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创伤
印象里,阿娇一直在哭。
在剧中哭。
在剧外哭。
采访时哭。
订婚时哭。
笑着哭。
唱着歌哭。
感受到温暖时哭。
在人前哭。
独自一人时当然也哭。
似乎她总是悲伤的、抑郁的、不快乐的。
永远都是楚楚可怜、盈盈欲泪的模样。
哪怕笑着,眉宇之间,也还是有悲意。
这造成她在待人、处世时,都非常被动。不靠近,不敞开。永远在退。永远在躲。
其实在2008年艳照门之前,她还是阳光的小姑娘。
邻家女孩的模样。笑得灿烂,和阿SA一起唱轻快动人的歌,成为少女代言人。
可有些事情,一夕之间,就能更改。
因为那件事,她至今都备受非议。
明智的人知道,那不是她的错。可是,世间多是不明智的人。
她前不久开直播,直播不久,就有人狂刷“陈冠希”。她脸色大变,几乎要退出。
她不信任人,也不信任这个世界。
她所接触到的人与事,都没法给予她安全感。所以,她把自己蜷缩起来,不奢望,不寻找,不融入。
这种对人的抵触,不仅来自成年时的创伤,也来她孤独的童年。
1岁时,阿娇父亲早逝。
母亲18岁左右生下她,没办法抚养,就把她寄养在爷爷家。
她跟随爷爷长大。
转学频繁,在不同的寄养家庭和学校之间换来换去,没有归宿,安全感极其匮乏。
后来爷爷早逝。
那么年幼的她,立刻就陷入深深的孤独,最后和一个表姐相依为命。
所以她从小到大,都不像阿SA那样飞扬。她是内敛的。有抑郁气质的。
平时站立的姿势,永远是双手交叉,抱住自己。
这个姿势几乎一以贯之。
哪怕站在赖弘国身边,也是这样一副抗拒的、不可靠近的模样。
这个姿势并不美,作为艺人,她不可能不知道。
可是,习惯成自然。没办法。她潜意识中仍在抵触这个世界。心门紧锁,怕被伤害。
她说:
“我的性格,是超级不适合娱乐圈的。”
不热情,不懂套路,不会来事。
但因为养家的压力,和对演戏的热爱,她还是从谷底爬了起来,撑到今天。
其实我一直挺担心阿娇。
虽然她已经结婚,但因为赖弘国的一些绯闻,花花绿绿,真真假假,看得很是捏一把汗,怕他对阿娇不好,怕阿娇又空欢喜一场。
毕竟,她是一个内心创伤极重的人。
倘若再一次遭遇变节或背叛,之于她,可能真的是一种致命伤害。
但从昨天晚上开始,忽然觉得,也许我们是多虑了。
阿娇很好。
她和赖弘国相处也很好。
2
疼惜
阿娇一直说,其实比之于做明星,她更想做妈妈。
在《举杯呵呵喝》里,她和一帮朋友说真心话。
大佐问她:
“你喜欢做什么?”
她说:
“我就想当个妈妈。”
她和赖弘国一起,参加了一档综艺《爸妈学前班》。
在节目里,你会看到他们相处的细节。
他们努力学做父母,努力了解对方。然后从这些点点滴滴中,你会发现,
赖弘国是真的爱阿娇。
赖弘国是1989年生人。阿娇生于1981。阿娇年长了足足8岁。
但赖弘国却像一个兄长、朋友甚至是父亲一样,事无巨细,无微不至地,去照顾自己心爱的妻子。
节目录制地点,是在英国一所漂亮的别墅里。
到了之后,他大包小包全部包揽在身,“老婆,你歇着就好,行李我来。”
行李都是赖弘国一一拎上去的。
什么也不说,默默搬箱子。
一趟又一趟。
一趟又一趟。
搬完后,发现阿娇状态不太好,他就陪在她身边。问她是不是不舒服,是不是很累。一点没有怨言,也没有不耐烦。
与之相反的是,阿娇一直比较冷。甚至有意无意地,与赖弘国拉开距离。
赖弘国拥抱她时,她没回应,反而有意无意地避开。
赖弘国提议出去走走,她答应了。
在院子里你会发现——
当赖弘国的手搭在她肩上时,她会拉开距离。
走在一起,也是一样。
一旦过于靠近,她就条件反射似的,向旁边走开一点。
从来没有牵手,也没有搀臂。自始至终,阿娇都是笼着臂,戒备森严地,一个人走自己的路。
后来四组家庭到齐。大家要在一起做游戏。
节目组问:
“每天赞美孩子三次以上的家长,往前走一步。”
其他父母因为都已经有了孩子,迅速做出判断,或走,或留。
只有赖弘国萌萌地说了一句:“(不仅会赞美孩子3次以上),但我也每天会赞美老婆五次以上。”
其他妻子羡慕得不行。
章龄之还转向陈龙:“你看,你看!”
言下之意是,
你看别人的老公对老婆是这样的,你学着点吧。
然而阿娇的表情却很古怪。
瞪大眼睛,不知是喜,还是惊。总之她更紧地抱紧自己。
还有一次,心理专家让他们装扮空房子,放上令他们感觉舒适的小东西,打造一个自己的“安全岛”。
其他人听完心理老师的要求后,一般都会马上起身,去旁边选择物品。
阿娇也是。
但就在这时,赖弘国拉住她。说:“那我选她。”
“(她)就是放在这里,就是让我舒适的东西。你是,所以你放在这里。”
阿娇也像是吓了一大跳。倒抽一口气,瞪大惊讶的眼睛。
但赖弘国是真爱她啊。
他理解阿娇的防御,也理解她的疲惫和冷淡。
关心她的冷暖。
担忧她的脚会不会痛。
帮她准备可能需要的东西。
她需要什么,他马上就去拿。
她要带什么,放在他包里,他来背就好。
在和心理咨询师聊天,谈及爷爷的时候,阿娇再度哽咽。赖弘国马上伸出手,轻轻地揽住她的肩。
还有一次,他们一起在花园中坐着。
一只蜜蜂飞了过来,在阿娇的头边嗡嗡地飞。
有意思的是,她没有自己伸出手去赶。而是叫赖弘国:
“老公,有东西咬我。”
赖弘国几近于本能地站起来,伸出手,一手护着阿娇的头。
一手去赶那只蜜蜂。
自始至终,阿娇都被他保护着。像个孩子一样,呆在他怀里,温柔又弱小。
3
测试
节目到了第3期时,有心理专家来给他们做了一个测试。
这个测试的第一步是,
在写字板上,写下你生命中最重要的5-10个人。
阿娇写了9个。
赖弘国写了8个名字。
接下来,罗老师先让阿娇把
离世的4个亲人
抹去。
她拿着板擦,站了很久,特别是在擦去“公公”时,犹豫了很长时间。
最终还是擦掉了。
再接着,心理老师让阿娇,在还活着的5个人中,选择一个人不再出现在自己的生命里。
阿娇思忖再三,选择了赖弘国。
她说:“因为我跟赖弘国认识才一年。”
对于缺乏安全感的人来说,
他们会相信旧人,相信与自己一起共度过更多时光和苦难的人。
他们不愿意冒险,更喜欢稳定。
所以她和阿SA一直没解体,自己的保姆照顾了20多年,退休了,她宁可生活不方便,也不再请人。
这种人,会很怕、也很难开始关系。
一旦遇见挑战,她会最先放弃相处时间最短的人。
但是,同样只和阿娇相处1年的赖弘国,选的是谁呢?
他最先选的,是两个朋友。
他觉得,相比而言,家人才是重中之重。
接下来,他们还要从黑板上选择一个人离开。
再度犹豫很久。
阿娇选择的第2个消失的人,是妹妹。
赖弘国选择的第2个消失的人,是自己。
游戏还没结束。
他们必须一直选下去,直到只剩最后一个人。
这是一场非常艰难的选择。
许多人一开始就哭了。在面临这样的问题时,人会突然明白,自己对亲人到底有多眷恋。
阿娇选择的第3个消失于自己生命的人,是阿SA。
赖弘国选择的第3个离开的人,是妈妈。
几回合艰难的选择后,他们最后留下的人是谁?
阿娇最后留下的,是表姐。
因为表姐和她一样,也孤苦伶仃。
两人从童年开始就一起长大。情感已经比至亲更像至亲。
赖弘国最后留下的,是阿娇。
在参与测试的人中,没有一个人,是把老婆留到最后的。
没有一人。
除了赖弘国。
赖弘国说:“我很爱我的妈妈,爸爸妈妈哥哥弟弟对我来说很重要。但是我觉得,我老婆对我是最重要的。”
看到此处,真的泪如泉涌。
至此方才明白,为什么阿娇会选择小8岁的他。
他是真的爱她如生命。
阿娇没有选错人。
一个人若爱另一个人,深情是遮挡不住的,他会溢出来,所过之处,皆是痕迹。
赖弘国曾对人谈起妻子,语气中满是宠溺。
他说:“她是我见过的亚洲人中,五官最精致的人......她的额头有一些可爱的胎毛......她的眼神很清澈,很勇敢.....”
可以说是很甜了。
他说,
“我是孤独的人,她也是。我们的缘分,就是走到一起,分享彼此的孤独。”
他看到她的脆弱与缺失。
她也明白他的不容易。
她在他的怀抱里,就能得到和平的休息。
这应该是深爱了。
大风大浪已见过,此刻的静水花开,像是一种“等到风景都看透,只想陪你看细水长流”。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