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想要这张杞宝的高清无水印写真吗?悄悄告诉你,在文章末尾即可获取~)
虽是一年中的第二个节气,但雨水比立春更多了几分春意。
它的到来,意味着气温回升、阳光温暖。
我国地域辽阔,对不少地方的人来说,雨水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春天来了。
寒冬远去,天气渐暖是件好事,可大家也别忙着换下厚重的冬衣。
殊不知,这回暖的天里,想要身体健康,有一件事千万不能忘,那就是“春捂”。
1. 重点捂2处
相比身上的其他处,头和脚没有厚实的衣物包裹,是容易受寒的部位。
因此,
春捂的重点部位便是头和脚这2处
。
初春的天气虽然开始回暖,但并不稳定,遇上气温骤降的时候,就容易引起疾病的发生。
所以,不能在降温之后才开始捂,而应该
在寒潮来临前一两天便做好准备。
在寒潮过去后,先别急着减掉身上的衣物。
身强体健者最好多“捂”1周,年老体弱者则建议多“捂”2周
,以防天气变化导致生病。
提示:
① 当早晚的温差大于8℃时,就是需要捂的标志。
② 捂,不是衣服穿得越多越好,而应该根据个人体质情况酌情增加衣物。
衣食住行是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说完了“春捂”这穿衣的事,再来说说“春食”这吃饭的事。
春日阳气生发,在五行之中属木。
肝在五脏之中也属木性。
故春天宜养肝。
只是如今是早春二月,春寒料峭,人体毛孔紧闭,不利于阳气生发。
因此,要养肝,就要先助阳气生发。
推荐食谱——五辛盘
做法:
将蒜、葱、韭菜、芸苔、芫荽、茼蒿等辛散蔬菜洗净切好,下锅炒成一盘菜即可。
作用:
此道菜有助阳气生发、驱寒杀菌、健脾宽胃的作用。
建议:
时令的枸杞叶、芹菜、菠菜等性平蔬菜,都适宜在早春食用,有助于疏肝理气。
春日肝气旺盛是件好事,但如果
肝气过旺,就容易损伤脾胃
。
因此,在养肝的同时,也要注意脾胃的调养。
中医认为,五行对五味,肝对酸,脾对甘。
原本是酸补肝,但正因春天肝气旺盛,食酸过多反而伤肝。
故在口味的选择上,应该
少酸多甘
。
中医名著《千金要方》载,春日饮食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
说的就是春天饮食应该少吃酸味食物,多吃甘味食物,才能调养脾气。
推荐食谱——茯苓双豆汤
做法:
①取茯苓30克、陈皮5克、生姜2片洗净备用;
②赤小豆30克、炒扁豆20克洗净后浸泡一夜备用;
③瘦肉300克洗净切块备用;
④将备好的材料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一同炖煮2小时,调味后即可食用。
作用:
此汤能健脾安神、利水消肿,正适合早春饮用。
(长按图片即可保存)
杞宝写真这么可爱,不点“在看”不许抱走
-《中国家庭医生》杂志社新媒体中心原创出品 -
转载须得授权,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