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介绍了住建部召开的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透露的未来3年市场格局变化,特别是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以及货币化安置的扩大。文章还提到了城市更新、财政部的资金支持、各大城市的更新计划以及消费税改革等话题。最后强调了城市更新对一二线重点城市的影响以及如何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
财政部提前下达2025年部分中央财政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预算,包括住房保障资金预算、城中村改造资金预算等。
消费税改革可能于2025年有新进展,可能对高能级城市的财政收入有所影响,而对消费能力弱的城市则可能产生利空影响。
统计局数据显示房价止跌回稳,而消费虽然有所上涨但仍需刺激。未来钱流动的方向可能会变,需要根据城市是否有利好、是否是消费强市等因素判断投资方向。
上周,住建部召开的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释放出几个消息,足以影响未来3年的市场格局!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推进货币化安置,在新增100万套的基础上继续扩大城中村改造规模。
货币化安置很好理解,它是上一轮全国房价上涨的根本原因。
而继续扩大城中村改造规模,也将是接下来的重中之重!
只是规模仅仅局限在35个超大特大城市和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的大城市。城中村改造政策支持范围扩大到近30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一方面,通过拆的方式,减少二手房库存。
另一方面,村民拿到钱就有了新的购房需求,能消化新房库存。
同时还能提升居住品质,打造真正的好房子、好社区。
有机构预测,以新增实施100万套城中村改造和危旧房改造估计,通过货币化安置将拉动2亿平方米商品房去化。
那这么多钱从哪来?
除了依赖地方财政收入作为基础外,还有各大银行。
闻到钱的味道了么?
今年,M2再创新高,11月底M2余额环比再增加2.25万亿。
M2就是我们常说的货币供应量,指的是市场上流通的所有钱。
明年我们还会发行大量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债的规模也要大大增加。
现在很多城市都已经披露明年一季度的借钱计划了。
这里面很多都会流入到大基建的投资中,给城市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2025,又是一个搅动时代、影响资产价值转换的重要拐点啊!
其实,这两年城市更新已经出现在很多的省份和重点城市了。
估计很多朋友前段时间都看到一个新闻,不少城市连住建局的名字都改了。
从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变更为住房和城市更新局,你就应该知道这个事情不简单了。
最近,财政部发布通知,提前下达2025年部分中央财政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预算566亿元。
其中,住房保障资金预算119亿元、城中村改造资金预算100亿元、老旧小区改造332亿元、棚户区(城市危旧房)改造15亿元。
这可是提前下达,足见重视程度!
看,这是我们上个月在深圳考察了解到的龙华区某板块的城市更新计划,密密麻麻。
深圳这样的板块还有很多很多。
今年深圳高歌猛进开启了城市更新时代,光是上半年列入城市更新计划的项目就高达上千个!
已通过城市更新专规批复项目726个,计容建筑面积累计22843万方。
各区情况如下:
还有上海,最新批复的2024-2026年最新的国土资源利用计划方案,涉及了上百宗地块,超10万户居民的拆迁征收。
市中心占未来主导,徐汇区就有103块,是上海未来两年绝对的拆迁大户!
与此同时:
广州今年要实施200个以上老旧小区改造,并推动149个城中村改造项目;
杭州拆迁土地计划已经超过1700公顷;
……
就不一一列城市了,大家可以自己去查。
城市更新能让城市中心区土地再整合、再开发、再利用,价值翻倍!
当然,这种价值变革投射到不同城市,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力。
一二线重点城市效果肯定最明显!
因为它们的土地资源最稀缺,主城价值最大,购买力最旺盛!
城市更新既是去库存促投资,也是扩内需。
而更直接的“扩内需”,就是消费了。
前段时间一直热议的消费税改革,很可能在2025年有新进展。
一旦消费税从中央独收改为中央和地方分成,就相当于中央直接让利给地方了。
具体有多少?
要知道,消费税可是国内第三大税种,涉及烟、酒、小汽车、成品油等15个税目。
去年的国内消费税,达到了16118亿元。
这个数字乍一听很庞大。
但如果你仔细想想就会发现,分税后,各地并不一定都有钱收!
还要看各地的消费能力。
一般来说,高能级城市的消费能力就比较高,那么消费税收就会多。
而消费能力弱的城市,消费税收就不要有太高的期望了。
看,这是去年的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TOP10省市。
很显然,消费能力强的城市,消费税收多,就会增加财政收入。一般来说,消费税收入主要来自烟草、石油燃料、汽车、酒等消费税税目。东部10省烟酒、成品油、汽车消费占全国消费将近一半。而这对那些人口外流、消费能力弱,加上收入水平偏低的中西部城市来说,就是利空!一手房价:一线同比下降4.33%,二、三线同比下降5.88%和6.53%。
二手房价:一线同比下降8%,二、三线同比下降8.36%和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