。
西方绘画中,人体线条就是一种实在的美感,人体绘画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对于人体的描摹,更是画家的基本功,也是必经而且必须的课程。
维纳斯的诞生,1485 年
但民国政府是明令禁止美术教育画裸体,也禁止用人体模特教学。1920 年 7 月 20 日,刘海粟聘用了中国第一个裸体女模特陈晓君,女模特回家以后,被父亲绑起来用铁棍痛打一顿。新任上海督办孙传芳电令校长刘海粟:“立即撤回模特制。”后来还引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裸体官司”。
中国第一个人体模特,陈晓君
上海美专的学生们与裸体模特合影
倡导模特制的画家刘海粟。1935 年,刘海粟给一个叫“蓝苹”的姑娘画过人体画,评价她“面相一般,身躯优秀。”1937 年,蓝苹改名“江青”。
在当时因为先锋前卫而“声名狼藉”的上海美专,潘玉良只上了半个学期的课就被校长开除了,原因不是别的,还是出身:一次学生演出时,潘玉良上台唱了段京戏,声腔极为专业,非受过职业训练者所不能为,让在座师生大为惊叹,不由地猜测她的过往。受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学生们闹着要退学,名曰“誓不与妓女同校”。刘海粟为了挽留学生,亲自签署布告,开除了潘玉良。
很难想象当时潘玉良的心情,好不容易脱离沉重的苦海,又被往事狠狠打了一巴掌,是怎样一种体验?好在菩萨一般的潘赞化在安徽通过关系搞到官派的名额,世界这么大,上海美专容不下她这样的学生又怎样?出国去,留学去,到法国画画去!
1921 年,潘玉良只身前往法国。送别时,潘赞化把一条项链放到潘玉良手里,鸡心吊坠中,镶嵌着两人的照片。
26 岁的潘玉良,戴着这条项链,到法国里昂“中法大学”学习法文,然后像是要咬着牙狠狠打回生活一巴掌一样,一路开挂。1922 年,考进里昂国立美术专科学校学习油画;1923 年,只身前往巴黎,与徐悲鸿结识,跟随吕西安·西蒙教授学习;1924 年,考取巴黎国立美术学院;1925 年,考入意大利罗马皇家美术学院;1926 年,离开法国前往意大利,跟随绘画大师康洛马蒂学习;1927 年,作品获得意大利教育部津贴奖励,入选意大利国家展览会,获得 5000 里拉奖金,为中国女画家第一人。
那么,潘玉良都在画些什么?
画花
(点击“阅读原文”可购买限量版画)
画猫
(点击“阅读原文”可购买限量版画)
画静物
(点击“阅读原文”可购买限量版画)
画风景
(点击“阅读原文”可购买限量版画)
画裸女,模特不是别人,正是她自己。
1928 年,潘玉良以“中国第一位女西画家”的身份回国,应校长刘海粟之邀,回到开除她的上海美专,任西洋画系的系主任,学校还为她举办了画展。她成为了当时的西画界最引人注目的人物之一。
当时的媒体对潘玉良的报道
她的引人注目也掀起了更汹涌的风言风语,其实留洋也罢,画画也罢,都不是什么新鲜事。陆小曼也画画,宋美龄也画画,但她们画画,只是画花鸟山水,怡情养性。而潘玉良,不画则已,一画就画裸女,模特还是她本人。在当时,可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一个妓女出身的人画的裸女画,别人联想的不是艺术,而是情色、肉欲和下贱。
电影《画魂》,巩俐扮演的潘玉良
对于曾经有过所谓“污点”的人,人们表面上再尊敬,骨子里仍然带着优越感,仿佛是因为他们的包容,有“污点”的人才能获得重生。可潘玉良并不需要任何包容和宽恕,她理直气壮地画人体,理直气壮地当教授,理直气壮地办画展,毫不收敛,惹怒了当时的社会主流。
电影《画魂》,巩俐扮演的潘玉良
风言风语传开了:一个妓女/小妾,怎么能画出这么好的画?有人当面质疑她的画是不是别人代画,上海美专的同事讽刺她,“凤凰死光光,野鸡称霸王”。
《我的家庭》,1931年
1936 年,她在南京举办了一次大规模的画展,这次画展是对她多年来一个总结。最著名的一幅《人力壮士》,描绘一个肌肉发达的男子正努力地搬开一块巨岩,来保护岩下的小花。这幅画极具象征意味,因为当时正值九一八事变,日本侵略东北,这幅画表达了中国人抗日的决心,被当时的政府官员以 1000 大洋订购。
可是次日画展的门一开,满地狼藉一片,有些画被偷走了,明显是故意所为,那幅被订购的《人力壮士》上,不但被人用刀划破,上面还写了几个字:妓女对嫖客的赞歌。
舞台剧《风尘女画家》 via xijucn.com
这件事让潘玉良受到了很大的刺激。虽说“英雄不问出身”,可“英雌”却常问过往。潘玉良的一生,都背着妓女的耻辱十字架。尽管她逃出烟花巷多年,已经有无数作品傍身,但在封建思想浓重的中国,“人言可畏”这个魔咒足够把人逼到绝境。1937 年,法国邀请她参加万国艺术博览会,她第二次与丈夫分别,遗憾地离开祖国,只是自己也没想到,这次一走以后,就再也没有回来。
摸爬滚打的人生经历,让潘玉良比一般艺术家更强烈地渴望身份的认同。回到法国之后,潘玉良用画笔,完成了觉醒和成长。
她吸收了野兽派、立体派、印象派的风格,在漫长的蜕变过程中,一直在对女人的身体不厌其烦地观察、感知和探索。
她像同样命途坎坷、酷爱自画的弗里达,画了大量的人体画和自画像,以强烈的笔触,描绘着自己应该有的样子。
在她的画里,女性不再是顺从、纤柔、优雅、妩媚、羞涩、忸怩,而是智慧、坚毅、怀疑、审慎、反叛、严肃。
她的画摆脱了男性艺术秩序和审美体系里符号化的女性形象,解脱了旧时代的封印,获得了独立存在的意义,她终于做了身心合一、畅快淋漓、自由解放的新女性。
潘玉良经常以女性的背部表现生命的力度,从肩膀到手臂的线条,从腰际到腿部的曲线,线条勾勒,油墨着色,强调雕塑般的质感,苍劲而不失柔美,可以说是“虽无艳色如娇女,自有幽香似丽人。”她并非完全学习西洋绘画,而是加入中国元素在其中,可以算是中西结合。她笔下的女性,有浪漫的血肉之躯,也有天真的情趣之美。
但看潘玉良的真实照片,其实本人其貌不扬,和画中人反差极大:潘玉良大嗓门、能喝酒、会划拳,五短身材,性格豪放,骑马射箭,都是好手,爱唱京剧老生,说话直来直去,气势不让须眉。
正中的女子为潘玉良
歌唱家周小燕的一段叙述里,潘玉良“奇丑无比”:1943 年的潘玉良,“又矮又胖,狮子鼻、厚嘴唇、童花头,走在香榭丽舍大街上是有回头率的,不是因为漂亮,是因为长得实在不怎么样。长得怪,穿的也怪。”
第一排居中为潘玉良
其实是因为 1934 到 1952 年,潘玉良因为鼻疾三次手术,术后鼻子变大、嘴唇变厚,让本就不漂亮的她更添几分怪异。
旅法画家贺慕群曾经回忆:
“潘玉良生活并不富裕,但是生性豪爽,乐于助人。她常留短发,喜喝酒,不拘细节,说话时声音很大,晚年时住在蒙巴拿斯附近的一条小街,她住在顶楼,住房兼画室,生活清苦,但是勤于作画,有时候一天到晚在家作画,一天都不出来。1954 年,法国曾拍过一部纪录片《蒙巴拿斯人》,介绍这个地区文化名人,其中就有潘玉良,她是片中唯一的一个东方人。”
1959 年,巴黎市长授予潘玉良巴黎大学多尔烈奖勋章。这是该奖项第一次授予女性艺术家,而且来自东方。
在法国,潘玉良还有三不原则:永不恋爱,永不加入外国国籍,永不与画廊签约。
不恋爱是为了忠于丈夫,不入法国籍是因为她一直还想回到祖国,但不与画廊签约就意味着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可以说是因为人格的独立,也可以说艺术的独立,更主要的应该是她对自己的生活质量并不那么看重,基本上,她的后半生中间都在贫困和思念中度过。
潘玉良给潘赞化的家信
据说潘玉良晚年非常想回国,卖画所得也要寄回国内潘家,因为各种种种原因无法动身。
1959 年时,潘赞化生活贫困,又被打成右派,因病去世,潘玉良得知消息之后过度悲痛,病了一场,一年都很少画画。而等到文革结束时,潘玉良已是风烛残年之身,再也不能做长途旅行了。
70 岁的潘玉良
1977 年 7 月 22 日,82 岁的潘玉良身着中式旗袍下葬,留下“将所有作品留给潘氏后人”的嘱托,让挚友王守义带着潘赞化送的那条鸡心项链回到祖国。
via @山河小岁月/wechat
1984 年,潘玉良的七大箱,4000 多件遗作远涉重洋,被安徽省博物馆收藏入库,包括油画、素描、速写、版画等等,由于潘玉良一生出售的画作寥寥无几,她的绝大部分作品都在其中。
直到现在很多人提起潘玉良,依然喜欢套用“妓妾”“传奇”等字眼去消费和解读她。其实,哪里是什么妓妾?她终身不爱风尘,却被风尘所误。哪里有什么传奇?她只是从最底层的黑暗里挣扎出来,拍拍尘土、大步离去的人而已。
潘玉良的作品大部分存放在安徽省博物馆。2004 年,安徽省博物馆授权台湾观想艺术有限公司修复潘玉良作品,并精选了 150 幅,严格按照国际化版画制作标注,精心制作与原作尺幅 1:1 的版画作品,每幅限量 150 版。
单向空间是目前国内唯一授权线上销售平台。可以点击“阅读原文”购买潘玉良限量版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