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学研究》专致于研究、解读古典文明传世经典,旨在促进我国学界对中西方历代经典的再认识,臻进中西方的古典文明互鉴,力求贯通文史哲和古典语文学,研究并诠释古代中国、古希腊罗马、欧洲近代的经典文本,乃至古希伯来和阿拉伯文明的传世经典。 |
|
CHINADAILY · 跑鞋,是越贵越好吗? · 昨天 |
|
主编温静 · 人事 | ... · 2 天前 |
|
求是网 · 经济社会发展统计图表: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法人 ... · 2 天前 |
|
主编温静 · 最新!多家电视台发布声明 · 3 天前 |
|
主编温静 · 人事 | 刘建国已任广电总局副局长、党组成员 · 3 天前 |
主 办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古典学专业委员会
承 办
中山大学博雅学院
协 办
中国社会科学院古典文明研究中心
会议议程
6月15日上午
(一)会议开幕式
时 间: 6月15日8:30-9:00
地 点: 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南校园怀士堂
刘济科 (中山大学副校长)
张知干 (广东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
吴 飞 (北京大学哲学系,古典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二)合影留念
地 点: 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南校园怀士堂外
(三)大会主题报告
(四)分论坛讨论
6月15日上午
第一单元(10: 40-12: 00)
每篇论文宣读10分钟
其余时间评议与讨论
第一会场( 岭南堂 203黄炳礼会议室)
邢益海 从文明论视阈看章学诚学术的返本与开新(评议人 马永康)
李清良 从“知人”传统到经典诠释——先秦儒家的一项重要贡献 (评议人 邢益海)
马永康 《论语》“厩焚”章与孔子仁的人类意识(评议人 李清良)
任崇彬 《论语·述而》“文莫吾犹人也”章新解(评议人 姚 勇)
姚 勇 先秦儒学“怒”观念的哲学分析(评议人 任崇彬)
第二会场( 岭南堂 101汪道涵会议室)
魏朝勇 美本身与属己——苏格拉底的哲学生活(评议人 梁中和)
梁中和 知色与知耻:“羞耻”在苏格拉底与孔子哲学教育中的地位 (评议人 魏朝勇)
崔 嵬 色诺芬笔下的“苏格拉底问题”——施特劳斯如何解读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的开场(评议人 吴鸿兆)
吴鸿兆 苏格拉底的政治无为主义(评议人 崔 嵬)
第三会场( 岭南堂 103林植宣会议室)
黄俊松 柏拉图论灵魂政治(评议人 樊 黎)
樊 黎 忧郁的解剖:《理想国》论僭主(评议人 黄俊松)
石 梁 《理想国》中个人与城邦正义的不一致——从对“灵魂-城邦”类比的误解谈起(评议人 万 昊)
万 昊 如何理解柏拉图笔下的克里同:以《欧蒂德谟》为例(评议人 石 梁)
第四会场( 岭南堂 102黄华会议室)
袁 影 柏拉图的“修辞人格”观——《高尔吉亚》《斐德若》《克力同》 (评议人 章 勇)
江 璐 “一”和“存在”——对柏拉图《巴门尼德篇》第二部分(136c-166b)的一个解读(评议人 罗兴刚)
黄水石 论柏拉图哲学的使命(评议人 江 璐)
罗兴刚 回到柏拉图:当代语言哲学困境探究(评议人 黄水石)
章 勇 智术师的现代研究及其两种路向(评议人 袁 影)
第五会场( 岭南堂 104贵宾室)
李致远 克法洛斯的正义与虔敬——柏拉图《理想国》第一卷328c-331d译述 (评议人 肖有志)
肖有志 苏格拉底与克法洛斯——柏拉图《王制》(328b4-331d9)翻译与义疏 (评议人 李致远 )
肖芬芳 由父子关系看柏拉图和孔子对于政治的不同构想(评议人 陈文洁)
陈文洁 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最后的审判”(评议人 肖芬芳)
第六会场( 岭南堂 202叶葆定会议室)
陈乔见 荀子礼论四则(评议人 钮则圳)
李福建 为礼义教化奠定神圣权威的基础——荀子《性恶》批判孟子“性善”论的政治哲学意蕴(评议人 李 旭)
徐 翔 被书写的说理性对话——从论说方式看《孟子》(评议人 李福建)
李 旭 论孔子眼中的“善”(评议人 徐 翔)
钮则圳 “孟子亦是作为底人”——朱子对孟子游说策略的阐发 (评议人 陈乔见)
第七会场( 岭南堂 205伍舜德会议室)
张丰乾 八角廊竹简《文子》简注(评议人 袁 青)
蔡一峰 清华简《参不韦》字词零释六则(评议人 金方廷)
金方廷 论几例特殊的周代青铜器器盖异铭现象(评议人 蔡一峰)
李晓帆 早期民心论的另一面向——由清华简《厚父》“民心难测”说起 (评议人 张丰乾)
袁 青 论安大简《仲尼曰》的思想主旨及其“慎独”思想(评议人 李晓帆)
6月15日下午
第一单元(14:00-15:20)
每篇论文宣读10分钟
其余时间评议与讨论
第一会场( 岭南堂 203黄炳礼会议室)
孙 磊 从“哲人王”到“立法哲人”:柏拉图的“立法哲人”思想发微 (评议人 何祥迪)
何祥迪 荷马史诗的四重世界和四重伦理(评议人 孙 磊)
熊文驰 再谈《云》、《普罗塔戈拉》诸篇中智慧者的骄傲以及其他 (评议人 张国栋)
薛期灿 柏拉图《普罗塔戈拉》中谈话方式的选择及其意义(评议人 熊文驰)
张国栋 柏拉图论城市中的市场(评议人 薛期灿)
第二会场( 岭南堂 101汪道涵会议室)
第三会场( 岭南堂 103林植宣会议室)
田书峰 普罗提诺有没有伦理学?(评议人 胡艾忻)
胡艾忻 非欲求的Ἔρος(爱欲)——普罗提诺《九章集》III 5的厄洛斯神话诠释及其认识论意义(评议人 田书峰)
顾枝鹰 西塞罗的《论义务》及其来源问题(评议人 程茜雯)
程茜雯 质询哲学诗人柏拉图:路吉阿诺斯的《会饮或拉庇泰人》 (评议人 顾枝鹰)
第四会场( 岭南堂 102黄华会议室)
罗晓颖 尼采的伊壁鸠鲁(评议人 徐 健)
徐 健 廊下派财产观的历史嬗变(评议人 罗晓颖)
丁 瑶 论希腊文化在中世纪的回归——以《罗丹瑟与多西科勒斯》的“牡蛎艺术”为中心(评议人 王 笛)
王 笛 讽刺文学溯源——中西古典讽刺文学绪论(评议人 丁 瑶)
第五会场( 岭南堂 104贵宾室)
柯小刚 浑沌之死与天下重建:《庄子·应帝王》义疏(评议人 钟融冰)
杨 勇 庄惠之交再考论(评议人 苏 杭)
宋德刚 隐士自杀与极致思维——从《庄子》中的一个“思想案件”说起 (评议人 柯小刚)
钟融冰 “遇”-“游”-“时”-“命”-“德”——庄子哲学隐秘的概念链条 (评议人 宋德刚)
苏 杭 庄子“命”论发微(评议人 杨 勇)
第六会场( 岭南堂 202叶葆定会议室)
杨尚辉 彝伦与治道:《尚书·洪范》的天人关系论(评议人 黄少微)
黄少微 天为法官与上帝鬼神:《诗经·云汉》的天帝观(评议人 朱学博)
罗 莉 仁道实践与历史书写的价值救赎——以《论语》《史记》中的伯夷问题为线索(评议人 杨尚辉)
邝其立 涉玄的中庸之道——以《中庸》孔疏为中心的考察(评议人 罗 莉)
朱学博 诸子之风到经师之气:宋代《诗经》学递嬗新论(评议人 邝其立)
第七会场( 岭南堂 205伍舜德会议室)
秦际明 历史、神话与经制——论《白虎通义》经学建构中的历史叙事 (评议人 谌祥勇)
谌祥勇 西汉今文经学孔子“圣王观”的内外之困(评议人 何大海)
何大海 谶纬诠释学建构的可能性(评议人 秦际明)
曾 军 《礼记·丧大记》探赜:何谓丧记之大(评议人 钱 寅)
钱 寅 清儒关于公羊“亲迎”之礼的考察——从三篇扬州学者专论出发 (评议人 曾 军)
6月15日下午
第二单元(15:30-16:50)
每篇论文宣读10分钟
其余时间评议与讨论
第一会场( 岭南堂 203黄炳礼会议室)
李 智 城邦传统对西亚早期统一国家的影响(评议人 宋丙涛)
宋丙涛 希腊罗马体制的军国主义本质与强盗经济逻辑(评议人 李 智)
郝春鹏 政制与秩序——柏拉图的历史哲学(评议人 李元骏)
李元骏 宇宙论中的“真”与“善”——试从汉代三统历及《蒂迈欧篇》论“李约瑟难题”(评议人 郝春鹏)
第二会场( 岭南堂 101汪道涵会议室)
贺方婴 王者德性与卢梭共和理论的构建(评议人 李智星)
李智星 思索卢梭《新爱洛伊丝》卷三第18封书信(评议人 张培均)
张培均 卢梭的古人面具——《论科学和文艺》中的法布里基乌斯 (评议人 贺方婴)
王双洪 培根的旧瓶新酒——《论古人的智慧》浅析(评议人 叶友珍)
叶友珍 弥尔顿与塔西佗(评议人 王双洪)
第三会场( 岭南堂 103林植宣会议室)
陈 彦 格劳秀斯“战争法”的创作起源:《捕获法》与《自由海洋》问题 (评议人 张 楠)
方 旭 “和平主义”与防止战争的学问(评议人 张志超)
张志超 施米特早期论国际秩序的形成(评议人 方 旭)
王 晖 洛克论自由社会中的政治权威(评议人 陈 彦)
张 楠 救赎的失落与骄傲的浮现——如何理解《利维坦》封面图画 (评议人 王 晖)
第四会场( 岭南堂 102黄华会议室)
何乏笔 存在的反转性:赫拉克利特思想的当代启迪与海德格尔对柏拉图的批判反思(评议人 王江涛)
王江涛 美与逻各斯:海德格尔论《斐德若》(评议人 何乏笔)
程 功 海德格尔《人颂》诠释的空间性意蕴与基础存在论(评议人 曹春平)
曹春平 摆渡在梦与醉之间——德意志浪漫主义教育概念Bildung的演变(评议人 程 功)
第五会场( 岭南堂 104贵宾室)
程方毅 樗蒲考(评议人 梁丹丹)
王 维 曹丕诗文中的音乐(评议人 程方毅)
丁一凡 选本内附作家小传体例的形成——兼论选本批评的建构 (评议人 王 维)
李琪慧 王化与凶猛动物——韩愈《鳄鱼文》的思想解读(评议人 丁一凡)
梁丹丹 欧阳修《毛诗本义》中的比兴观念及其诠释学思想(评议人 李琪慧)
第六会场( 岭南堂 202叶葆定会议室)
陈 畅 静坐工夫的多重维度及其超越——王阳明静坐工夫新论 (评议人 王新宇)
吴祖松 湛甘泉的勿忘勿助说——兼论其与王阳明之争(评议人 王 赫)
黄友灏 东林士人对朱子朋党论的继承与发展——以高攀龙为中心 (评议人 陈 畅)
王 赫 宋元四书学中的文本结构与思想体系——以朱子学派的《中庸》知行论为例(评议人 吴祖松)
王新宇 朱子史学“正统论”的三重意蕴:以《资治通鉴纲目》 为中心的考察(评议人 黄友灏)
第七会场( 岭南堂 205伍舜德会议室)
刘志荣 论《老子》中的“常”“知常”与“习常”(评议人 范广欣)
李为学 革命的保守还是无为:海德格尔与老子的对读(评议人 刘志荣)
马 硕 先秦兵学从“礼”到“权”的演化理路——兼论《司马法》及《孙子兵法》(评议人 李为学)
范广欣 汤武革命与天赋人权:对张灏先生中国革命论的阐发 (评议人 马 硕)
6月15日下午
第三单元( 岭南堂 17:00-18:20)
每篇论文宣读10分钟
其余时间评议与讨论
第一会场(203黄炳礼会议室)
冯 一 《斐勒布》中的“技艺”与善的生活
贾梦琦 苏格拉底的精灵与爱欲——柏拉图《会饮》 202d1-212c3 绎读
李 丽 柏拉图《斐德若》中的书写与伊索克拉底
刘泽若 重思《理想国》中的“线段喻”
罗一帆 哲人王与“搭便车”难题
孙亮鑫 肖像抑或幻像:柏拉图《克拉底鲁》中的真假言辞
第二会场( 岭南堂 101汪道涵会议室)
宋佳慧 理念的结合——《智者篇》中“通种论”的内在层级
薛璟明 什么是苏格拉底“真正的”数学:《理想国》531c1-4发微
钟裕成 论《斐多》95b-107b中的“哲学自传”
张羽婷 柏拉图《蒂迈欧篇》中的必然性概念
王 铠 从“死比生好”到禁止自杀:柏拉图《斐多》中的死亡观
张士媛 死亡作为哲人的试金石——以《斐多篇》为中心
第三会场( 岭南堂 103林植宣会议室)
许锦隆 《泰阿泰德》的政治哲学解读
赵宇飞 色诺芬论苏格拉底式的中间道路与对“败坏青年”
吴嘉欢 《普罗塔戈拉》德性教育的论证交锋
高俊杰 从认识、批评到改造:柏拉图与孔子“乐教”思想之异同
李天昀 苏格拉底如何成为俄罗斯式的——索洛维约夫对柏拉图人生戏剧的现代解读
第四会场( 岭南堂 102黄华会议室)
蒋天若 师法摩西——古代犹太作家论希腊哲学对犹太传统的借鉴
强文玥 死海古卷中的“重撰圣经”:早期希伯来经文的生成与活性
梁德柱 作为哲学本源的Nous:几何直观与算术直觉
王中沛 “自然”与“人为”:《尼各马可伦理学》“功能论”的双重性与至善 ——从政治学视野出发
陈 驰 奥林匹奥多罗斯《柏拉图传》中的“神圣化”与古典教化理想
徐逸飞 普罗提诺论“合一”——论普罗提诺哲学的“体系化”与其目的
第五会场( 岭南堂 104贵宾室)
曹小园 知天与致物——《尚书·周书》中的先王受命
李明真 今古文经学之争视域下的“六宗”与祀六宗
王予立 作为“三夫人”的“淑女”——郑玄的三公塑造与《关雎笺》中的“哀”、“衷”之辨
张 星 文教与实理:“修辞立诚”的汉宋诠释转型
张 照 乾坤并建——王夫之易卦生成模式考辨
高 隽 推始际以明诗次——清代《齐诗》学中的二《雅》篇第推排
第六会场( 岭南堂 202叶葆定会议室)
赵国杰 董仲舒与汉武帝之约——“天人三策”释读
刘祥瑞 “感生”与“受命”——经史视域下的郑玄六天说反思
张名扬 观情以明史——以王夫之《魏风》诠释为中心
郝学智 宋翔凤《论语说义》中的颜渊形象
郝悠扬 “回真向俗”与章太炎晚年的经史论述
雷天籁 中华道术源流:刘咸炘的经史观与子学脉络
第七会场( 岭南堂 205伍舜德会议室)
孟泽宇 庄子思想中的“圣人”
董晓博 论葛洪“神仙可学致”思想的政治哲学意义
林小芳 治体与治道——以朱子的理解为中心
王珺娴 “从老根上发新芽”:梁漱溟“新礼俗”思想解析
桑姝凡 吟体百变,吟情一贯:近代“诗言志”说的阐释史探赜与价值重审
6月16日上午
第一单元(8:30-10:10)
每篇论文宣读10分钟
其余时间评议与讨论
第一会场( 岭南堂 203黄炳礼会议室)
李 贺 柏拉图论爱与美(评议人 刘汉林)
刘汉林 爱与美:《会饮》中的生物美学思想(评议人 李 贺)
何绍锦 好生活与统治的必然:柏拉图与庄子学派的思路(评议人 高山奎)
高山奎 试析柏拉图的灵魂观念及其对灵魂不朽的四重论证(评议人 何绍锦)
第二会场( 岭南堂 101汪道涵会议室)
李志龙 “自然厌恶虚空”——论亚里士多德空间观的形而上学基础 (评议人 刘珂舟)
刘珂舟 “人生人”: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的同义词原则 (评议人 李志龙)
戴碧云 从《论自然能力》重思盖伦的“自然”概念(评议人 张 霄)
张 霄 亚里士多德论自然正义(评议人 戴碧云)
第三会场( 岭南堂 103林植宣会议室)
杨基炜 中西会通视域下的理学知识论转型——以方以智的“三理”说为例 (评议人 李 辰)
尉学斌 清代《尚书》学平议——以皮锡瑞《古文尚书疏证辩证》《古文尚书冤词平议》为中心 (评议人 秦行国)
李 辰 圣人何教:论一种通向实践的教化经学——以《论语集注补正述疏》“子适卫”章为中心探讨简朝亮经学教化观及其经学诠释思想 (评议人 傅锡洪)
秦行国 伦理、政治与文学:论刘师培《诗经》研究的多重性 (评议人 尉学斌)
傅锡洪 严分体用与就体言神——论牟宗三对宋明儒学的双重误解 (评议人 杨基炜)
第四会场( 岭南堂 102黄华会议室)
顾 漫、 闫敏敏 中医经典诠释研究方法刍议(评议人 殷亚迪)
周登威 《金匮要略》与出土简帛经方类文献渊源关系考(评议人 李 浩)
李 浩 医疗社会史视域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新进展(评议人 陈开华)
殷亚迪 气、情志与社会互动——中医情志论与社会理论的会通 (评议人 周登威)
陈开华 心声:古琴中的儒家士人精神——以中医五音理论为视角的考察 (评议人 顾 漫)
第五会场( 岭南堂 104贵宾室)
王嘉雯 回归的旅程:索福克勒斯《特拉基斯少女》和柏拉图《斐德若》中的美、嫉妒和三角关系
任 晓 公共空间的政治警示:埃斯库罗斯《波斯人》的二重帝国书写
隋 昕 修昔底德笔下的尼基阿斯与神义
唐 远 从英雄的悲剧错误看《伊利亚特》的伦理学
张今泽 《荷马史诗》中的公共经济思想探析
周文心 荷马史诗中的英雄与鬼魂——以阿基琉斯与赫拉克勒斯为例
第六会场( 岭南堂 202叶葆定会议室)
许 瑞 Henry of Ghent on Essence, Essential being, and Creation
方云箭 弗朗西斯·培根与化学宇宙论的重构
徐 一 霍布斯论自然状态、宗教与国家的关系
张 醒 谁是尼采眼中的颓废艺术家?——尼采的《瓦格纳事件》导读
张 遥 孔德眼中的西方文明史
第七会场( 岭南堂 205伍舜德会议室)
叶 晴 论朱子思想中“心”的道德动能——兼及仁智关系的辨析
刘馨明 “知性为先,尽性为后”——罗近溪的讲学教化工夫
林梦佳 季本“龙惕说”:阳明学体用观发展的一个面向
朱芳颖 李塨易学“日用即易道”的经世思想
王 妍 钱穆释孟子“性善论”发微
罗雨瑞 诗可以兴:儿童诗教的审美意蕴与实践路径
|
CHINADAILY · 跑鞋,是越贵越好吗? 昨天 |
|
主编温静 · 人事 | 总台副台长胡劲军履新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2 天前 |
|
求是网 · 经济社会发展统计图表: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法人单位基本情况 2 天前 |
|
主编温静 · 最新!多家电视台发布声明 3 天前 |
|
主编温静 · 人事 | 刘建国已任广电总局副局长、党组成员 3 天前 |
|
半岛晨报 · 喝了鱼汤以后屁股痛?一男子竟遇到了这种尴尬事…… 8 年前 |
|
识局 · 元旦获奖名单公布!来看看有无中奖。如果没有,也请来看看这些美好! 8 年前 |
|
古文观止 · 爱着,就是红尘中最好的修行 8 年前 |
|
19楼 · 早上千万不能吃这3种东西,很伤身体!快看有没有你常吃的 7 年前 |
|
腾讯新国风 · 冯其庸:《红楼梦》最了不起的是什么? 7 年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