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珠单抗:奠定抗VEGF药物在RVO继发黄斑水肿治疗中一线治疗地位的鼻祖
RVO是常见的导致视力损害的视网膜血管性疾病,不论是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和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均可致视网膜缺血缺氧,导致黄斑水肿和新生血管形成,进而严重损害视力,甚至形成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造成不可逆视力损害。其中,VEGF被认为在黄斑水肿和新生血管形成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最近几年无论是美国还是欧洲,随着抗VEGF药物临床治疗经验的积累,尤其是老年黄斑变性、脉络膜新生血管治疗研究的深入,抗VEGF也成为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的主要治疗手段。欧美国家已经
把抗VEGF药物写入指南作为RVO-ME治疗的一线药物
。
(1)
2015美国眼科学会AAO指南
中强调:目前,三种抗VEGF药物常用于治疗BRVOs,其中,经FDA批准的有
雷珠单抗
和阿柏西普。多数研究证实了抗-VEGF药物用于治疗黄斑水肿伴BRVO的有效性 (I++/质量证据良好/强烈推荐),同时推荐抗VEGF药物作为黄斑水肿伴CRVO的一线治疗选择(I++/质量证据良好/强烈推荐) 。
(2)
2015英国皇家眼科医学会RCO的指南
中指出:抗VEGF药物(如:
雷珠单抗
)是目前CRVO继发黄斑水肿的主流选择;对于非缺血性BRVO、VA≤6/12,且存在黄斑水肿和中心凹出血的患者,如存在轻中度黄斑缺血且无法自行恢复,也是推荐
雷珠单抗
进行抗VEGF治疗。
(3)
2014年的欧洲专家意见
同样推荐
雷珠单抗
用于治疗BRVO或CRVO继发的黄斑水肿引起的视力障碍,我国医生同样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广泛使用为广大RVO-ME患者带来可靠的视力恢复。
(4)
2015加拿大专家共识
推荐,
抗VEGF药物
作为RVO一线治疗选择,初始治疗方案为每月注射一次,连续注射三个月;对于黄斑水肿联合BRVO的患者,优先推荐抗VEGF药物作为初始治疗。
据统计,新生血管青光眼(NVG)病因中:36%来自CRVO、32%来自 PDR、13%来自颈动脉阻塞。而35%的缺血型RVO和10%的非缺血型RVO虹膜或房角会产生新生血管。18%-86%的缺血型CRVO患者会发生NVG,多数病例2-3个月发生(
百日青光眼
),0%-4%的非缺血型RVO发生NVG,BRVO较少发生NVG。
面对NVG的发生过去我们往往束手无策,随着新生血管的疯长、蔓延患者的眼压高到难以控制、视力也一点点丧失……但随着抗VEGF药物的面世,视网膜的缺血缺氧诱导VEGF的释放的病程被极大抑制。
雷珠单抗
针对新生血管的治疗有靶向性,可靠的疗效是分子结构水平决定的,相比较其他种类抗体尤其是相比于融合蛋白,
雷珠单抗分子的更小
,更容易达到作用区域发挥作用因而亲和力更强;
半衰期长
所以也延长了作用时间。因此,对于视网膜长期缺血的发生新生血管的病例,
选择雷珠单抗注射预防新生血管生成是明智的选择,“3+PRN是基石”的方案更受推崇
! ①当RVO发病仅出现黄斑水肿并发症而无新生血管出现时,尚可采取抗VEGF、抗炎等综合治疗进行管控;②但是,RVO尤其是CRVO一旦进展到发生新生血管的阶段,或者对于缺血性CRVO患者逐渐转化到产生新生血管阶段,视网膜存在大片的无灌注区会释放大量的VEGF。因此对于这样的病人,当机立断地使用抗VEGF就显得尤为重要!③对于发现虹膜新生血管或已经进展到NVG的患者中,首先使用抗VEGF治疗消退新生血管帮助患者降低眼压,其次进行全视网膜光凝,通过这样的综合手段才能尽可能的挽救患者的光明。
雷珠单抗治疗缺血型RVO患者小贴士
有研究证明雷珠单抗可改善缺血型RVO患者无灌注情况:
CRYSTAL研究2018年最新分析显示,雷珠单抗3+PRN治疗减轻血管渗漏并改善无灌注,患者基线时无灌注情况为中至重度,诺适得治疗RVO患者24个月后,无灌注情况转为轻度;24个月间缺血患者比例逐渐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