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国土空间规划
中国国土空间规划理论研究、实践总结、技术交流、方法借鉴、成果展示、信息分享的重要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疆949交通广播  ·  新疆首批!这三地率先入选→ ·  20 小时前  
新疆949交通广播  ·  最新!这些名称不再使用→ ·  2 天前  
新疆949交通广播  ·  《哪吒2》,破130亿! ·  2 天前  
新疆949交通广播  ·  乌鲁木齐:今年计划新增高中学位2000个!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国土空间规划

为城市国土空间治理提供规划支撑——聚焦国土空间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实施

中国国土空间规划  · 公众号  ·  · 2024-07-11 18:21

正文

本文字数: 3500字

阅读时间: 约7分钟


前不久,国土空间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实施经验交流会在京举行。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超大特大城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代表,以及相应规划编制单位的相关负责人围绕城市总体规划实施体检评估、城市更新行动、国土空间规划改革与创新等议题,从管理和技术支撑角度进行了探讨,推动城市国土空间治理水平提升,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

会议现场


推进新时期规划行业融合发展
本次交流会围绕深化“多规合一”改革,回顾了近期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五大重点、十个攻坚战”有关情况,并介绍了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的最新进展。
“我们要深刻认识、准确把握自然资源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深化‘多规合一’改革,进一步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局长张兵明确了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审批实施的工作方向:研究推动总体规划核心内容要素有效传导,加强近期规划编制实施;持续深化开展详细规划改革工作,加强对城市更新的支持,推动规划与用地政策相融合,提高村庄规划编制质量和实效;推进国家重要战略区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报批工作,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开展都市圈和城市群专项规划编制,协同好市县层面相关专项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推进全国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CSPON)建设,加强国土空间规划学科建设和行业管理。
高质量发展不仅关乎经济发展本身,更应重视绿色安全的发展模式。以国土空间规划作为基础和前提,以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作为手段和途径,两者结合共同实现国土空间的高标准保护、高效能开发和高水平治理。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司司长赵毓芳梳理和总结了近年来我国土地管理改革的措施及成效,提出“实施用途管制是提升国土空间治理能力、促进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通过一系列政策调整与创新,加强规划引领,优化存量与增量资源,推动土地资源高效集约利用,是当前及未来国土空间管理的核心任务”。
在总体规划编制审批工作接近尾声,国土空间规划全面转入实施监督的大背景下,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中心主任周建春认为,针对规划管理和技术层面的新情况、新要求,推动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定期组织行业交流培训、学习研讨等活动,对进一步加强政策宣传解读,促进规划行业融合发展至关重要。
CSPON是国土空间数字化、智能化治理的一项重要工具,部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中心副主任兼总规划师商静回顾并介绍了CSPON建设背景,以及当前关于通信信息(TIM)模型建设、规划实施管理业务网建设、模型算法设计及应用等方面的最新动态。她认为:“由于CSPON是一项规划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部、省、市紧密联动的前沿创新性工作,规划团队积极参与组建多专业协同攻关团队,结合各地实际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是推动工作取得实效的关键。”
针对报国务院审批的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的技术审查中发现的问题,部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中心城乡规划所所长赵星烁建议各地主要从逻辑、结构、深度、转型、特色及表述等方面进行审视和完善,提高规划成果质量,比如增强问题、挑战和规划应对措施之间的对应性,对照《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试行)》要求完善强制性内容,彰显地方特色和亮点等。
探索超特大城市规划编制实施方法
超特大城市是我国未来城镇化发展中重要的空间载体,围绕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实施的相关议题,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相关负责人交流了实践经验和心得体会。
结合城市总体规划体检工作,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总体规划处处长冯雅薇提出:总体规划体检要客观反映城市的发展变化;对一些市级层面难以自行解决的重大问题,纳入体检推动协同解决;推动市级规划实施,结合体检工作将实施任务和发现的问题纳入市级督察体系;在市级层面加强各区横向评价,促进不同区域规划的精准实施;增强总体规划实施宣传力度;探索搭建可动态更新的体检智慧平台。
近年来,上海逐步形成了覆盖全市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体系,划定了840个城市生活圈和760个乡村生活圈。据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详细规划处处长伍攀峰介绍,当前上海正着力构建由一站式综合服务设施和小体量多功能服务设施组成的“1﹢N”的生活圈空间布局模式。同时,基于存量提质增效,上海通过立法和政策创新,鼓励市场参与,以探索“三师”(规划师、建筑师、评估师)联创模式为抓手,选定试点更新单元,赋能综合实施平台,组织多方协作,分类实施城市更新项目。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广州是兼备山水林田湖海多要素且高度聚集的超大城市。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副局长邓堪强介绍了广州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和现代化治理方面的探索经验:优化美丽国土空间格局,积极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规划编制新范式;推动高质量发展,谋划超大城市从外延扩张转为内涵式发展转变的新路径;突出高品质生活,聚焦老城市新活力,构建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新模式;围绕高水平治理,探索治理型空间规划的新方法。

深圳是一个人多地少的超大型滨海城市,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总体规划处副处长安琪就陆海统筹和规划传导等方面进行经验分享。深圳总体规划围绕现代海洋城市的性质,坚持陆海统筹,统一划定了全域国土空间一级、二级规划分区,构建了“一带、三区、十五段”海岸带空间结构,对海岸线实行差异化保护与利用,对海岸带地区实行精细化管控。在规划传导方面,深圳通过标准单元划定,实现了规划从市级到分区再到详规,涵盖规则、指标、功能等内容的精准传导体系。
推动城市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
四川省、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深圳市等地相关规划编制单位代表,围绕超特大城市发展与治理等话题,从技术支撑角度展开了交流探讨。
四川省国土空间规划研究院副总规划师蒋旗总结了四川省级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系统在基础数据整合、系统功能细化、规划成果入库以及跨部门协同等方面取得的阶段性成效:加强数据质量控制,完善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省级专项规划数据;优化线上汇交与审查功能,提高在线审查效率;提升系统可视化与查询分析能力,建立数据“驾驶舱”;围绕规划管理全流程,搭建应用场景;构建数据生态,实现业务协同与信息开放;健全持续更新机制,强化团队建设等实施保障措施。
“超特大城市面临着功能结构失衡、安全韧性、资源供需匹配等挑战,高流动性、高需求、多样性等特征既是矛盾焦点,也是城市发展活力的源泉。”在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规划师卢庆强看来,超特大城市发展转型要统筹发展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特别强调战略储备空间的预控;要适应城市治理新需求,推进制度完善和政策创新;探索用途管制与行为标准相结合的管控模式,以应对高度流动性、实现多元化治理目标。
基于全国实践,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裴新生总结了本轮城市总体规划呈现的特点:这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地区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得到凸显,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基本建立。他以上海、西宁、大同和温州4个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实践为例,围绕高质量发展和治理现代化两个关键词,从区域协同治理、流域治理、城市设计引领城市精细化治理和规划的智能化转型等方面对现阶段城市规划实践中取得的进展与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探讨。
近年来,广东省开展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的珠三角国土空间优化和区域协同发展研究,以及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城际空间协调要点研究。基于研究成果,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规划师罗勇提出:强化珠江口湾区(黄金内湾)的中心地位,依托水网系统提升区域魅力,加强都市圈建设,并以科技创新走廊为主轴组织现代化城镇群;为缓解大城市病将超特大城市部分功能疏解至外围,同时提升整体竞争力和居民生活质量。
针对城市总体规划阶段性实施路径,深圳市蕾奥规划设计咨询股份有限公司总规划师张建荣建议:明确总体规划成果管控要素的调整流程和各类规划分层传导规则,优化详细规划“市—区”分级管理,完善总规和详规传导机制;建立动态的“近期—年度”实施规划机制,在其他职能部门公布工作计划前,联动定制综合开发方案,引领项目生成和统筹要素保障;引入总规划师服务制度,以“谋划—实施—运营”为导向,对规划、建设、管理提供全专业、全过程的伴随式咨询服务,以技术支撑规划实施全过程。
本次交流会在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的指导下,由部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中心、国土空间规划相关学(协)会联合体联合主办。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规划土地政策支持老旧小区改造更新工作的通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