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海油发展微讯
创新能源技术,服务美好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开发者全社区  ·  雪圈乱吗? ·  昨天  
开发者全社区  ·  Top2本硕:一把好牌打的稀烂 ·  2 天前  
开发者全社区  ·  86岁范大师北大携35岁新夫人公开露面 ·  3 天前  
开发者全社区  ·  年入百万的华为夫妇也互撕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海油发展微讯

魏强:从博士变成“搏”士

海油发展微讯  · 公众号  ·  · 2024-04-17 19:32

正文


“搞研发这么多年,破乳剂出了什么问题,我拿个瓶子,做个脱水实验,基本上就能判断出来。” 工程技术公司油田化工公司的魏强 自信满满地说道。



这不是自吹自擂。作为海油发展技术专家,从研发工程师到研发中心经理, 魏强17年来都在和油田应用药剂研发打交道。 他承担和参与国家级、集团公司级重大科研项目 20余项 ,解决了多个油田的采出液油水分离难题,获得授权发明专利 10件 ,发表高水平论文 18篇


博士变“搏”士


2007年7月,魏强穿上“海油蓝”,踏入药剂研发的大门,从院校博士变成一线的“搏”士。


“我刚来时,海上油田使用的药剂大多是国外化学公司的产品,那时我就想——油田什么时候能用上我们自己的药剂?”

第二年春天,他迎来首个挑战。


乳化层的厚度是判定油水分离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当时,西江23-1油田油水分离器中的乳化层厚度在1米以上,破乳剂用量提高一倍也不见成效。油田要求在一个月内解决问题,时间紧、任务重。



“国际药剂供货商束手无策,关键时候还要靠自己。”魏强说。 他憋了一股劲儿 像钉子一样“钉”在实验室。 缺乏实验设备时,他和大家一同组装恒温水浴箱;室内评价结果无法与现场实际流程一致时,他推动改进评价方法,找到最优的破乳剂脱水条件。

“那半个月,我每天盯着微量移液计,眼睛看东西都重影儿了。”魏强说得云淡风轻,“我那时正年轻,一口气摇200下,面不改色心不跳。不过摇得多了,胳膊还是会酸。”


经过数十次试验,魏强和团队推出了破乳剂BH-132。 现场应用后,乳化层迅速降低至10厘米,破乳剂还少用一半以上,大幅降低海上油田的作业成本。



自此,破乳剂BH-132正式亮相。经过后续改良,他们又推出破乳剂BH-137, 国产化破乳剂的效能得到印证

“这是我研发之路的起点。”魏强说。


立志为“海龙”代言


“这还远远不够, 实现药剂自主化才是目标 ”魏强说,“最艰难的那段经历,还是在涠洲11-4油田。”



涠洲11-4油田是南海西部主力油田之一。“实现涠洲11-4油田破乳剂自主化是我们心心念念的事。”魏强和团队奋战了整整7年,经历7次现场中试,尝试9种自主破乳剂产品,但药剂性能依然不尽如人意。

显然,按照以往的思路行不通。魏强带着团队不断试错、“打怪升级”。夜晚化验室灯火通明,他的床头放着十几本专业书籍,都已被翻得出现毛边卷页。 在陌生的领域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令我着迷,会有此路不通的沮丧,也会有不期而遇的惊喜。” 魏强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次“含硅大分子聚醚单体聚合物型破乳剂”的开发研究,为项目带来转机。研究过程中,项目团队开发的大分子交联技术给后来的成功带来希望。

“在大分子交联技术出现前,我们对能否攻克涠洲11-4破乳剂自主化非常忐忑。开发出这个技术后,我们逐渐有了信心。”魏强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


“方向就在那里,唯有反复求证才能摸清门路。”室内合成实验困难重重,魏强与团队成员反复实验论证,从一条条数据中总结思路,从一个个分析方案中寻找解决方法。 最终,他们在掌握3项专利技术、4个创新点的基础上,开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破乳剂HYP-105,推动建立了相应的高温生产线。



2020年,魏强和团队开发的大分子交联聚醚技术轻质原油破乳剂获得集团公司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同年,他被渤海油田评为“十三五”优秀科技工作者标兵。


2022年,他获得天津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以及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成果奖。同年, “海龙”药剂正式注册上线。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开发者全社区  ·  雪圈乱吗?
昨天
开发者全社区  ·  Top2本硕:一把好牌打的稀烂
2 天前
开发者全社区  ·  86岁范大师北大携35岁新夫人公开露面
3 天前
开发者全社区  ·  年入百万的华为夫妇也互撕
3 天前
半导体行业联盟  ·  科普:芯片是如何定价的?
7 年前
孔明湿兄  ·  请我喝杯咖啡我就让你嘿嘿
7 年前
宇宙解码  ·  太空中的「烫手山芋」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