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达叔的第1622篇原创
大家好,我是达叔。
一个想
和大家一起慢慢变富的家伙。
最近春节放假,从上海到宁波,从宁波再到杭州,一边看望父母过节,一边到处去看房子,踩盘。
停更。。
过去几天,文章都写在知识星球里,搞了一个《宏观经济学研究01-03》,后续努力再更新一些。
以下内容,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一定对,随便看看。
今天初四,终于有时间,一家人去看电影了。
看哪个?
选了《唐人街探案1900》。
为啥是这个?
女儿最近在看福尔摩斯侦探小说,说过内没有侦探,达叔就拉着她去看一个侦探系列的电影。
电影结束,开始让女儿说观后感。
女儿说,感觉美国人很坏,欺负中国人。
达叔问,这个直接的感受,也就是电影想传递给你的一个朴素情感。
但你知道国内最顶尖的一批大学,包括清华大学;
最顶尖的医院,包括协和医院。
都是美国人牵头,帮忙建的。
你还会觉得对方坏么?
感受能好点,突然又没那么坏了。
办大学的钱,哪来的?
你战败赔款,4亿两白银,美国过了一段时间,主动说赔款算错了,不仅自己退钱,还拉着其他7个国家一起退款。
你还觉得他离谱么?
感觉又好了一点。
退给你的钱,怕被你全部贪污掉了,要求必须花在教育、医疗上,然后建了一流的大学和医院。
是不是感受又复杂了一点?
你为什么情感很复杂,爱也不是,恨也不是,就是因为你还小,情感处于朴素的爱恨、好坏阶段。
真正的成年人,从来不以爱恨作为判断依据,而是以利弊为衡量标准。
电影里周润发白堂主的儿子,他爱中国么?
他去都没去过,他爱个毛线。
他只是长成了那个东大的脸,被身边白人看不起,娶不了白人的姑娘,被白人歧视。
他做了反抗,仅此而已。
就如同,涌入欧洲的中东难民,二代们融入不了欧洲主流社会,找不到工作,也不被接纳。
心中苦闷,就拿枪扫射,就爆炸了。
逻辑是一样的。
他们本身,未必多爱中东,只是发泄对身边不接纳自己的愤懑。
这个人物,是拍给我们看的么?
不是。
是派给在海外,觉得自己受了欺负,觉得自己不被主流接纳者看的。
但凡他们混的好,被接纳,在当地的生态系统里,是食物链的顶端,对这个角色是无感的。
周润发演的白堂主,理解他儿子的理想么?
不理解。
觉得你说的那是啥破玩意,距离我太远了,他也不相信年轻人的故事,只是想保护自己的儿子,保护自己的财产。
只想保护当下。
出钱可以,出命不行。
电影里的时间点,是设定在1900年。
美国已经高楼林立、头部工业强国了,清朝这边还留着鞭子,被打败了好几次。
仍假装自己是天朝上国。
美国建国初期,也被英国为代表的世界头号强国针对,被英国贸易封锁,不让英联邦的人和美国做生意。
当时,谁在和美国做贸易?
东大。
当时美国纽约、波士顿的城市繁荣,很大程度上,有来源于对华贸易的贡献。
再往后,就是淘金热,铁路热。
19世纪中叶,清朝这边失业严重,极度贫困,美国那边又在快速工业化,电气化工业革命的加速期。
急缺劳动力。
你在国内,一个月赚1000块,过去一个月能赚1万元,你去不去?
去。
在这边会饿死,战乱打死,跟着蛇头坐船过去,收入就能大幅度上涨。
杀头的买卖有人干,赔本的生意没人做。
你在电影里,只看到那些去美国修铁路的人,有10%的致死率,每一根铁轨枕木下,都有一具华工的尸体。
问题是,几乎相同的时间点,清朝这边正在打天平天国的内战。
直接导致的死亡人口,7000万-1个亿,整体人口锐减40%左右。
有人记录么?
也没有。
在影视剧里,你能看到对华人的欺压,甚至还动用了法律的手段。
但美国是一个新大陆,全世界去了很多个种族,他们还针对哪个群体,专门制定过排斥法案?
二战期间,罗斯福专门搞了一个法案,把10万多日裔美国人,被送进了拘留所。
其他,都是在20世纪的不同时期,针对穆斯林、南欧、东欧等地区,短暂执行过移民配额。
有像对华人,搞的这么绝么?
在那个时期,完全没有。
来了那么多个种族,对于新大陆来说,都是新人,别人不针对,只针对你,背后一定有特殊的原因。
如果只是从饮食、文化、喜好的角度看,必然找不到令人满意的答案,都很肤浅。
在美洲,德国人、英国人、法国人、爱尔兰人、意大利人、犹太人,可能仍然都是相互看不上的。
但并不妨碍他们,各自过自己的日子。
如果他们突然团结起来,被煽动起来,集中对付一个群体,一定是这个群体,伤害了他们共同的利益。
而利益,就是华工太卷了。
就如同,你们公司100个人,原本内部同事之间,也是勾心斗角,也是相互看不上,有矛盾。
但突然老板,从外面新招了10个工人。
这10个人,都是从某地来的,没日没夜的拼命干活,工作时长比你多,工资还只要你的一半。
你会欢迎他们么?
不会。
你想把他们,全都赶走,别在这里卷。
这是极其朴素的利益+情感。
美国铁路热时,白人一天干8个小时,华工一天12个小时;
白人工资一个月50美元,华工只要26美元。
你是老板,你就会喜欢这种卷的员工,你作为同事,你就不喜欢。
如果公司里,是老板说了算,那就不会出现排斥卷王员工的惨案;
如果员工有投票权,那拼命卷、把生态弄差的员工,就会受到排斥。
这,才是区别,人家员工有投票权,想过好日子,不想和你卷。
只是这种底层人为维护自己利益的朴素情感,恰巧又被另外一群投机政客,利用了而已。
通过转移矛盾,放大仇恨,是最好获得支持的方式之一。
隔壁的同事,明明是可以拿到更高的工资,拿到更高工资,也符合华工的利益。
为啥不趁势,一起拿更高的工资,既不会被排斥,也不卷自己,都能过上好日子?
缺乏想象力,不知道,好日子该长什么样。
比如,电影里岳云鹏的角色,从港口海关出来,看到高楼大厦,直接就眩晕了。
谁的感受,最直接?
去过美国的李鸿章,感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他是环游世界,开过天眼的。
再比如,你在家里看《猫和老鼠》的动画片,也是美国人拍的,里面有各种现代化的生活场景。
你觉得,是在讲美国人的1980年代生活。
结果,人家是1940年代拍的。
这就是对美好生活,缺乏想象力。
同样是铁路热里的华工,他们在美国,一个月的工资是26美元。
而他在老家的亲戚,如果是农民,是一家四口,自己有地的自耕农,一年收入是25美元,一个月是2美元。
他去美国打工,收入翻了13倍,他已经很开心了,从情感上不好意思,从实力上没能力和老板要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