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今天话题前,先说一个观念,叫:
「
知识的诅咒」
这是在说一种
认知偏差:
即专业人士常以术语交谈,而渐丧失了与非专业人士的谈话能力。
很多人说的工程师就是这样,又或者是许多圈子里的专业人士一样。
在我过去学文案时,我也发现到这件事,觉得那些教文案的书、文章、课程,怎么在讲什么我都看不懂。
整天在说要有洞察,又不说洞察是什么。
又说要有创意,然后讲得虚幻不清,说什么要旅游、打坐、冥想......但我等会儿就要交文案了啊,能去旅游我还坐在这干嘛?
后来我才意识到,这些那些资深文案的诅咒。
他们已经把很多经验与道理通透了,所以他们说的时候,自然以为别人也懂。
像我要是问标题怎么写,一般可能会说:「你要一句话抓住人心、找到人们想关注的点、要有利益、还要有关键字、吸引人想点......等。
」
你说,你看到这建议,你知道怎么写标题吗?
那我的课我怎么教,我直接说,你写标题可以先用这三招:
第一招:诱导式:想要、希望做为开头,然后加上产品利益
例:想要一个月瘦下五公斤吗?
例:希望自己成为职场沟通高手吗?
第二招:......
我给他们讲方法,有时候我再讲点原理。这样学生看到就知道:喔~原来可以这样写啊。
这样不就学会初阶了吗?
那有人会说:这样不会没有创意吗?
那我问问,学过高尔夫球吗?我也没学过,但大家都看别人教过。
都教你怎么标准拿竿,教练,或你心爱的人站在你后面,握着你的手,要你这样握、这样转身。
然后让身体记住这感觉,多练几次。
学过设计吗?先要学什么呢?学色彩学、学排版、学软体怎么用。
这些学会之后,再开始创作,然后累积自己的阅历,发展自己的风格。
那为什么学文案,你一开始就跟那些初学者说什么创意说什么洞察呢?人家等等就要交稿的。
许多文案教学,就好像沟通表达一样。
你要是去问:「你会不会说话
」
大家都说会。
那问你会不会沟通呢?大家不敢说了。
沟通表达也有层次与步骤的。
文案不只是写中文字,自然也是有技术与层次步骤的。
可惜这些事,连写多年的文案都不一定了解,毕竟我们常凭感觉在写,写久了就好像会了。
但事实上我们只学会经验而已,而没有方法。
然后看了一堆高大上的案例,却只会跟着写,改几个字而已,看着杜家的黄色创意觉得好棒,自己写就冒犯一堆人。
最后看了一堆文案教学,还是写不好自家的文案,就说:「我们家产品太糟了,没什么好写的。
」
事实上,就好像道理一样,看一堆道理,没找到方法,我们都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鸡汤是鸡汤,案例是案例,那是别人发生的事,而我们要努力的是找出规律方法。
每当我看到一个很棒的方法,我一定会记下来,然后找到他的道理,并开始使用,看看我自己用起来效果如何?如果不好,我就再回去看看,是不是我哪里理解错了?再跑去问老师看看这方法我该怎么用比较好。
我信方法跟理论,并且尽一切力把这些化为实务可用的经验。这是我持续学习的方法。
不用五百个标题挑一个出来,不用做A-Z个稿最后挑原版那个。
我们能学会真正的原理方法,如同“第一性原理”的精神一样,我们就能很快地抓住方向。
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成长。
最后为了避免这篇太鸡汤,所以给大家一个方法,是一种让你能够快速抓到目标族群目光的文案写法。
这方法很简单,万用到不行又经典。
只要运用对话感加上指定称谓,能快速抓住目标族群的目光,并促使他们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