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这个概念最早是由宝洁提出来的。
最开始的工作主要由总经理来承担。后来产品线的类别越来越多,需要一个新的组织结构来适应生产的需求,产品经理也就应运而生了。
俞军将产品经理的能力分为5级。分别是:
可行性的能力
创造的能力
权衡的能力
应变的能力
构建方法论的能力
在他看来,产品经理是沿着这5个能力模型成长起来的。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我认为在这5个能力前面还要加上一个换位思考的能力。
▍第0级:换位思考的能力
简单来说就是:
搞清楚谁是你的用户?然后站在用户的角度换位思考。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
大概一周前,我在联想做了一个关于敏捷的分享。
刚参加工作那会儿,中关村都是一些小平房,远没有现在的高楼林立。满大街都是问你要不要发票啊光盘啊之类的小商贩。当时最有名的两个大厦,一个是四通,另外一个就是联想。我那会儿在中科院计算所打工,离联想大厦不远。每天午饭都在联想食堂解决。
后来自己做项目,开公司,离开了计算所。
中间尝试了很多项目管理的方法。
接触敏捷应该是在04年,首次在我的团队开始尝试测试驱动开发和结对编程。
一开始学习的XP编程,后来是Scrum,精益。
走了很多弯路。
距离现在十多年了,多少有些心得。
听说是联想。让我想起了刚到北京的那段时间。
备感亲切。
怎样才能交付一个更高质量的产品(课程)呢?
我决定从分析现有的问题开始。
从传统的开发方法转向敏捷,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与其把这些问题延迟到课后,干脆不如在课程中就爆发出来。
找到问题,解决问题。站在一个尽可能中立的视角,呈现敏捷是如何解决问题的。从而引发大家的思考:『到底什么是敏捷?』。
发现问题-->寻找瓶颈-->解决问题-->敏捷落地。
可以吗?不知道。
之前做过几次线下活动,验证了一下。
效果还不错。
为了营造这次自由讨论的氛围,我放弃了PPT,改用白板,拉了把椅子坐了下来。
很快我就发现了大家的不适应。
很多人对我产生了质疑。这个老师是不是对我们不重视?为什么没有讲义?老师不应该是站起来讲课吗?还有,我们请你来讲敏捷的,为什么你讲了这么多敏捷失败的案例?你问了这么多问题?是在做用户调查吗?敏捷的”最佳实践”呢?
虽然和我预想的不太一样。
不过也好。
恰好可以通过这件事给大家演示Scrum的反馈闭环,小步快跑,快速迭代。
用敏捷的方式分享敏捷。
我开始尝试有节奏的分享一些敏捷的具体实践。
敏捷是如何做的?为什么这么做?背后的原理是什么?
发现问题,寻找瓶颈,解决问题,敏捷落地。
课后很多小伙伴微信留言和我交流对敏捷的认识。以及一些更深层次的东西。正如我之前的目标,引发一些更深层次的思考,让敏捷真正能够落地。
这应该是一个很好的交付了,对吗?
不。真实的情况并非如此。
我看了一下课后的调查表。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非常喜欢这个课程。引发了很多思维的碰撞。甚至是颠覆性的。
第二类,希望老师多准备一些材料,多分享一些具体的案例。
第三类,有一位同学。她给我打了最低分。
事实上,从课程的一开始,她就陷入了对立的情绪。她给我的评语是:
『没有乔布斯的命,就不要得乔布斯的病。』
有几个小伙伴希望我不要介意,她平时也是一个喜欢Challenge的人。
我说不会的。
事实上,我介意了。
如果把这个课程当做是一个产品的话。
我应该介意。
我犯了两个错误:
第一,谁是我的用户?
第二,如何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问题?
马化腾说,『产品经理最重要的能力是把自己变成傻瓜。』
你需要将自己的大脑从专家模式切换到用户或者是傻瓜模式,这才是用户思维的体现。
我犯的就是这个错误。
谁是我的用户?
我的出发点是,尽可能的将可能发生的问题引入到课堂中来。通过发现问题->寻找瓶颈->解决问题->敏捷落地这样一个闭环,帮助大家在实际的工作中引入敏捷。
为了验证,还做了几场小规模的试验。
效果不错。
很多同学一开始都会有疑问,但恰恰是这样的疑问,让大家非常快的进入了深度思考的模式。
但是,
很多参加线下活动的小伙伴,他们认识我,知道我是谁,对我非常信任。所以疑问反而会引发他们更快的进入深度思考的状态。
而联想的小伙伴对我并不了解。不要说信任,大部分成年人的学习一开始反而是基于怀疑的。很多人会在一开始的时候向讲师发起挑战。
这个时候的疑问不但不能将大家带入深度思考的状态。
反而会引发情绪。
情绪会让人们切断与你的连接。
我犯的第二个错误是,应该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问题。
有一个著名的理论叫做『知识的诅咒』:
人一旦获得某一知识或经验,就很难体会没有它的感觉了。
正是由于知识诅咒的存在,使得产品设计者很难设身处地的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
之前飞利浦出过一款空气清新净化器。随机附带了四层滤网,但是并没有分开包装,而是提前安装到了机器中。尽管设计者在电源插头上用黄色标签,提示用户需要拆除滤网的封套。
但是并没有多少用户会认真的阅读说明。
人们会自然的直接插上电源,打开开关。然后等待新鲜空气的到来。
周鸿祎在他《我的互联网方法论》一书中反复提到三个不要:
不要让我烦,
不要让我等,
不要让我思考。
我不但想让用户思考。
而且希望让用户深度思考。
有句话说,不作死就不会死。
阿黎在他的畅销书《参与感》中,提到过小米在2013年GMIC互联网大会上的一个反面案例。
那是他们针对大会专门投放的一款小米手机的广告。先后设计了好几个版本。最终的投放是几个并列排放的条幅。很显然是经过精心设计的。
尽管每个条幅的尺寸都很大,而且悬挂在现场入口的顶部。但是字很小,什么都看不清。在那种场景下根本没有人会停下来,认真阅读上面的内容。
人是缺乏耐性的。
很容易基于自己以往的认知快速作出判断。尤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每天会接触大量的信息。
除非能够引发人们的兴趣,否则很容易让用户处于『离线』状态。
这是一个失败的案例。
我的也是。
▍产品设计方法
为什么要做用户画像?
就是让我们认真的思考,到底谁才是我们的用户?站在用户角度,而不是我们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
为什么要做用户故事板?
用户思维是很难做到的。一不留神我们就会跳转回自己熟悉的生活场景。失去同理心。
坐在房间里,是无法设计出用户真正喜爱的产品的。
必须把自己放在各种各样真实的场景中去体会用户的痛点。
我应该按下一个开关就能让空气变得清新,
扫个二维码就可以完成登陆,
在更好看更好用更好玩的环境下获取知识。
而不是进入什么深度思考的模式。
好的产品一定是和用户匹配的。
怎么才能匹配?
光有用户画像和用户故事板是不行的。
必须用更小的成本快速在市场上获取验证。
打过魔兽和帝国时代的小伙伴都知道,刚一出来的时候地图并不是全开的,我叫它战争迷雾。此时不要轻易的做决策,而是派一个小兵去趟图。
用最小的成本去试错,
用最小的成本去学习。
小步快跑,快速迭代。
本节手绘图片来自我的线下工作坊『产品黑客』,由高伟和Chloe共同绘制。二条图文转载了『豆包』同学的心得笔记。感谢产品黑客特训营的小伙伴,学习是相互的。
▍修禅
人一旦获得了某种知识和经验,就很难体会没有它的感觉了。
然后你会自然而然的进入专家模式。
失去同理心。
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
产品归根结底是做给人的。
忽略人性,就失去了与用户的链接。
为什么要修禅呢?
乔布斯说,保持饥饿,保持愚蠢。
推荐几篇相关文章:
未来消费者的三大趋势
TMD!马云、李彦宏、马化腾在说什么?
姑娘,开个房间可好?
我为什么要投共享充电宝?
厉害了,连雷军、丁磊都在学习的零售模式...
三个挺长的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