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的初心是救死扶伤,但遗憾的是,这个初心正或多或少受其他因素影响。
据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2016年的一项调查显示,超半数的医生认为医疗价格并没有充分体现医疗服务的价值;1/4的医生还在为经济困难的患者垫付医疗费用;87%的医生决定不让子女从事医疗行业。当然,也有67.5%的医生表示愿意继续为患者做随访。
人们从这组数字中不难感受到,利己还是利他,医生在脑海里会发生碰撞。
不过,这样的“碰撞”在刘远立看来,并不应该成为“痛苦的抉择”。他认为,医生是天然神圣的。“养家糊口的方式有很多,但一旦选择穿上白大褂,就意味着选择了吃苦,要甘愿受埋怨和不理解,甚至选择牺牲,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就不要学医。”刘远立说。
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袁钟赞同刘远立的说法。他表示,医生是上帝的宠儿,是贵族,是人类的精英,从业者要有神圣感和荣誉感,“我没有见过哪个医生带着粗项链在街上晃,因为医生原本就应受人尊敬,只是在社会转型期没有给予他们公平的待遇。”
正是由于医疗行业的特殊性,从业者才更需要社会的理解和支持。“我们不应回避问题,要在体制机制上做到善待医务工作者,保护医生利益,这应成为下一阶段深化医改的重中之重。”刘远立认为,只有更加满意的医者,才能造就满意的患者;只有更加和谐的医患关系,才能实现“健康中国”目标。
(本文系健康界原创,转载需授权。商务咨询:010—82736610—8877)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赴瑞典7日行”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