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马斐九频道
专注品牌定位、营销管理、营销培训、客户开发、销售客户心理学、经销商管理、渠道建设、员工潜能等培训。【品牌故事】【营销思维】【煮三国 知管理】精彩不断!我们只做能学、能会、能落地的营销培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企业家杂志  ·  雷克萨斯,“靴子”落地 ·  19 小时前  
中国企业家杂志  ·  高薪招聘数万人?雄安集团回应 ·  昨天  
高绩效HR  ·  未来3年,不懂AI的HR可能会被取代! ·  2 天前  
HR圈内招聘网  ·  网友问DeepSeek:我找不到工作,没有存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马斐九频道

春节旅游爆了,酒旅火了吗?

马斐九频道  · 公众号  ·  · 2024-02-21 08:00

正文

目前,酒旅融合尚处于初级阶段,但其进程正在不断加快。

文 | 罗泰

今年春节,“旅游过年”成为潮流。数据显示,春节假期8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4.74亿人次,同比增长34.3%,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19.0%;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6326.87亿元,同比增长47.3%,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7.7%;入出境旅游约683万人次,其中出境游约360万人次,入境游约323万人次。旅游业,又迎来了巨大风口。

而尚处于热点边缘的酒旅融合,其声音亦不断在行业响起,从年末“尔滨热”中的缺席,到春节旅游中掀起的几抹浪花,让我们看到了酒旅融合的发展现状,从长远来看,坚定而行是酒旅融合的方向,也昭示着其更为宏大的产业布局。

茅台领衔,酒旅交卷?

先看一组数据,从2月9日除夕夜至2月13日,三亚海棠湾茅台度假村客房接待人数累计达到8809人,其中最高单日接待人数达1857人;客房平均入住率达到85.63%,其中最高单日入住率达96.09%。餐饮方面,茅台度假村接待人数累计为9406人,其中最高单日餐饮接待人数达2155人。

“年味一条街”上,现场摊点、装饰、道具年 味十足,做糖画、DIY手工风车、品尝特色小吃,游人如织、热闹非凡。不少人感慨,三亚海棠湾茅台度假村是真的“火”。

筹备10年之久,投资约22亿元,集住宿、餐饮、会议、旅游、亲子娱乐、休闲度假、文化展示、白酒品鉴等功能为一体,从三亚 海棠湾茅台度假村可见茅台在酒旅融合方面的布局之早、力度之大。

不仅如此,酒旅康养已经成为茅台三大主业之一,围绕“茅台+”“+茅台”“茅台×”,光影茅台、茅台天街、茅台飞街、茅台驿站、茅酒之源等项目持续推进,以实现酒旅康养产业多业态融合发展。

酒业作为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的产业,具有显著的资源优势。处于行业调整期,近年来,酒企纷纷加码“酒旅融合”,已成为酒企着力外延产业链、实现转型升级的途径。

即通过文化景区、小镇、酒庄等形式,将酒企的品牌特征、生态文化以及娱乐体验融为一体,为消费者打造系统性、深层次的消费体验,从而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

业内人士表示,酒旅融合本质上是对消费者需求的迎合,随着传统分销模式逐渐势弱,越来越多的酒企将目光转向消费端,提出“以消费者为核心”“一路向C”等战略方向,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多元化需求,酒旅融合便是其中的优秀概念,茅台交出了一份优异答卷。

对此,也有观点认为,三亚茅台度假村的热度能否彰显出酒旅热,需要理性看待。一直以来,三亚本就是春节旅游的热门地,今年2月9日至2月16日(海南节假日数据按N-1进行统计),三亚8天接待旅游总人数248.14万人次,揽金74.94亿元,同比增长双双超34%。这其中,白酒老大茅台的旅游号召力有多强,并不能得到直观体现。

政企同心,酒旅融合稳步推进

事实上,近些年来,酒旅融合备受关注,对此投入颇多的,不仅是酒企,各白酒产区政府也在大力支持,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之景。

以四川为例,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相关省级部门,正在积极推进包括中国白酒博物馆、中国酒城·长江生态旅游带在内的12个酒旅融合项目,计划总投资452.5亿元;加快打造集休闲观光、品酒体验、教育游学等功能一体的酒旅融合景区、园区和酒庄,目前已评定4A级旅游景区6个、3A级旅游景区10个。

五粮液的十里酒城、多个古窖池群、白酒博物馆,泸州老窖的三星街国宝窖池群、乾隆酒堡及各大酿酒基地,都已成为远近知名的游览景点。

而贵州更是对酒旅融合高度重视,截至目前,贵州已先后推出14个酒旅融合景区、10条酒旅融合精品线路。在日前公示的2024年2000个重点民间投资项目中,有107个项目涉及酒业,酒旅融合项目达12个,涉及珍酒庄园、步长集团酒旅一体等项目。

汾酒所在的山西汾阳产区,正在着力建设杏花村文旅小镇。结合杏花村人文特色、产业特色、资源特色,杏花村文旅小镇将再现“牧童遥指杏花村”的美景,打造国内外知名的酒文化旅游胜地,形成诗意杏花村、文旅杏花村、产业杏花村三大板块的酒文旅发展格局。同时,这也是塑造产区概念,引领清香型白酒产区崛起的重要规划。

西凤酒正在推进“西凤老街”“西凤酒博物馆”等项目建设,打造融合美酒、美食、自然风光与康养休闲等多元素在内的“凤香酒镇”,形成多业态于一体的“大西凤·大文旅”产业体系。

这一幕幕也出现在全国各地,酒旅融合的进程正在不断加快。其中,也体现出现阶段酒旅融合的主要形式:其一,是工业旅游的标准流程,包括厂区观光、酒文化展馆增识、传统或现代酿造技术领略、酒文化遗迹探源、购物区消费等等。

在此基础上,结合风土人情,打造生态庄园、文化小镇等,集多种功能于一体,丰富体验形式,彰显产业集群价值,进一步推动酒文旅融合。

其二,将酒企作为景点融入全域旅游,打造白酒生态旅游的精品路线,拓展白酒的品质文化内涵,也完美契合了消费者的价值体验需求。

例如遵义市便创建了赤水丹霞、茅台酒镇、中国酒文化城等13个酒旅融合A级景区,并结合季节性和个性化特点,推出了多条精品酒旅融合线路。

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曾强调,要实现酒旅融合发展,需要产区政府和品牌企业的协同配合,做好顶层规划设计,建立区域协调机制,打造整体酒旅品牌,将品牌故事与产品品质结合起来,注重可视化、情境化、互动化和互联网化,在深度旅游中逐步实现有效转化。

从整体进程来看,目前酒旅融合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除小范围投入运营之外,相比成熟的旅游业生态,在建设规模和配套方面仍显不足,可喜的是,不少地区及酒企已然形成较为完备的规划蓝图,并在逐步落实中。

由B向C,酒旅融合任重道远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当人们生理及安全需求得到基本满足后,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等需求便会凸显,旅游便是以高层次需求为导向的社会行为。对于酒旅融合项目而言,依托旅游业与白酒业的庞大体量,其潜力不可估量,而目前的痛点则在于如何从小众走向大众。

事实上,目前的酒旅融合项目,多以B端为主要受众,酒企更倾向于凝聚客商,以回厂游、政商招待、媒体交流等形式,增强渠道黏性,进行品牌文化教育,增强品牌品质认同。

已建成并定位高端酒旅融合项目的郎酒庄园便表示:“目前郎酒庄园以邀请为主,接待对象多为经销商。”

2月15日-17日,“庄园酱酒 金龙献瑞·我在郎酒庄园过春节”主题活动邀请520余位郎酒会员与家人在郎酒庄园度过了一个独具“洞藏陈香,郎味十足”的美好中国年。

酒类分析师蔡学飞分析称,目前大多数酒企酒旅项目处于初级阶段,且C端消费者组织难度较大,这是酒企酒旅更多面向B端的原因之一。

当下,酒旅融合作为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的具象化,也已逐渐呈现出从B端到C端的扩大化趋势,随着消费端重要性持续凸显,面向C端才是酒旅融合的最终方向。

有消费者表示,在周末游、周边游的情况下,会考虑酒旅项目,但更倾向于可以参与互动的、体验感较强、更为休闲放松的旅游方式,仅仅是走马观花地了解白酒品牌和工艺,乐趣会少很多。

也有消费者坦言:“白酒有太多可以挖掘的东西了。但平时除了喝酒和炒股,(白酒)与消费者的距离还是远了些,文化什么的太虚了,与生活日常、民情风俗、自然景观等等结合起来,才更有吸引力。”

目前,业内已有部分酒旅项目面向消费者开放,北京牛栏山二锅头文化苑便支持消费者预约,在讲解员的带领陪伴下,消费者可一路游览体验,从酿酒起源到品牌工艺、产品宣传等等,还可购买相关文创产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