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实务入门,作者:宣金祥、房文豪
。
文章仅供参考,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转载用作学习,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处理。
在纪律审查过程中掌握谈话技巧
做到“五不说”
在纪律审查中,谈话这一环节至关重要。纪律审查人员与被调查人谈话,既是短兵相接的“心理战”,又是斗智斗勇的“攻坚战”,
有准备的谈话
往往是突破问题线索的有效途径
。在新形势下,对依纪依规进行纪律审查的要求越来越严,对此,纪律审查人员更应该努力学习纪检监察心理学,强化业务素质,特别是要提高谈话技巧和取证能力,尤其要注意做到在谈话过程中把握“五不说”。
一、掌握主动,不说“没有气势”的话
谈话取证中,常有
一些被调查人自恃职务高、关系广、手段高明,气焰嚣张,不配合调查。纪律审查人员切不可在气势上输给对方,审查人员应时刻铭记自己代表纪检监察机关与被调查人谈话所肩负的使命,在谈话中牢牢把握主动,莫失正义之势
。
如某市纪委在对该市经信委原副主任邵某进行纪律审查时,邵某临近退休,曾长期担任过基层要职,阅历丰富。谈话初期,邵某大谈任职经历、工作成绩、领导表扬、付出的辛苦,等等。
对此,纪律审查人员采取两种方法,有效地突破了被调查人负隅顽抗的心理防线。
一是
及时打断其“自我展示”式的表说
,严肃地提醒当事人,谈话不是听他汇报工作、讲成绩,而是要他向党组织交代问题,正告当事人认清形势
。
二是主动出击,牢牢把握谈话主动权
。当邵某在谈到自己在任职期间做出许多贡献时,审查人员则及时而主动地接过话题,将前期准备充分的证据——其任职期间所经手的项目资金一笔一笔和盘托出,让邵某自己考虑在经手这些项目资金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是交代还是继续对抗。当听到审查人员掌握如此清晰的证据后,邵某极度震惊,马上陷入沉默,其心理防线彻底被攻破,最终交代了受贿问题。
二、文明审查,不说“侮辱人格”的话
谈话取证
要尊重被调查人权利,把耐心细致的思想沟通工作做到位,尽力消除对方抵触和顾虑情绪
,要尽量取得被调查人的信任,而
不能急功近利,甚至诱供逼供
。
尊重被调查人权利,就是
平等对待每一个被调查人,坚持在话语上不说侮辱人格的话,更不容许打骂体罚被调查人
。在生活上,对被调查人尽量给予关照,包括做好避免给被调查人吃带刺带骨的危险食物、提供确保安全的洗漱用品等
生活细节
,充分保证被调查人按时休息、有病就医的人身权利。
三、讲究策略,不说“暴露意图”的话
在谈话过程中,纪律审查人员和被调查人都会通过对方的语言、态度、神情、举止等揣度探查彼此的虚实,并根据了解的情况寻求应对的方法与策略。谈话既是遭遇战,也是攻心战。
在谈话过程中,纪律审查人员
应尽量不谈具体问题,防止被调查人摸清审查人员谈话意图后有意回避。在必须通过展示证据掌握主动之时,审查人员也应多使用模糊语言、一语双关等谈话技巧,使被调查人摸不清究竟哪些问题已被组织掌握,促其如实供述
。
如某市纪委在调查该市农委副主任周某某受贿案时,虽然纪律审查人员已掌握其三次受贿5万余元的证据,但审查人员的落脚点不应仅仅是落实这三笔受贿证据,而是应以此为切入点,突破更多的问题。此案中,审查人员没有轻易点示已掌握的问题,而是分步适时模糊透露,
通过政策攻心迫其主动交代
,挖出其不被掌握的其他受贿事实。
四、坚定信心,不说“透露底细”的话
谈话如同
战略布局,要学会善于隐蔽意图、不“透露底细”,尽量保存实力
,以达到出其不意、一招制胜的目的。
如在某市道路拆迁过程中的违纪案件,拆迁工作组负责人王某早在外围初核期间,就多次和相关人员聚集串供、向在政法系统工作的亲戚咨询、在网站查询纪检监察机关纪律审查方式方法。
此案有三个明显特点
:
第一,被调查人智商较高
。在初核时,曾多次召集相关人员串供,将统一口供材料复印人手一份,指使拆建公司、评估公司有关人员销毁被拆迁户原始入户测量图和照片,企图让纪律审查人员查不到事实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