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史上从来不乏勤奋执着的先驱者。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Thales,前6世纪)因天文观测而掉入阴沟。阿那克萨戈拉(Anaxagoras,499 B.C.-428 B.C.)发出了“人生之意义在于研究日、月、天”的豪言壮语,他为追求真理而放弃财产,为传播真理而身陷囹圄,在铁窗下依然钻研不辍。
《南史·文学传》说:
暅之字景烁,少传家业,究极精微,亦有巧思。入深之妙,般、倕无以过也。当其诣微之时,雷霆不入。尝行遇仆射徐勉,以头触之,勉呼乃悟。
祖暅(6世纪)最终解决了球体积难题,登上了中国古代几何学的巅峰。这骄人的成绩使他成了那个时代中国最著名的数学家,难怪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说:“算术亦是六艺要事,江南此学殊少,唯范阳祖暅精之。”成功的背后,是“雷霆不入”的专注,是感人肺腑的执着。
16世纪法国数学家拉缪斯(P. Ramus,1515-1572)少时家贫,祖父是烧炭的,和白居易笔下的卖炭翁并没有什么两样。父亲则是个卑微的农夫。家徒四壁,入不敷出,是这个家庭的写照。12岁时,拉缪斯成了一位富家子弟的仆人。那富家子弟进了巴黎大学纳瓦尔学院读书,拉缪斯白天伺候主人,黑夜挑灯苦学,9年后竟获硕士学位。令我们更为惊讶的是,他的硕士论文题目竟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一切都是错的》!亚里士多德说,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降得快;亚里士多德又说,斜抛物理,沿直线到达最高点后,垂直落降落。世人宁愿怀疑自己的眼睛,也不会怀疑亚里士多德的断言。可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拉缪斯不迷信权威,他和后来的笛卡尔一样,认为人的一生中对任何事情都至少要怀疑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