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部纪录片,叫《我在故宫修文物》,讲的是一群平凡而普通的人在故宫修文物的故事。
影片中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只有每个文物工作者在专心投入工作的日常生活,影片看似平淡无奇,却很吸引人。
其中有一个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师傅们搅拌胶水的细节:
当时修复文物需要胶水,胶水的材料也有现成的,但为了保持修复后的高还原性,师傅们还是选择用最严谨的古老方法—加入猪草和草灰这些原料,并亲自动手在太阳底下慢慢搅拌,直到搅拌的原材料融合在一起为止。
这个工作看起来非常简单,但却需要师傅们在整个搅拌的过程中,保持不快不慢的速度,并且一刻也不能停下来。
这个过程虽然枯燥,师傅们却开心的哼起了小曲,因为他们知道:
修复文物的价值其实不在于恢复它的原貌,而是在于修复文物的过程中,历史文化被还原,并被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这样我们今天才能有机会看到故宫里那些精美的文物。
在修复文物的过程中,师傅们会仔细的为文物做清理、打磨,添补,镶嵌这些修补工作。
他们的手虽然已经磨了老茧,却还是会非常耐心的继续工作,最终为我们还原了拥有非常高历史价值的文物,这让我心生敬畏。
在生
活中,我们大多数人都知道,只要专注做好一件事情,我们就能获得最高成就。
这就是工匠精神可贵的之处,但为什么我们自己却往往不能像他们一样,坚持做好过一件事?
比如办了健身年卡,我们却没去过几次;
明明已经为自己安排了一节重要的线上课程,却还是临时决定先去看一场电影;
一边想要学书法,另一边又想练英语口语,最后什么都没有学成......
生活中这些现象很常见,而究竟怎么做,
我们才能克服自身的局限,专注的做一件事,并一直坚持下去呢?
自从我看了
《精要主义》
这本书之后,我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如果说,影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告诉了我们什么是工匠精神;
那么《精要主义》这本书,就告诉了我们如何拥有工匠精神,如何把工匠精神正确的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
这本书主张
我们不要老想着如何完成更多的事情,而是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做好对的事情。
它还警告我们千万不要盲目追求,却忘记了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通过阅读这本书,它能够教会我们专注做一件事的方法,让我们学会支配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在不受他人的干扰的情况下,去做自己最重要的事情。
本书的作者,雷戈·麦吉沃恩,把书中的精要主义理论运用到他自己创办的公司中,并致力于帮助个人和企业将80%的时间用在正确的事情上,免受琐事的困扰。
其中他服务的公司客户包括苹果、谷歌、Facebook等。
同时,他在斯坦福大学开办的“设计你的精要人生”课程,也备受青睐和追捧,而这些课程也要围绕《精要主义》这本书的核心理论而展开。
如果你也有上面这些疑惑,那就看看这本书吧,相信你会找到答案。
成功会带来太多的选择和机会,其结果是最初通向成功的那个专注点土崩瓦解。
成功变成了失败的催化剂。
如果你也想学会分配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那就赶快扫码,
加入
云无心读书会
,听
我
为你解读这本书。
▲
长按识别
二维码,提高我们的专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