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资料显示,格力集团是珠海市国资委100%控股的企业集团,旗下除了有格力电器外,还有地产等业务。
2012年,朱江洪卸任格力集团董事长和格力电器董事长职务,董明珠接任。
在朱江洪之前,格力集团的人事安排,都由珠海市国资委主导。从朱江洪开始,才有了从下属公司上调集团做董事长的案例。
朱江洪被认为政府关系深厚,善于与官方打交道。相比之下,董明珠的资源稍逊。
在此背景下,董明珠卸任格力集团董事长,自然引发了联想。
有业内人士分析,这是国资委在为格力电器2018年的董事会换届选举做准备。届时,国资委控股的格力集团,可以作为大股东,向上市公司格力电器推荐董事人选。
这或许能说明国资委对董明珠的担心。
一方面,她很强势,导致大股东格力集团对格力电器控制力较弱;另一方面,格力电器这两年的多元化尝试,也存在争议。
网红董小姐的境况并不乐观。
2014年,格力电器一度创下1400亿元营收的新高,但这一辉煌在此后两年不复重现,“2018年实现2000亿元营收”的承诺,也由此变得略显虚无。
她需要新的业绩,也需要把个人形象与格力继续绑紧。
她在格力以“不允许犯错”的严厉著称,但这次,她似乎选择了错误的方式。
对于完全没有基础的格力来说,如今格局已定的手机市场不是一条好赛道。而董小姐拥抱互联网的姿势,也显得有些尴尬,甚至傲慢。
她的内核仍然是老式实体企业家。
正如曾经蔑视家电行业和企业管理里那些拿不上台面的潜规则,在互联网的世界里,她同样不愿成为老老实实遵守规则的顺势者。
她不屑于互联网式的产品营销。
格力手机出了三代,从来没有过发布会,也没有找过小明星,董明珠是唯一的代言人——这简直能与昔日的发布会公司乐视形成两个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