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一下你去看电影的时候发现一双好看的鞋,整齐摆放着等着你试穿购买;拿脏衣服去洗衣店的时候,等待过程中闲着无聊却突然发现这里还能在上个网看个书;不小心闯进一栋居民楼,却看到满满的高颜值商品.....
这些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元素正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实体店开发体系中去,“多元化”如今已隐隐成为实体店逆袭的标签。
▼
丹麦哥本哈根的The Laundromat Café可谓是“自助洗衣咖啡馆”的鼻祖,本意是想让人们在等待衣服洗好或烘干好的时候,可以有个落脚的地方,喝杯咖啡、吃点东西、看看书或上网打发时间。
店内收藏了4000余本书籍,如同一个小型图书馆一样,可以供人们借阅。因为独特的氛围和可口的餐食,洗衣店的咖啡馆部分甚至登上了本地最受欢迎的咖啡馆排行榜并受到旅游杂志的推荐,吸引了不少国外游客慕名而来。
▼
随着人们的消费观念的不断升华,传统的鞋履门店已经很难让消费者产生新鲜感。一直以来,鞋店在装潢上和营销上会容易被忽视,最多也只是品牌店铺面积扩大、品类增多,在设计方面都是大同小异。
而最近法国鞋履品牌J.M.Weston在香榭丽舍大街的一家电影院里开出了一间与众不同的快闪商店。
走进店内,也就是玻璃橱窗的位置,延续了品牌一贯的低调风格,皮鞋们陈列在一个个可移动的木质航空箱里面。
红色的放映厅内整齐的摆放了一整排的皮鞋,给人一种十分奇妙的感觉。
选择电影院有多种考量。首先,电影院有不少座位,能够满足顾客坐下试鞋的需求。其次,电影院给人一种浪漫的感觉,这时把鞋店摆进去,一方面让人觉得新鲜、有趣,另一面也能为品牌注入些触动人心的情感元素。
▼
光看外表,你可能觉得他就是个毫不起眼的普通住宅,但事实上却没那么简单。
这栋位于日本社区的迷你住宅,其实是一家叫Fika的杂货店,占地面积仅36㎡。说起来似乎只能容纳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品,再多一些就难免紧凑。
而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空间,装下了生活起居、阁楼天窗和别致的杂货铺。
推门,沿小楼梯踏入低于水平面的空间,便是不足10㎡的杂货铺区域,充满自然气息的物品都摆放于此。几乎高到天花板的杂货架让人忍不住要抬头观望,无形中忘记了空间的狭小。
竹篮、植物、摆件……所有货架上的物品,既是商品,也是装饰,更是生活用品。第一次来的人难免会感到惊叹。
货架连通家与店铺,玻璃窗连通店铺与街道,一切都与其它的杂货店显得那么不一样,但却经常有人远道而来拜访。
▼
苍山之脚,洱海之旁,山青水秀的大理古城每逢星期六的上午,都会出现一个很特别的创意小集市——“柴米多”。
这个地方的前身是位于大理古城核心区的一组废弃的办公楼。被改造后成为一个农场餐厅、农产品超市、手工艺展厅和举办每周一次的 “ 柴米多市集 ” 以及其它社区活动的场所。
说起来真的很奇特,这里既是餐厅又是一个熙熙攘攘的集市,每个星期六大家来到市场,以物换物,喝啤酒,吃美食,看段即兴表演,见见老朋友,认识下新朋友。
在这,不管你什么国籍,什么身份,什么年龄,什么穿着....不过都是些热爱着阳光,山水和生活的各类人群,散发着愉悦,慵懒,舒适而宁静的能量,人与人之间充满友爱,这似乎像是一个难得的“太平盛世”。
对此,公司的企划人表示,希望这样的多元化的空间能“成为生活形态的一部分,并且成为人们交流的场所”。
- 编后总结 -
电商已经突飞猛进地发展了很多年,虽然给实体店造成了一定的压力,但实话跟你说现在电商成本之高已不低于实体店,各种开支上涨,让电商的日子比实体店好不到哪去。而现在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在大城市的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在实体店买东西了。
有一项权威调研得出了令人惊讶的数据:未来计划更多通过实体店购物的消费者比例从一年前的18%攀升至26%;表示实体店“非常方便/方便购物”的客户达到93%,远高于网络和移动设备。
为什么有这个现象呢?我们觉得是中产阶级开始崛起,消费升级了,顾客想要有趣更优质的体验,而实体店只有更用心关注消费者需求,更加丰富多元。才能赢得消费者用人民币投票的竞争。
而对于实体店来说,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毫不夸张的说:未来,实体店终将多元化!
商业地产观察综合整理
只在于分享,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资料来源:陈列研习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