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至今来看,食品
A
几乎是所有固收、类固收品种中涨幅最大的一个。
年初至今来看,食品
A
的涨幅已经达到
13%
,这一水平不仅所有纯债难与之相比(中债系列指数中,涨幅最大的是短端高收益债指数,涨幅
1.63%
),就连转债中涨幅最大的歌尔转债(涨幅
7.1%
)也与之有较大的差距。食品
A
并非交易很少、价格偶然性很大的“迷你基”,也不像消费
A
或深成指
A
等有着特殊的机制,其涨幅背后的原因值得关注。
从驱动力看,配对转换价值显然是直接推手。
配对转换、类看跌期权以及类债券价值是分级
A
的三大主要驱动力。显然,债券(尤其长端)年初至今收益为负,自然无法撑起食品
A
高达
13%
的涨幅。而作为
R+4.0%
、期权价值为负的品种,类看跌期权价值也明显不是主要因素,否则下折距离最远的有色
A
或者指数波幅较小的银行类分级
A
应有很强的表现。因而即便用排除法便可知道,配对转换价值是主因。如下图所见,年初至今食品类指数表现强势,但食品
B
的折价却在一直拉大,食品
A
分享了指数上涨的收益。
但所谓
“配对转换价值”,与常见的表现形式,已经有所不同。
我们常说的配对转换价值,一般表现为:分级
B
表现偏弱—
>
分级基金整体折价—
>
折价套利—
>
分级
A
上涨。也就是这时分级
A
的上涨由折价套利的买盘直接形成,一般伴随套利资金涌入并消灭套利机会,分级
A
价格也将逐步回归。但食品
A
却明显不同,其收益率早已明显低于同类分级
A
,且并无“回归”的态势。从走势上看,更像是其与分级
B
分享母基净值增长的收益。
食品
A
已经开始“神似”消费
A
。
消费
A
是分级
A
中的特殊品种,我们不妨简单回顾(此前我们在一期周报中专门分析)。消费
A
的特殊之处在于其
A
:
B
比例为
2:8
,同时无上折条款。这样设置的结果,是导致持有分级
B
无任何独立产生现金回流的途径(其他分级
B
可以通过上折得到母基并赎回,分级
A
可以通过每年的定折以及下折实现现金流)。因此,除卖给其他消费
B
的投资者者外,消费
B
的投资者只能通过买入消费
A
合并形成母基,方可实现现金流。反过来,没有消费
A
时,消费
B
理论价值为
0
。这样,消费
A
具备了独特博弈价值,即消费
B
的“退出门票”。同时,由于
2
;
8
的配对比例,
1
份消费
A
便可控制
4
份消费
B
的退出机会。
理论上说,每
5
份母基(假设净值
1.0
),价值
5.0
元,可以拆分为
1
份消费
A
和
4
份消费
B
,其中消费
A
有票息价值(假设
1.0
元),消费
B
无独立价值,那么剩下的
4.0
元则需要通过消费
A
、
B
的合作(博弈)来实现。由于
1
份消费
A
与
4
份消费
B
地位对等,因而可等分这
4
元的剩余价值,这也是为何此时消费
A
的理论价值甚至可以高达
3
元(
2
元博弈价值和
1
元票息价值)。在现实中,消费
A
的价格远高于其他分级
A
,最高一度达到
1.7
元,溢价率近
40%
。至于其未能达到更高的价位,与净值幻觉(认为过高溢价不合理)以及此前相似的信诚
300
分级曾修改合同有关。
为什么说食品
A
已经在走消费
A
的路?
除了强劲的表现、明显比同类品种更高的价位之外,还有其他原因:
一方面是当前市场波动率已经很低,投资者震荡市的思维仍很明显,即便是对于有结构性机会的板块,也少有投资者预期其能出现较长时间的单边上涨。此时,分级
B
触发上折的难度大大增加(当然下折的难度也在增加),类似消费
B
的困境出现,普通的分级
A
也开始具备类门票价值;
另一方面,此前由于分级
B
普遍交易活跃,分级
B
体现杠杆交易属性,不乏接盘资金,上述问题不易显露。
而随着五月新规临近,未来尤其分级
B
可能出现交易量下滑的问题,分级
B
投资者需要开始考虑低波动率下如何实现现金流的问题。
如下两个图表是我们用
Monte-Carlo
模拟简单计算的分级
B
的独立现金流价值(即仅靠上折获得现金回流的折现值),假设分级
A
初始净值
1.0
元,约定收益和无风险利率均为
4.5%
。可以看到,波动率越低,分级
B
价值与其净值偏离越大,相应对分级
A
越有利。相反,高波动率下,分级
B
价值相应提高,与净值差别缩小。极端地,在分级
B
净值很低、波动率高时,独立现金流价值甚至高于净值,分级
A
受损。因为此时分级
B
可能被跌穿(也有可能逆袭),从而分级
A
损失净值。
有何启示?
食品
A
与消费
A
最大的不同在于,食品
A
是条款设置很主流的分级
A
,且在此前流动性也并不差,因而对其他分级
A
借鉴意义更强。总结上述分析,可以看到:
1
、低波动、震荡走势的环境如果保持(或至少预期如此),分级
B
实现现金流困难,对分级
A
有利;
2
、如果伴随新规实施,分级
B
活跃度下降,同时投资者不改震荡市思维,不排除更多分级
A
的“门票价值”觉醒。届时,将有更多分级
A
开始与母基金同涨同跌,当然票息价值可能也因此弱化。
除食品
A
外,银华稳进、成长
A
级等已经逐步开始与同类品种拉开差距,值得注意
;
3
、当然,食品
A
能有如今的表现,也与其母基指数(国证食品)表现强劲有关。因为此时其博弈价值才能在放大的过程中慢慢体现,此前消费
A
也有着类似的历程,因此未来仍以标的指数表现相对强势(至少稳定)的分级
A
为主要操作对象;
4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分级基金的上折线为母基净值
2.0
元(如银华稳进),这类分级
B
触发上折的难度显然要更大,可能更早出现“门票”需求,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