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柴盒:
如何去判断一个项目值得投资?
宁柏宇:
我们在投天使轮这个阶段,所有的被投企业统一估值1千万。
火柴盒:
统一估值1千万?
宁柏宇:
对,没有其它的估值。
火柴盒:
有些比较大的企业会反对吧?
宁柏宇:
有。一些项目营收2千万,我们也按1千万估值投3个点。
火柴盒:
这种模式的逻辑是什么?
宁柏宇:
之所以要把所有项目的估值定在1千万,形成与其他机构的不同投资模式,是基于蓝象独特的商业模式。
作为投资机构,只看重项目的盈利能力,维度太单一,
多维的投资机构更关注自身可以为创业者带来什么样的资源,助力其发展。
认知资源、市场资源、渠道资源、产品资源、金融资源等,等多方资源汇聚之后,自然有项目找上门并且愿意接受估值,聪明的创业者懂得聚合资源的重要性。
一直以来,教育行业的信息化程度极低。而在2013年,教育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机,那就是全球性的数据终于深度介入教育。所谓“全球性的数据介入教育”其实是互联网真正走进了教育,如果我们按照不同维度细分教育行业。
按年龄段分:
职业教育、大学生教育、K12、幼教、早教、家长教育。
按产品分:
语文、数学、英语、其它学科教育、STEM、体育、艺术等。
按产品形式分:
to C 端、to B 端。to C 端有社群、内容、品牌、服务等教育产品和服务;to B 端有信息化系统、学校装备、设备、玩具、教具等,产品形式繁多。
商业模式角度:
直接销售给 C 端客户;卖给 B 端客户,获取用户之后,再卖给 C 端。
所以,
把教育行业细分后,大部分教育创业公司只进入了其中的细分,但因为中国的整体市场规模,做任何一个细小分支,市场空间都不容小觑,
蓝象都愿意关注。
从赛道角度来讲,蓝象不会对这个赛道的大小那么在意,其实投资很多时候都讲究投最大的市场,但对于我们的投资模式,一个10亿规模的市场,我们也投。为什么呢?如果整个市场有10个亿,第一名占20%,一年有2个亿的营收,2个亿营收估5倍的 PS(价销比),已经10亿,我们1千万投进去,这已经是100倍回报,何乐而不为。
火柴盒:
这样的投资是否流动性比较弱,或者没有办法退出?
宁柏宇:
我们不会担心,企业的退出模式可以选择并购,蓝象多数 LP 是教育领域的上市公司,有很强的投资需求,2亿营收,5千万利润的公司继续独立发展或者被战略并购都是非常优质的标的。
但换个角度,我们并不一定希望所有公司未来都走并购路线,因为教育行业创新分两种。
第一种:
延续性创新。
第二种:
颠覆式创新。
比如VIPKID、百词斩此类公司,属于颠覆式创新,
头部公司最怕颠覆式创新,
而不是延续性创新,因为这样的项目不容易弯道超车。
所以如果是延续性创新,最后公司要走并购这条路,我觉得也不会痛心疾首,但在被收购之前,还是可以做久、做大。
目前
我们的案子,80%可能是延续性创新,20%可能是属于有颠覆性创新潜质项目。
所有的投资人都渴望自己的项目里有一多半是颠覆式创新的,但这部分成功率就会低一点,80%延续性创新成功的比例非常高。
火柴盒:
会有赛道重合吗?
宁柏宇:
赛道会有重合,因为教育行业没有赢家通吃的原则,所以前3名都是我们看好的对象。
我们对于项目选择的底线:
维度一:
从市场规模角度来讲,只要市场规模超过10亿,蓝象就可以投资,所以很多项目都是“蓝海孤品”。
维度二:
产品角度来看的话,必须得满足市场需求,哪怕需求不是太大,但必须找准用户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