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京师学工
欢迎关注“京师学工”公众号,抢先知晓与北师大学子相关的各类学生服务讯息!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与你一起营造最美的大学时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京师学工

第十六周《形势与政策》丨“形势与政策”大讲堂

京师学工  · 公众号  ·  · 2024-12-06 21:52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讲座类型:

“形势与政策”大讲堂

讲座名称:

马可·波罗与利玛窦,谁更了解中国?

讲座时间:

2024.12.19(周四)19:00-21:00

讲座地点:

图书馆三层学术报告厅(海淀校园)

主办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

合办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

人数限制:

250人

主讲人介绍:

文铮,罗马大学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文化学院教授、意大利语教研室主任、意大利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意大利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意大利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译协文化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意大利斯特雷加文学奖海外评审委员。

文铮教授从事意大利语言文学及翻译研究、教学工作20余年,研究方向为意大利语语言学、意大利文学、比较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中西方艺术史、明清之际中西方关系史等。出版各类著作百余部,主要有《新视线意大利语》系列教程、《走遍意大利》系列教程等,译有《卡尔维诺文集》《质数的孤独》《七堂极简物理课》《利玛窦书信集》《耶稣会与天主教进入中国史》《布拉格公墓》《泽诺的意识》等。荣获北京市“师德模范先锋”称号、意大利总统授予的“意大利之星”骑士勋章、荣获意大利文化部国际翻译最高奖。

内容提要:

2024年,适逢中意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与马可·波罗逝世700周年双重历史节点,两国交流更为频繁。习近平在同意大利总统会见出席中意文化合作机制大会和中意大学校长对话会代表时指出,中意传承千年的友好交往史滋养了两国生生不息的人文交流,古老的丝绸之路开辟了东西方交流先河,马可·波罗打开了西方世界认知中国的窗口。马可·波罗、利玛窦均在东西文明交流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作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二者谁更了解中国?翻译在文化交流中起到何种作用?如何处理文化交往中的“误读”?本次讲座,文铮教授从他对意大利语数十年的研究经历出发,探讨上述问题,并分享中意大学之间开展学术交流特别是青年学生交流的情况,激励青年学子接续谱写新时代两国友好篇章。

参与方式:

关注“京师学工”公众号,扫描下方二维码参与抢票(开始时间:12月7日8:00,截止时间:12月19日18:00),抢票成功后,仅限线下参与讲座,现场认证盖章。讲座结束后,须听从工作人员安排,携带2022级本科生《形势与政策5》实践环节考核表(或2022级公费师范生《教师职业信念与养成教育5》实践环节考核表)以及本人学生校园卡,现场认证盖章,逾期不补。已完成两次活动的同学请勿参与抢票。

提示:线下讲座位于图书馆学术报告厅(北京校区海淀校园),请从学术报告厅东侧门(馆外)入场。


【抢票二维码】

来源丨党委学生工作部辅导员发展中心

排版丨王诣超

校对丨黄灵楚

编辑丨廖慧宇 漆尔璠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