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防骗大数据
揭秘各类骗局、传销诈骗、金融诈骗、揭露黑幕、谣言破解、防骗支招、科普防骗知识。现已入驻企鹅四大平台,每天推送4篇精选内容,全平台同步更新。感谢您对我们的理解和支持,愿我们共同努力,维护良好网络社会秩序。官网:FPData.cc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安全生产网  ·  储罐爆燃、车间爆炸!原因都是它! ·  16 小时前  
中国安全生产网  ·  停工整改期间出事!2名工人死亡 ·  昨天  
防骗大数据  ·  警惕!15岁少年,被骗5万余元! ·  昨天  
中国安全生产网  ·  10月起,这些安全新规标准开始实施!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防骗大数据

曝光 | “巴铁1号”惨遭拆除,昔日治堵神器实际却是专骗老人的金融骗局!

防骗大数据  · 公众号  · 社会安全  · 2017-06-24 18:44

正文




虽然大家现在已经对P2P理财方式有了一定的戒备心,仍然有不少公司,通过上央视打广告,用私募基金等等方式做包装来骗取客户信任。(本文转自防骗大数据:FPData)



“巴铁试验线”月底前拆除

6月21日,据中国新闻网报道,秦皇岛市北戴河区官方表示,将在月底前拆除“巴铁试验线”,恢复道路正常通行。“巴铁”也将被挪移至现场旁的一个停车场内,等待下一步处理。同时今日位于秦皇岛市北戴河区富民路上的“巴铁试验线”已开始忙碌起来,几名工人手持电镐,将预埋在路两侧的巴铁轨道一一敲碎。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北戴河区官员告诉中新网记者,“巴铁试验线”于2016年7月底建成,总长300余米,建设目的是为了“巴铁”的试运行。但“巴铁”制造方在运行一段时间后,人员突然撤离,此后再未运行。

 


至此,曾经被公众议论纷纷的立体公交——“巴铁”,在经历了一系列的负面事件之后,如今即将怅然落幕。

 

回顾历史,2016年8月2日,巴铁1号试验车,在河北秦皇岛北戴河区开始启动综合试验。


项目实验图


消息一出,举国关注。

微信、微博、门户网站,被巴铁刷屏。


人民日报等中央媒体曾踊跃报道

“巴铁试验线”于2016年7月底建成,总长300余米。去年8月2日,巴铁1号试验车在河北秦皇岛北戴河区开始启动综合试验。“巴铁”是一种新型的大运量公共交通工具,设计理念适用于城市主干道路面的上空,依靠电力驱动,采用大运量宽体高架电车设计,隆起的架构设计上层载客,下层镂空部分可以正常行驶高度2米以下的车辆,巴铁被认为有可能缓解大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



制造方宣传称,一辆巴铁可以容纳1200至1400名乘客,是普通公交车的几十倍;并且由于采用电力驱动,每年可以减少864吨耗油,减少2684吨碳排放;巴铁的造价是地铁的20%左右。


玩的好套路,借此非法集资40多亿

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此后不到两月,巴铁就已经销声匿迹。只因有人揭穿,巴铁,不过是一场伪装的金融骗局。(本文转自防骗大数据:FPData)


图片来源:焦点访谈


根据新华社调查,“巴铁”项目的背后是一个做网络金融P2P的理财公司“华赢凯来”在运作。将巴铁炒火,然后售捆绑了“巴铁”项目的投资理财产品,并且号称,100万元起投,年化收益12%,“华赢凯来”玩的好套路,借此集资40多亿。


回到2016年5月,巴铁沙盘模型亮相北京科博会;8月2日,巴铁模型车现身秦皇岛实验基地并缓慢行驶了300米,随即引来媒体的一片质疑。


巴铁——也就是曾经的“立体快巴”——的发明者宋有洲接受媒体采访时称,6年来几乎都是他个人在研制,并没有相关部门和机构的支持,他非常需要社会资金支持,将巴铁推向实体市场,“白志明是在我资金遇到问题时进入的”。宋有洲说,2015年11月,华赢凯来公司负责人白志明买断了巴铁这个项目,“我的专利已经卖给他们了,我不是股东,我只负责技术”。


而华赢系为运作此项目,专门设立了巴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称“巴铁科技”)。如今以巴铁科技总工程师身份露面的宋有洲,在台前大力宣传自己的“中国原创重大发明”;以“巴铁之父”自居的白志明,则一边向各地政府推销巴铁项目,一边利用旗下P2P等关联公司大举吸金。


之后,在人们批评巴铁的性能以及发现其主要的生产基地仍是一片空地后,投资者要求退还资金。


而投融界记者发现,再次引发关注的“巴铁”项目,起初只是按照旅游项目审批的,并非是交通项目。而此次被冠为“巴铁之父”的资本方白志明注册成立了一个投资担保公司,。曾任职于该公司的员工表示,公司重点是向老人拉投资,说是上了年纪的叔叔阿姨一般都有积蓄。


兑付危机终袭来

2017年5月20日,欠债50亿元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华赢凯来公布了最新公告,自去年8月份发生兑付危机以来,华赢集团首次发布具体兑付方案,然而让投资人大跌眼镜的是,此次竟只兑付1%。


提醒广大投资理财者,在选择投资项目时一定要谨慎小心。虽然大家现在已经对P2P理财方式有了一定的戒备心,仍然有不少公司,通过上央视打广告,用私募基金等等方式做包装来骗取客户信任。



内容来源:防骗大数据(FPData)综合每日经济新闻、和讯网、投融界、新财富杂志、金融防骗手册,特此鸣谢!

编辑校验:白茂生、花魁、不知火煮

转载声明:请遵守CC协议,转载不注明来源上黑名单




🔥近期热点


揭秘各类骗局、传销诈骗、金融诈骗、揭露黑幕、谣言破解、防骗支招、科普防骗知识。责任心铸就公信力,感谢您对我们的理解和支持,愿我们共同努力,维护良好网络社会秩序。



防骗大数据仅此一家,
谨防山寨平台混淆视听!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


提醒身边人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