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文丨西部君
霍尔果斯这座城市的名字,很多人都没听过,但它有个响亮的称号:西部避税天堂。
此前娱乐圈阴阳合同带出的避税话题,让外界将目光聚焦于此,聚焦于这个截止
2017
年末户籍人口
6.45
万、总人口只有
8.72
万的新疆伊犁州边陲之地。
因为企业注册便利和税收上的优惠,这两年外地公司大量涌入,形成了另一种产业转移西进路线。
有数据统计,国内主流电影公司与明星代理的影视公司中,超过大半选择在霍尔果斯注册,总数超过
600
多家。
比如杨幂的霍尔果斯嘉行影视文化,吴秀波的霍尔果斯不二文化传媒,等等。
不过这两天有媒体调查发现,政策收紧后的霍尔果斯,已经没了往日的热闹,想要税收减免但没有实际业务的“注册型”企业,被死死地卡在门外。
同时,必须配置本地办公场所的要求,让一些公司为了税收减免优惠,不得不开始在本地招聘、租赁场地办公,在抬高房价同时,对本地商户形成了挤出效应,以至于有媒体形容“霍尔果斯大逃亡”。
对一个
GDP
不到
50
亿的县级市来说,这样的起伏,足以让经济像过山车一样。
因为政策的变化发生在今年,所以“避税天堂”陨落的影响,暂时还缺少数据反馈,不过从它过去三年的经济走势中,倒是能够清晰地看见“注册经济”形成的巨大搅动效应。
1.向西开放的窗口,成全国税收洼地
2010年,关于《国务院关于支持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建设的若干意见》发布,它明确了霍尔果斯的战略定位,也即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这成为当地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但真正短期影响最大的是,宣布设置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并对开发区内新办的属于重点鼓励发展产业目录范围内的企业,给与税收优惠。具体政策如下:
2010
年
1
月
1
日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对在新疆喀什、霍尔果斯两个特殊经济开发区内新办的属于《新疆困难地区重点鼓励发展产业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范围内的企业,自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五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期满后再免征五年企业所得税地方分享部分。
按照媒体的计算,一家营业额
3000
万的公司,正常的纳税额在
658
万,但在霍尔果斯却只用缴纳
429
万。
随后当地相继发布了《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财税优惠政策》、《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财税优惠政策》等,不过企业蜂拥而至,还要等到营业税改增值税的
2016
年。
在税收优势被进一步放大后,当地调低企业注册门槛,
2017
年还推出鼓励和促进企业上市的实施办法。于是
2016
年开始,当地的经济开始了高速的增长。
2.增长疯狂:国税收入一年翻8倍
增长有多快呢?我们可以看一些细节。
2015
年霍尔果斯的统计公报中,没有提及增速,因为数据相当不好看:
霍尔果斯市域,
2015
年实现生产总值
34.63
亿元,比上年增加
1.47
亿元。霍尔果斯市实现生产总值
14
亿元,第一产业
2.35
亿元,第二产业
0.9
亿元,第三产业
10.75
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是
17
:
6
:
77
。
算下来
2014
年的
GDP
是
33.16
亿,
2015
年的增速是
4.43%
,而当年的全国增速为
6.9%
。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个经济结构也相当畸形。第二产业占比只有
6%
,并不是因为第三产业发达,而是当年的工业实在萎靡,全年的工业增加值只有
0.897
亿。
到了
2016
年,随着外地公司纷纷前来注册,当地的经济也在发生迅猛变化。
2016
年的统计公报显示,当地的生产总值
39.05
亿元,增速
22.6%
。
同时,三产业的结构也回归正常,第一产业
6.50
亿元、第二产业
15.28
亿元、第三产业
17.27
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是
16.6:39.1:44.2
。
对比
2015
年和
2016
年的产业占比,可见霍尔果斯的工业极不稳定,当然,这跟工业以及经济体量小也有关系。
3.
企业蜂拥而至,一年新增13349
户
经济增长有没有可能是其它因素驱动呢?
从公报中看也有,比如固定资产投资,
2016
年的增长达到了
26.2%
。但也得看到,作为中哈边境的贸易出口,
2016
年的通关和对外贸易额度是在下降,降幅也达到
22%
。
如果看财政和税收收入,更加一目了然。
2015
年,霍尔果斯的财政收入为
5.85
亿元,同比减少
0.17
亿元,下降
2.8%
;而到了
2016
年,当地财政收入
14.37
亿元,同比增加
8.52
亿元,增长
145.7%
,翻了一倍还不止。
上图是
2015
年的财政收入构成,下图是
2016
年的,最大的变化是国税占比,从
2015
年的
0.45
亿上升到
2016
年的
4.03
亿,同比增长高达
791.2%
。
这一年营改增试点全国铺开,营改增后的增值税,由国家税务局负责征收,不过霍尔果斯的地税收入也取得了翻倍的增长,从
2.66
亿增加到
8.71
亿。唯一的解释是,开辟了大量的新税源。
在
2017
年的统计公报中,霍尔果斯新增了一项“市场注册主体”的数据:截止
2017
年
12
月
31
日,霍尔果斯市各类市场主体(企业
+
个体户)总量
22615
户,注册资本
3021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177.7%
、
202.5%
。
两年前的
2015
年,注册企业数据是多少呢?只有
859
户。
2016
年,爆炸性地新增了
2490
户,
2017
年新增企业达到
13349
户。
注:霍尔果斯市
2014-2017
年市场主体趋势图
所以在
2017
年当地的经济数据,继续延续了生猛的表现,我们可以看几个关键数据:
地区生产总值
47.46
亿元,增长
15.0%
;
地方财政收入
25.22
亿元,同比增加
10.85
亿元,增长
75.5%
;
国税征收
13.52
亿,同比增加
235.5%
。
然而,因为“五免五减”的税收政策,主要面向金融、影视、文化传媒和信息科技等第三行业,大量企业注册并没有对工业产生直接贡献。
2017
年霍尔果斯工业增加值
1.32
亿元,增长
19.0%
,但考虑到这一年的固投增长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