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职场平头哥
没有阴谋,阳谋很多。生死看淡,不服就干。但是干要讲技巧和方法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职场平头哥

工作出色为什么还不给转正 | 179

职场平头哥  · 公众号  ·  · 2020-12-08 10: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在后台收到这样一条留言:


【生气是面对不公平的正常反应】
试用期的存在,本来是为了提供一段时间,供双方磨合工作,看是不是合适,以此判断未来如果转正能不能创造出好的工作成果。
既然已经拿出了出色的工作成果,充分证明了自己可以升任这个职位,临近结束却被告知不能通过,这和自己之前的预期落差太大,感受到这种不公平,当然会让人很生气。
消气本身不难,保持理性避免情绪上头影响自己的判断,找到对自己最有利的解决方案更难。
因为需要跳出固有视角,暂时放下认为百分之百有理的自己。
【有职位不等于有headcount】
Headcount就是人头编制,就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坑。
为了节省人力成本,有很多工作会交给外包或者非正式职位。
这样的工作一般都有 重复性高 工作本身发展空间小 ,以及 可替代性高 的特点。
体面一点的公司或部门,会在一开始讲清楚这是实习职位,不保证一定能留下来,好让应聘者想清楚再做决定。
但“不保证一定能留下来”,也会被认为是“有可能留下来”,毕竟语言逻辑角度讲这也是没错的,甚至不算骗人。
于是就有更多的地方,给更低的薪水,更大的工作压力,再拿这一点点可能性当作胡萝卜挂在应聘者眼前,让他们带着期望努力工作,然后到期再换人。
如果之前同样职位上的人流动率就很高,也是一个显著的信号,毕竟只有他们才知道这个职位上到底是不是真的有headcount。
当然headcount也不是铁打的,年初有,年末做预算裁了,也都是可能的事情。
如果这个职位并没有正式的headcount,那么能不能转正的就和你的工作表现没太大关系了。

过不去不一定是因为你有问题


【求职者不可能强行留下来】
招聘是一次性的,干活是朝夕相处的。
在这种问题上如果双方不愉快,基本上就没有什么未来合作的可能性了。
关系是双方的,不介意断绝关系的人总是有各种办法,而想要维持关系的人自然束手束脚,能做的事情不多。
至少“充分发泄自己的愤怒让对方跪下来管自己叫爸爸”,和“对方改变想法给自己转正”基本上就是不可能兼得的。
甚至后者本身就不可能。
对方当然知道不给你转正你会不高兴,既然他们还是不给你转正,那就说明他们其实一点也不在意你不高兴。
【没有headcount的工作能有什么价值】
没headcount也不一定就是坏工作,只要一开始就想清楚,不拿转正留下来当作目标被忽悠,反而是可以获取到有用的价值,特别是对于毕业没多久的朋友。
1. big name
一个业内著名的公司,哪怕是非正式的职位,依然可以在简历上大书特书,为未来找工作加分。
2. 相关经验
特别对于专业不对口或者打算换行的朋友,相关经验就是非常重要的一块敲门砖,这是“无”和“有”的差异。
3. 人脉圈子
不一样的工作环境,可以认识新的人,没准里面就有不错的人。当然职场不是用来交朋友的,分享零食一起吃饭也只是一开始破冰的手段。但和别人一起工作,观察他们处理事情和考虑问题的方式,都是自己长见识的过程。
【做什么更有利】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