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红包来了
你无法抗拒埋头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腾讯大家(ID:ipress)
作者 | 张丰(腾讯·大家专栏作家)
尽管不久前在一次演讲中,张小龙说微信不会在春节期间推出专门的玩儿法,但细心的用户还是发现,从1月23日开始,有一种“面对面红包”出现了。我在朋友圈至少看到5个发红包的二维码,但是点进去却发现早已被抢光。人们对朋友圈红包反应的敏捷性,一点都不比微信群中少。
微信足够强大,以至于这种并没有大张旗鼓宣传的玩法,都可能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在春节聚会的时候,人们将不再需要专门为发红包组一个群,生成一个二维码,轻松搞定。这小小的一步,让红包的社交功能发生质变:如果说过去人们只是埋头抢红包拼网速的话,现在则进入了现实层面,你对拿着手机让你扫码的人,最起码要报以微笑。这是实实在在的表情,而不再是过去在群里所发的现成的表情包。
微信红包是这几年最有趣的“发明”之一。那种完全随机的运气,深度契合了人类对命运无常的感触。在任何一个微信群,都会有人发红包。不管你的收入有多高,你都会被那几分几毛钱带来的惊喜和遗憾所感染。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抢的红包更大,这暗示了好运气,但是,非常有意思的是,元旦前后,不少人晒出了自己过去一年的红包“收益”,有胆晒出账单的往往都是一些“亏本”者。亏得越多,不但暗示了自己的经济实力,也暗示了自己的大方。像我这样靠红包“盈利”的人,反而不敢晒出账单,虽然赚得不多,却足以说明我的“小气”。
这就是一种矛盾:既然大家都希望抢得更多,但是在盘点的时候,又希望自己是那个更大方的人。作为一个靠写作为生的人,我有时候需要在微信群里发些红包,让别人来转发我公号的文章。我期望每一个抢到红包的人,不管金额多少,都要转发我的文章,这是一厢情愿,因为有时候当我自己抢到别人红包的时候,却并不想转发他的文章。“抢红包”是一种非常微弱的契约关系,它并不受法律保护,甚至也影响不到人情:别人抢了红包不办事,你也不能翻脸。
对这样的事,你不能过于认真。有一位朋友在群里发红包,让大家帮他转发文章。结果一位受人尊敬又特别认真的老师,抢了红包,却公开拒绝转发文章:这文章写得不好,我也不认同,要不我把红包退换给你?这下,反而发红包的人感到尴尬,赶紧声明,抢红包属于娱乐活动,至于是否转发则要看心情,完全是随意的。那位态度认真的老师实在可爱,他强调的是应该普遍遵守的原则:转发一篇文章,应该要看文章质量,这是遵从自己良心的决定。
红包的妙处就在这里,它并不改变人们在社交生活中的原则,但是却改变了你对人际关系的体验。你在一个微信群,抢过一个人发的红包,这到底意味着什么呢?它既不意味着你特别爱财,也不意味着你们的关系能更进一步。“抢红包”是一种纯粹即时性的行为,它提供的快乐就在当下,就在那一瞬间,“抢过”在本质上毫无意义。只有在很少情况下,人们的现实关系才会受到红包的影响:在一个群中,如果一个人从来不发红包,可能会被贴上某种不好的标签。
中国是一个关系社会。“关系”是极为微妙的中式思维方式,外国人难以理解,英美世界的人很难在自己的语言中找到一个合适的词汇来翻译,因此他们就把拼音“guanxi”直接移植过去,成为一个英语单词。有人是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能手,但大多数人从中感受到的都是疲惫和厌倦。微信红包的出现,创造了一种独特的“关系”,它是一种独特的人与人交往的形式,给人以快乐和安慰,但是却剥离了人际关系中沉重的一面。
我读研究生时的导师,对我们要求极为严格,尤其是在“人际关系”方面,几乎达到洁癖的地步。我们去看望她,哪怕是买点水果,也会被勒令当场吃掉或者带走。但是,在师生群里,大家发红包她也会坦然接受。在教师节,同学们都发了红包,大家抢得不亦乐乎,她不但不反对,甚至也学会了发红包。有了这种抢红包的气氛,同学们也更“放肆”了一些,大家在群里的发言大胆而随意,老师也显得随和了许多。
就这个层面来说,红包创造了某种平等的人际关系体验。不管你年龄和职位高低,在红包面前都是平等的,一切都取决于时间和运气。尽管这种平等是有限的,它的时效性和红包一样短暂,但却足以创造一种新型的“关系体验”。它对中国人传统的人际关系模式产生一定影响,它像一种润滑剂,虽然不改变彼此,却足以提供一种氛围。有的微信群,当双方为一个问题争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有人适时发出一个红包,往往会让争吵立即停止下来。这个时候,红包就成为一种机缘,让人得以发现自己的发言是否荒谬。
红包是表面的,不触及人的灵魂和利益,但是它又是深刻的,是一种有关时间的体验,人们乐于看到一个红包在几秒内被抢光,体会着一瞬间的刺激。红包提供的这种没有负担的弱社交关系,既热闹非凡,又不带任何负担。爱好“搞关系”的中国人,内心的孤独在这一刻完全暴露出来,我们渴望被关注,渴望得到关爱(抢到红包),但是我们又担心被过度关注。我愿意交出自己,但只是很小一部分,我也愿意得到你,但您也别给太多。点击屏幕之后,一种“关系”旋即结束,下一个发红包的人,将发起一种新的“关系”。
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微信红包比支付宝红包更受欢迎:支付宝红包要求的各种口令,或者集齐几个“福”,对人来说都是一种负担。中国人在人家关系中,往往处于“双输”的层面,让人苦不堪言,而红包则提供了“多赢”的机会,即便是发红包者,也收获了同样的快乐。
当人们发一个红包时,并不需要任何理由。曾有朋友在感到无聊的时候,突然发出一个红包,而朋友们也就祝愿他继续无聊下去。也许这就是红包的本质,在这个充满风险的时代,只有红包是最亲切的;人们喜欢用“抢”这个词,在这个丛林世界上,很多东西都靠“抢”,却只有“抢红包”才让人心情愉快。
和过去那种在微信群内抢的红包相比,如今的“面对面”红包,体现了张小龙的某种理想:春节期间,不要老盯着手机了,多来点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微信的目的,就在于促进人与人的交流,但是直到今天为止,人们要实现这一点,还要依赖智能手机这个中介。可以设想的一个微信面对面红包经典场景是:春节后开工,往常腾讯公司排队领马化腾红包(那可是现实的纸质版红包)的场面,会不会变成马化腾拿着一个手机,大家挨个过来扫码?这是相当有趣的场景。
如果说人们在微信群的交流,仍然是虚拟的,是一个ID和另一个ID在交流,到了面对面红包的时候,很明显距离真正的现实又仅了一步。如果说过去像得了强迫症一样,到处点击群里的红包是一种孤独的话,如今,人们却要迈出现实的一步,它能带来什么,确实是值得观察和期待,这种人与人直接对面的故事,可能比微信最近推出的小程序更有趣。
大家 ∣ 思想流经之地
微信ID:ipress
洞见 · 价值 · 美感
※本微信号内容均为腾讯《大家》独家稿件,未经授权转载将追究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
▼
点击图片阅读 | 别再意淫韩寒是个战士
点击图片阅读 | 拜年篇·为什么这只鸡在西游里最有钱途?
点击图片阅读 | 看完日本的幼儿园,才知道我们的孩子可能上了假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