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深圳读书会
一个新鲜有态度的平台,不定期开展各种大牛干货、小咖风暴、阅读+(策划、演讲、游玩)等活动,让我们一起把阅读变成更快乐的生活方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深圳特区报  ·  深圳边检最新公告:进出中英街,流程有变! ·  昨天  
深圳特区报  ·  韩正会见马斯克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深圳读书会

遇见生涯大师 | 活动回顾

深圳读书会  · 公众号  · 深圳  · 2017-08-01 21:01

正文

(嘉宾:吴沙老师| 摄影:尹龙)


想想五年后的生活


“吃了吗?”

“在哪发财呢?”

“你幸福吗?”


这是三个非常有特色的打招呼方式,代表着不同时代人的追求。幸福观是什么?没错,钱非常重要,可如果仅仅以经济为导向,以钱为目标,整个人都会变得极为浮躁。


吴沙分析说,在一个单位待的时间长不要紧,但如果在同一个岗位待得太长,就容易遇到瓶颈,没有动力,甚至连去更换新岗位的勇气都没有。


(活动现场|摄影:尹龙)


他曾经在高校做了8年老师,切身体会是在体制内想活好,一定是最听话最守规矩的。


2007年,他参加一个培训的时候,导师让大家闭上眼睛,想想看未来五年后有一个你最想要的东西在你面前。他闭上眼睛,却突然泪流满面。因为什么也看不到,那个目标是空的。他第一次觉醒,意识到自己从来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


第二次觉醒是在2008年,他的人生中遇到了一个最棘手的案例。一个原生家庭问题重重的学生准备跳楼自杀。作为心理辅导老师,吴沙就像电视剧里的谈判专家一样,爬上楼顶跟他进行了三个小时的对话。最终成功把那个想轻生的学生劝了下来。这次经历对吴沙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个学生之所以会想要轻生,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太脆弱,无法改变命运和生活。


于是,吴沙再一次自问:“那么我的呢?我能掌握吗?现在的生活是我真正想要的状况吗?” 


目标与惰性在拔河


人这辈子有两个力量在牵引。一个是目标,另一个就是惰性。它们永远在你的心里拔河。


当目标越清晰,就会越有力量。但是现在很多人是没有目标的,是被规划的。比如在吴老师接到的诸多咨询案例中,有人去咨询的问题是:老师,我要去做某件事,我该怎么做?这个时候,生涯导师是可以帮助到他的,因为他知道自己的方向,只是还没有找到方法。可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咨询却是:老师,你告诉我,我应该做什么?


(活动现场|摄影:尹龙)


问这些问题的人,就是因为自己完全没有目标和方向。很多人甚至习惯了“找替罪羊”的模式。比如现在过得不好,就怪父母当年给自己安排的工作不好,或者怪父母让自己报考的专业不好,怪学校的名气不够大,怪身边人拖自己后腿,诸如此类。总之,自己是最无辜的那一个。


于是,才发现原来我们最大的惰性不是没有毅力,不能吃苦,而是懒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所以,首先要问自己,你正在从事的事情或你未来要从事的事情是你自己真的想要的吗?


职业中的加减法


一个人很少会喜欢自己没做过的东西。当你的年纪越轻,越应该做加法,把想尝试的东西都做一遍,然后总结反思哪个是最适合又是做得最开心的。随着年纪和经验增长,再开始做减法,把自己最喜欢的做精深。


面对迷茫,吴沙老师一语中的:迷茫只是对现在不满意。却只是停滞在这一点上,没有往前走。只有当你去做了,自然会看到结果,找到方向。


吴沙老师在辞职前去拜访他的偶像,那位最早的职业生涯大师只对他说了两句话:做你自己。想一想,你在害怕和恐惧的是什么?


“我如果离开此时此刻的工作,我还能养活我自己吗?”这也是很多人没有改变的原因,因为代价太大。


所以,吴沙老师的建议是,最好先做一些尝试。比如去你喜欢的行业做兼职,或者找到这个行业的人多去了解一下。然后,再用这个行业里的龙头企业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看看你的差距在哪里。


而对于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的人,最好的建议就是把你手头的事情做到极致。当你做足了必要的基本准备条件并且越做越好的时候,机会自然就来了。





主题:遇见生涯大师

地点:中心书城南区多功能厅

嘉宾 | 吴沙  

文案 | 谈天      摄影 | 尹龙



•   •   •   •  •   

T  H  E      E  N  D

感     谢     读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