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玲有自己的底线,她的底线就是儿女。
剧本里写了一句话形容黄玲,“仓廪实而知礼节”。黄玲是一个容忍度和底线都很高的人,婆婆不让她上桌吃饭,她就带着女儿庄筱婷去厨房吃。只有真正触及了事关儿女前程的底线,她才会“掀桌子”。
儿子庄图南面临高考,庄阿婆却想让老三家的两个孩子和鹏飞都住进黄玲家,这场戏成为黄玲同强势的婆家以及愚孝的丈夫矛盾爆发的高潮。
在争吵前,黄玲觉得有些话鹏飞听了不好,特意提前把他支走。图南说要走,黄玲却坚持儿子和女儿一定要留下。因为黄玲觉得,儿子和女儿到了这个年纪,需要和自己一起面对,不管儿子和女儿是不是站在自己这边,也要让他们知道阿公阿婆是怎么对待他们的妈妈的。
作为妈妈的黄玲,我认为她是很称职的。她对儿子和女儿不一样,对女儿筱婷以保护为主,让她成为从家庭的泥泞里开出的鲜艳花朵。
很多人不理解黄玲对于筱婷和林栋哲恋爱的态度。对黄玲来说,她和丈夫庄超英很少站在同一个立场上,但是在女儿婚恋这件事情上,黄玲是站在庄超英这边的,所以黄玲最后对筱婷说,“妈对你很失望”。她知道,这句话对于女儿来说很重。在那个年代,婚姻是人生大事,女儿第一次谈恋爱就步入婚姻,即便她和栋哲是青梅竹马,但是人生的路是很长的。黄玲嫁给庄超英的这辈子,让她明白婚姻有苦难言,所以她希望自己的女儿一定要经济独立,要能做得了自己的主,要有自己的精神世界。
拍黄玲和筱婷谈心的这场戏时,我特意让助理去买了一把口琴,我想一定要在这场戏里吹一次口琴。导演把吹口琴的片段放在了开头,结尾又出现了一段,这其实代表着,如果把苦短的人生比作一首曲子,它就有不同的乐章。
无论对于儿子还是女儿,黄玲都是很尊重的,她对子女的爱是超越了时代的。我记得在我小的时候,父母都要我们好好学习,将来为他们争气,但是黄玲不一样,她觉得只要儿女生活得好,她就是最幸福的。剧情越到后期,黄玲越温暖自在,她真正爱家人,尊重儿女,后来儿女也把这种爱反哺给她。
我也是一位母亲,我和女儿经常聊天,她的思想有时候还会带动我。她说想去做演员,我就问她是不是真心热爱,是不是能克服做演员的很多辛苦,她告诉我她考量后觉得自己是真心热爱,我就支持她。我对待女儿的态度和黄玲很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