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36氪
36氪(36Kr.com)是中国领先的科技新媒体,我们报道最新的互联网科技新闻以及最有潜力的互联网创业企业。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36氪  ·  在纽北赛道,中国性能车突出重围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36氪

这份精美的线上付费杂志,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死亡的?

36氪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7-02-07 22:24

正文


杂志的衰败并不是因为读者变得浅薄了,更可能是由于杂志没有跟上读者阅读体验的进化。




文|闫浩



纸媒的大船正在缓缓沉没,而数字化这艘救生艇只能搭载一小部分置身险境的乘客,《离线》——这家来自中国的科技文化杂志,成为从救生艇中摔下来的新成员。

这份 2014 年 9 月才正式创刊、2016 年 4 月转型为线上付费的科技文化读物,在它休刊的这一天,并没有得到类似《大众软件》杂志寿终正寝时那般刷屏级别的缅怀,与后者曾今寄托过一代人的电子网络回忆不同,《离线》最终清盘结算时,留下的是不过 2000 人注册,区区几百人成为付费会员的订阅数据——小众到连发个朋友圈纪念一下都担心没人点赞。

不必因为好奇而去百度搜离线或者他的英文名—— OFFLINE了,你几乎搜不到什么与之相关的信息,作为一个从《离线》上线电子杂志之日起就固定刷其官网的读者,我已经习惯了以下复杂的阅读流程:

百度搜“离线OFFINE ” - 随便点进随之出现的《离线》微博、豆瓣、知乎账号 - 点击这些账号发布内容中出现的阅读链接 - 进入离线官网阅读线上杂志。

一周一期,一期三万字,大致有四五篇长文,聊的的都是没有时间限制、适合任何时期阅读的科技哲学和极客文化,六成内容是翻译,三成是原创,还有一成是读者来信——实在给不出任何理由去把他的网址收藏在有限的浏览器标签栏中。

在其最终关张的一刻,人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列举出《离线》注定灭亡的几大原因,比如:

  • 落后于时代的内容发布媒介。

先是逆电子化潮流做纸书,后是无视移动浪潮在PC上做线上杂志,与新媒体时代的要求渐行渐远。

《离线》杂志最后一期的内容

  • 特别离散、没有核心的主题组织。

每一家能够生存的科技媒体,都有自己为人熟知的标签,比如36氪就以创投媒体这一身份标识而别具价值,反观《离线》,主打的泛科技文化太过宏观,前后文章主题相隔甚远,很难培养起忠诚的读者。用《离线》主编李婷最后反思总结的话来讲,“未知让话题和读者的边界变得广阔,也让他们的属性变得更难定义”。

《离线》杂志主题一览,始终无法聚焦一个单一分支,过于追求离散之美

  • 热衷沉浸式的长文阅读体验,文字风格又特别复古和翻译腔,厌恶迎合市场。

在《离线》主编李婷写给读者的告别信中,她在缅怀杂志时用了这样的语句:“我们不会带着明确的目的去看杂志,而是凭直觉将信息收录,再一步步转化成为人生的内存”——你看到了,即使最终休刊总结的那一刻,《离线》的主创依然保持着这样的语言特色,让一般人看不懂其真实内核,恰如一位读者总结的那样,《离线》“博识而不求真、理性而不实际、客观而不真诚”。

离线热衷晦涩的内容,有一章节专门讲电影《降临》的原著《你一生的故事》里的外星语言。

  • 几乎没有做过针对性的市场推广 ,也不经营影响力

传统的纸质杂志,销售渠道等市场环节至关重要,纵使《第一财经周刊》的内容再为出色,其爆发崛起的关键依然是强大的市场推广部门,而《离线》无论是实体书还是电子书,都在这一环节有着极大的欠缺。

当然,同样是捉襟见肘的小团队,国外付费科技媒体 The information 是凭借其主编团队在科技界的强大影响力,另辟蹊径取得了付费订阅过万的市场数据。可《离线》的主编团队,纵然在产业内勤勉真诚,屡传佳话,但在更广泛的科技受众眼中,既没有罗永浩那样的一呼百应,也没有王自如那般浑然天成的人格化塑造。

离线的微博、知乎、豆瓣小站,关注量都不大

  • 自己做付费平台,却没有足够的运营能力

在罗辑思维的得到在前,知乎、喜马拉雅等平台在后的知识付费浪潮中,付费内容的创作者诸如李翔、李笑来之流,往往择木而栖,依靠平台进行品牌包装,最大限度地触达了广泛的受众,平台和作者双双得利。但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离线》直至去年年底,才有机会登录知乎电子书平台,早已为时已晚。

除此之外,《离线》的运营受制于人员、经费不足的限制,屡屡出错,线上订阅到后期只能用信用卡,最常见的微信、支付宝支付在 Web 端与世隔绝,即使想为内容付费,也往往被繁琐的流程折腾到没耐心,更不必提我前文所述的那套冗杂的寻找官网过程。

所有的这一切,只导致了一个结果——卖不出去内容。

在纸质杂志的时代,单本《离线》售价45元,需要卖两万本才能养活团队,而在这一目标被冰冷的现实打败后,《离线》选择蛰伏半年并转做线上运营,此番戛然而止的喊停,估计又是一次理想与面包对比之后的自知之明,其背后的果壳系基金,再也支撑不起没有结果的等待了。

当我们追溯《离线》杂志创刊的精神根基时,很容易发现《全球概览》的影子,从李婷之前在东西文库时的《1024》到今日的《离线》,《全球概览》的痕迹一以贯之。可惜的是,在互联网出现后,《全球概览》已经彻底告别了舞台,李婷和她的《离线》,虽然做出了更聚焦、更深度的内容,但归根结底,不过是圆了一场已经过时的美梦罢了。

《全球概览》

恰如《离线》自己已经认识到的那样,在这个越来越碎片化的年代,读者需要的不是知识的数量,而是知识之间的联系,人类的大脑似乎已经脱离了书籍的线性逻辑链,变成了网状结构。

杂志的衰败并不是因为读者变得浅薄了,更可能是由于杂志没有跟上读者阅读体验的进化。

注:交流可加作者微信 807549859,劳请备注姓名、公司、职位。



推荐阅读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阅读


从小众到“刷屏”,赵雷也走通了民谣歌手蹿红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