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国家人文历史
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原名《文史参考》,“真相、趣味、良知”,为学术界搭建话语平台,为新锐者提供思想阵地,为文史爱好者营造精神家园。
51好读  ›  专栏  ›  国家人文历史

军事|大洋海底捞:潜艇遇难沉底怎么办?且看美英俄中各施解数

国家人文历史  · 公众号  · 历史  · 2017-04-13 20:28

正文

经公众号“军武次位面”(微信ID:junwu233)授权转载。


潜艇终日行驶在大洋深处,如果有一天发生事故沉底了怎么办?如果没有像《从海底出击》中的满级机械师的话,全体只能等死吗?


潜艇是各国海军中必不可少的装备,由于隐蔽性在各种海上兵器中首屈一指,能够形成不对称的战力,所以受到了各支海军的重视,能造就造,不能造,买也要买几条来用,就算是台湾那样自己造不了,又巨难外购的地方,也要咬牙把美国二战留下的老货用到底,至于其它海军,无论是美俄那样的大国,还是像希腊、秘鲁这样的小海军,都要把潜艇装备起来。

 

我们都知道,但凡讲点人道的军队,都会在装备上留点供人求生的后路——战机上有弹射座椅,装甲车辆底下有逃生门,船上有救生艇,这些东西能降低人对战争的恐惧感,同时也能建立对国家的信任,还间接有增强凝聚力的作用。但对于潜艇来讲,这事就有点难办,因为潜艇所处的环境实在太不一样——深不可测的海洋,既能提供最好的隐蔽,又可能扼杀掉潜艇最后的生存希望,一旦潜艇在水中受损,受制于坚硬的钢铁围壳和又深又黑的海水,幸存者想要逃生真是难之又难。


潜艇出现事故,后果往往比水面舰只更严重

 

本着全球军界“不抛弃不放弃”的“普世价值”,潜艇救生这件事哪怕再难,也得要想点办法做些什么,否则慢慢就没人愿意当潜艇兵了——这也是人之常情。潜艇出了事,要么自救,要么靠外部救援。潜艇早在南北战争期间就已经运用于战争,真正大规模应用是在一战和二战时期,此时还没有后来那些先进的潜艇救援设备,一旦潜艇出了问题,艇员唯有自力更生以图逃出生天,况且就算有救援设备,得到消息从后方赶来也需要几个小时甚至几天的时间,在此期间,如果发生了火灾、进水、缺氧、舱压升高等情况,艇内环境会变得非常凶险,就非得迅速组织自救不可了。


爬鱼雷管是每个潜艇兵的必备训练科目

 

单靠水兵自身力量脱离失事潜艇不仅困难,而且危险。危险主要来自海水的压力,从深水中上浮,会有患上减压病的威胁,装备齐全的潜水员尚且难免,更何况慌慌张张、惊魂未定的水兵。通常脱离潜艇的办法就是钻鱼雷管,或者从某个舱口或匣套爬出,自行上浮到海面——如何钻管爬口,也是个技术活。


不管怎么脱离潜艇,出来后要面对的就是深深的海水和巨大的压力,此时需要顺着事先放出的浮标救生绳上浮,并按照绳上标识的深度按规律呼出肺中的气体进行减压,慢慢升到水面。这种方法在1928年就已出现,理论上的脱险深度为100到200米,实际成功的脱险记录为60米——深度太大,就得慢慢上来,减压倒是可以避免,但人憋不了那么长时间的气。



如果没有这个绳子,就得自己估计深度,自己掌握减压节奏,这个误差就大了,风险也就跟着上去了,此时不光是有减压病的威胁,还有肺部被膨胀的气体撑破的危险。1959年12月1日,东海舰队418号潜艇在演习结束后的上浮过程中与衡阳号护卫舰相撞沉没,由于深度计损坏,将40米的水深误判为8米,结果本来已经及时撤到尾舱的10人中,有9人因为减压过快导致肺部爆裂而死亡,只有一名轮机兵王发全最后活了下来,因为他最后一个钻出鱼雷管,带着一些诸如饼干电筒之类的重物,上浮较慢,得以最终幸存。


“波尔丁”号撞沉了S-4,这起事故与418潜艇事故很像,但没人活下来

 

艇员赤手空拳逃生是最糟糕的情况了,如果配备一些能够缓解减压症状的装备,自救逃生的成功率就会高一些。1925年9月25日,美国S-51号潜艇被“罗马”号商船撞沉,1927年12月17日,美国“波尔丁”巡逻舰又意外撞上了S-4号潜艇,前来营救的潜水员通过艇内的敲击声判断还有六名幸存者,但恶劣的天气使救援行动无法展开,幸存的艇员又无法逃出,结果就这样耽误了时间,最终无人生还。


潜艇军官一向默默无闻,不过莫森最终官至海军中将,第42艘阿利伯克级驱逐舰以他的名字命名

 

血的教训给处在和平时期的美国海军提了个醒——即使不在战时,潜艇一旦出事,损失跟战时也一样,救援失事潜艇这方面的工作是不可以懈怠的。潜艇军官查尔斯•鲍尔斯•莫森(Charles Bowers Momsen)决心不等待官僚机构动作,自己动手来解决这个问题。他经过一番琢磨,发明了一种用于潜艇逃生的单人使用装置,被称为“Momsen lung”。



这个装置看来就像是一个带着呼吸器的气囊,呼吸器上有两条装有单向阀的软管,气囊预先充满氧气,其中还装有一些用来吸收二氧化碳的碱石灰。“Momsen lung”能为使用者提供一定时间的氧气供给(氧气被逐渐消耗,袋子里的气压也逐步降低),这样艇员就可以有相对长的时间来进行减压,深度大一些也不用怕了。这个装置唯一一次在实战中运用是在很久以后的1944年,这一年的10月25日,美军潜艇“刺尾鱼”号被日军击沉,九名艇员戴上了“Momsen lung”顺利逃生,但随后就被日军俘虏,不过他们都在战俘营中熬到了胜利的那一天。


英国装备的MK10是比较先进的潜艇逃生设备(Submarine Escape Immersion Equipment - SEIE)

 

大西洋另一边的英国在单人逃生用具方面走上了另一条路。1946年,皇家海军下属的潜艇脱险研究委员会在研究了二战前后几十次潜艇失事和逃生的档案后,发现从水下快速自由漂浮上来的成功脱险者占三分之二,使用减压装具成功脱险者只有三分之一。这个数据乍看违反直觉,但仔细分析还是有道理的——人得上减压病是因为高压下溶于血液的氮气在减压后大量析出导致的,而氮气溶于血液需要一定的时间,只要时间够短,氮气还不来及溶解,人就浮出水面,自然也不会有症状了。大致的规律是,在60米水深中停留时间不超过3分钟,如果20秒钟内上升到水面,只要再采取措施让肺部不至于因气体膨胀而爆裂,就不会有生命危险,也不会得减压病。


 

穿着这种逃生服,需要从逃生舱口脱离潜艇,请注意上图中浅色线条勾勒出的一个罐子形状,人要先钻进这个“匣套”里面,放入海水,然后才能打开盖子钻出去。


 


根据这种规律,英国海军研制了与美国思路相反的单人自救装备,1970年7月,英国海军在马耳他岛附近进行了脱险试验,试验证明,自救深度可达182米,共进行47人次均获成功,从而创造了不依赖外界自救的最深记录。这种不减压直接上浮的办法俗称“快漂”,优点是高压暴露和水中停留时间短,脱险服结构简单,易操作,缺点是艇内必须常压,高压暴露时间必须在时间极限之内。



英国的MK10型是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潜艇人员自救“快漂服”,虽然看上去像潜水服,但只有一层,配有充气救生筏,结构简单、容易穿着、保暖性能也不错。艇员在调压舱内快速加压至外界水深,然后上升出水。上升过程中,脱险服头罩内的空气不断膨胀,人能保持正常呼吸。MK10曾创下过183米的脱险纪录,现已有包括美国在内的22个国家海军装备了MK10。2008年,中国海军也引进了这套脱险服,并派员到英国学习,已经掌握这种先进的自救逃生方法。


这位发明了救生钟的麦凯恩后来也是海军中将,当时他还只是个少校

 

靠艇员自救有反应快,不用等待的优点,但同时也有深度受限(最大不能超过180米,最好是30米)、人员易受海洋生物伤害、上浮后容易漂走,位置不确定等缺点。假如失事潜艇还坚持得住,那么通过某种装置对接到潜艇,人不用接触海水,直接捞上来,就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如果再想办法能够让潜艇再坚持得时间更长一点,就更不错了,于是就诞生了潜艇救援舰这么一个新舰种。在这方面,依然是美国走在前面,上面那位军官莫森和另一位军官艾伦•罗克韦尔•麦凯恩(Allan Rockwell McCann)一起又发明了潜艇救援神器之一“救生钟”。



救生钟实际上是潜水钟(diving bell)的一种,潜水钟并不是什么新发明,而是古已有之,也是潜艇未发明前人类能够长时间潜水的少数工具之一,这两位未来的海军中将一起鼓捣出来的是在潜水钟原理基础上的改进品,美国海军称之为“McCann Submarine Rescue Chamber”,即“麦凯恩潜艇救援舱”。1929 年,第一艘 ASR 级潜艇救生船服役,后来共建造了24 艘,每艘搭载一台潜艇救生钟。



这种救援舱很快就显示了其价值,1939年5月,“角鲨”号潜艇(Squalus SS-192)搭载了56名海军人员和3名造船工人,离开船厂前往大西洋海域进行例行的下潜测试。23日上午,由于主通气阀发生故障,卡死在打开状态,导致潜艇后部的机舱和电池舱大量进水,进水之多连关闭的水密门也被挤破,幸存人员只能逃往艇艏,艇长奥利弗·佛朗西斯·纳坎中尉果断下令关闭了最后一道重达三百磅的水密门,暂时保住了剩下33人的性命。



角鲨号最终以头朝上的姿态沉入74米深的海底,幸运的是,正好还有一艘同型潜艇大头鱼号在附近训练,很快发现了角鲨号释放的救生浮标,并通过浮标上的电话与幸存人员取得了联系。由于确定位置及时且准确,美国海军迅速展开救援,第二天凌晨,猎鹰号(Falcon)救援船花了18个小时从300公里以外的纽约赶到,指挥救援的正是发明了“Momsen lung”的那位莫森(又是他……,这时他还只是一名中校。



在沉底的潜艇中熬过了黑暗而寒冷的一夜后,幸存者们终于盼来了救星。莫森中校先派遣潜水员下水确定了角鲨号的位置,并在艇壳上绑上钢缆做了标记。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莫森中校决定使用“麦凯恩救援舱”。24日中午11点30分,猎鹰号放出潜水钟,在潜水员的协助下,经过1小时17分钟的下潜,潜水钟终于成功地与角鲨号艇首甲板的舱盖对接。


救援行动一直持续到25日凌晨,潜水钟四次下潜,分批救出了全部33名幸存者。救援角鲨号是一个标志性事件,证明了潜水钟在潜艇救援方面的价值和有效性,从此潜水钟成为各国救援力量必备的设施。角鲨号潜艇后来被打捞起来重新修复,改名为旗鱼号(Sailfish),并且参加了太平洋战争,而且创下了美国潜艇首次击沉日本航母的纪录(1943年12月3日),“受害者”是冲鹰号以及其上的1250名鬼子。凑巧的是,冲鹰号上还捎带了21名美军战俘,他们来自上个月被击沉的美军潜艇大头鱼号——这正是四年前救了角鲨号一命的“恩人”,虽然最终只救上来一个,也算是“报恩”了吧。


美国“洛杉矶”级核潜艇上的逃生匣套

 

冷战时期,美苏争相发展核潜艇,萝卜快了不洗泥,追求数量和速度就免不了要影响质量,美苏双方在这段时间都出过核潜艇事故。1963年4月10日,美国“长尾鲨”号核潜艇在美国科德角附近海域沉没,129人遇难,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核潜艇失事。1968年5月22日,“天蝎”号核潜艇在前往加纳利群岛途中沉没在大西洋中部,艇员99人无一生还。不过美国在冷战中损失的核潜艇就这两艘,而1970年以后沉没的12艘核潜艇则100%均来自苏联和俄罗斯。


俄罗斯海军885型核潜艇“北德文斯克”号上的救生舱,苏联时期与之类似

 

苏联也知道自己的潜艇在可靠性上差点,所以在核潜艇上设计了一种“弹射座椅”,也就是一种整体式的救生舱,位于指挥塔中部,最多可供10至20人逃生所用。这东西就像汽车上的安全气囊一样,谁都不愿意有使用它的机会,但是该来的躲不过,这个东西最终还是用上了。



1989年4月7日,苏联К-278“共青团员”号核潜艇在返航途中经过距挪威海岸340公里处的外海时发生火灾,处于下潜状态的潜艇立即关闭反应堆并上浮到海面灭火,但火势未能得到控制,还导致高压空气设备爆炸,本来已经上浮的潜艇又以尾部向下的姿态下沉,此时已经逃到甲板上的艇员纷纷跳海,仍在艇内救火的人则钻进了指挥塔上的救生舱逃生,最终有27人获救,“共青团员”号最后沉入一千多米深海底。在幸存者中,通过救生舱获救的人占多数,说明这种方式还是有一定效用的,当然不利之处也很明显——要占用潜艇内部宝贵的空间。

苏联“涅帕河”级救援舰,可以独立将一艘潜艇提升出水,实在是战斗民族的风格

 

苏联时期建造的“厄尔布鲁士山”级潜艇救援舰,排水量高达两万吨

 

苏联以及后来的俄罗斯在潜艇质量、可靠性和维护保养方面多有欠缺,仅1970年到1990年这20年间,光是核潜艇出过338起事故,导致750名官兵死亡。这个问题当然不是一天两天能解决的,所以苏联就只能用后期抢救的办法来弥补差距,搞出了不少潜艇救援舰——不怕事故多,咱有救援嘛。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还一直用着苏联时期留下的一艘“厄尔布鲁士山”级潜艇救援舰“阿拉茨加”山号(首舰已退役拆解),此外居然还有一艘沙俄时期留下的双体潜艇支援舰,但这些救援舰自己都不一定靠谱,不仅外表锈迹斑斑,还曾发生过火灾和各种小事故……

 

说到潜艇事故,大家印象最深,也是时间最近的一次,一定非“库尔斯克”号莫属了,刚刚进入新世纪的2000年8月12日,这艘一万多吨的大号潜艇在巴伦支海演习时因鱼雷爆炸而沉入一百多米的海底,按说这个深度还是在能救援的范围内,但当时的俄罗斯刚刚有所恢复,海军还是一团糟,再加上事故实在太爆烈,最终俄罗斯自己的救援舰一个人也没救上来,最后的打捞还由“老外”来完成的。

说来也有意思,这种小潜艇原本就是用来救援大潜艇的,还参加救援库尔斯克号行动,但这次自己也需要救援……

 

2005年08月04日,一艘俄罗斯AS-28小型潜艇在堪察加半岛东海岸的别廖佐瓦亚湾海域执行任务时误入渔网,导致螺旋桨被渔网缠绕(海带缠潜艇?),当潜艇试图摆脱时,又把用于海岸监测的水下天线上的缆绳绕进了螺旋桨,而且这根天线还是用60吨重的锚固定在海底,这下子就彻底被困住了。这一回俄罗斯吸取了库尔斯克号的教训,马上向英美日等国求助,国防部长伊万诺夫也前往压阵。最后是英国的“天蝎座”无人潜艇器清除了渔网和缆绳,在水下熬过3天后,7名艇员得以生还,相比库尔斯克号上的冤魂,他们已经很幸运了。这事还有一个后续——俄罗斯政府一看英国这小东西管用,当即拍板,买!

意大利海军装备的救生钟

 

美国基本上走了一条跟苏联不同的道路——不出事故才是最好的救援,所以在冷战时期损失掉两艘核潜艇后,美国把注意力放在了提高质量和可靠性方面,七十年代以后就没有再发生过核潜艇沉没事故。当然这不是说美国就不重视救援,相反,美国海军在潜艇救援方面从来就没有放松过,在库尔斯克号发生事故后,本着别人生病我预防的原则,美国立即从英国进口了一批MK10快漂服装备到潜艇部队,至于潜艇救援舰之类的装备也是一应俱全。



与苏联解体后衰落收缩的俄罗斯不同,美国海军的潜艇依然在全球范围内部署,一旦有潜艇失事,就需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赶到现场,所以美国海军除了装备救援舰、潜水钟这样的传统救援装置之外,还研发了一种能够空运的深潜器“神秘”级(Deep Submergence Rescue Vehicle——DSRV),共制造过两艘,其中一艘“阿瓦隆”号已经退役,阵列在加州的一个博物馆里,现役只有唯一的一艘“神秘”号。这种深潜器相当于一个可以自航的潜水钟,重36吨,底部可以对接潜艇(各种角度,潜艇姿态歪斜也可以对接),潜深1500米,航速4节,能容纳24人。


当潜艇发生事故时,这种深潜救生器可以用运输机快速抵达最近的海港,然后借助盟国的力量或者用美国自己的船运往事发地点进行救援。因为这种DSRV被设计为可脱离母船作业,所以用什么船运也就无所谓了,这样就进一步提高了反应速度,对盟友的要求也比较低——反正只要有个差不多的船就行(救生钟也可空运,只是对船的依赖性相对大一些)。因此,别看只有一艘,凭借超强的机动性也能在全球范围内保障自家潜艇,也可称之为救援“全球到达”。当然,DSRV也是在发生严重事故时才用的上,概率其实很小,所以和平时期一个也就够了。

926型的三艘——“海洋岛”号、“刘公岛”号、“长岛”号(从上至下)

 

中国的潜艇救援舰相对起步比较晚,因为先得解决潜艇够不够用的问题,所以七十年代中期前潜艇部队基本只能靠自救。1976年,首艘国产925型(“大江”级)专用潜艇救援舰“崇明岛”号下水,结束了中国没有潜艇救援舰的历史。925型共制造三艘,除“崇明岛”号外,还有“永兴岛”和“长兴岛”,正好一个舰队一艘。925型上装备有国产深潜器两具和潜水钟,能救援深度在200米,侧倾30度的求租,搭载两架直升机。


进入新世纪后,又有三艘更加先进的926型潜艇救援舰陆续装备海军,926型采用全电推进,装备了从英国引进了先进的LR-7型深潜救援器,能够为失事潜艇供氧、供气、供电、供药品,具备远洋救援能力。此外,三大舰队中凡是带“救”字的舰船,都有类似功能,比如“南救511”(还是三体船哦)、“北救137”、“东救335”(也是三体船)等等。


中国926型潜艇救援舰的日常,吊挂的小艇即为从英国引进的LR-7

 

无论哪个国家,所拥有的潜艇都是重器,需要仔细维护,精心保养,而那些长年操纵潜艇的军官和水兵,就更是无形而巨大的财富,这也是为什么只要有潜艇,就得配上救援舰,并且要优先救人的原因——只要有人在,一切皆有可能。实际上,以人为本应该成为每一个国家,每一支军队,每一个单位,每一个组织的根本原则,只有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二战中的日本把自己的飞行员视为消耗品,加速了自己的灭亡;冷战中的苏联不重视人的价值,不仅在美苏对抗中落于下风,还被自己的人民抛弃,最终落了个分崩离析的下场,这些现实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好 文 推 荐


阻止丁义珍副市长乘坐美联航出逃,发一道红色通缉令有用吗?

美国联合航空公司一夜爆“红”,美联航,对,就是《人民的名义》里那个“放跑丁义珍”的那个美联航!网民早就放话了:“丁义珍,你还敢坐美联航吗?”

点击图片进入文章


战争时期的蒋介石手谕:事无巨细一管到底,严厉怒斥更是日常

整个抗战期间,蒋介石亲下手令进行军事部署、遥控指挥战斗的例子多不胜数,限于篇幅,无法一一列举。总之可用五个字总结——委员长很忙。

点击图片进入文章


生而为人,我要洒脱:这碗来自魏晋的鸡汤我干了

魏晋时代,政权更迭频繁,战火连绵,死亡常常不期而至。但正因如此,魏晋人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既然生命无常,那我们就要在刹那的现量的生活里,追求生命的最大丰富和充实。

点击图片进入文章



△点击图片,查看所有往期杂志


国家人文历史

微信ID:gjrwls

长按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