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1年成立以来,乐视影业的表现可圈可点。但在贾跃亭“蒙眼狂奔”的资本游戏及中国电影票房吹泡泡的双重背景下,
乐视影业动作变形,被赋予了不可能完成的盈利任务,关联交易也很大程序上影响着财务表现。
乐视网宣布注入影视资产后,曾在2016年6月遭到监管层问询,核心原因是乐视影业98亿元的高估值引发较大争议。业界质疑:从业务和财务层面看,乐视影业是否担得起“98亿元”的对价?
乐视影业成立于2011年12月,曾经历7次增资,注册资本从起始的1500万元增至8.37亿元,4年左右的时间增长了近56倍;估值从2013年8月最初披露的15.5亿元上升至2016年6月的98亿元,不足3年时间增长了6倍多。
乐视网2014年12月6日的公告称,贾跃亭承诺“拟在未来一年内的合适时机,以合理的方式,按照中国证监会有关规定,启动将关联方乐视影业的控股权转让给公司”。
就在此前的一个月,2014年11月5日,乐视影业公布了一轮增资计划。计划每一元出资额的公允价值为40.37元,以总股本1.1985万股计算,其估值为48.38亿元。
当时乐视网官方对注入承诺的回复是,“将基于投资者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充分评估与乐视影业整合的价值与意义,在三个月后开始考虑是否启动对该标的公司资产收购的筹划事宜。”如不考虑后来漫长的置入过程,其核心态度是对这项利好还在评估中。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这一公告发布当天,乐视网终止了另一桩其从2014年7月18日开始筹划的重大资产重组。2014年12月8日,乐视网开盘后以36.86元/股的价格开盘即涨停,并一直持续到当日收盘。
2016年5月6日,乐视网公告称,以不超过98亿元的交易总额,用“发行1.65亿股股份+支付现金29.79亿元”的方式收购乐视影业100%股权,同时向不超过5名投资人募集50亿元的配套资金。
此时乐视影业的估值,相比一年半以前,计划置入时公开可查的48.38亿元估值,增加了近50亿元。
据乐视网2016年6月的公告,2015 年度,乐视影业实现营业收入11.45亿元,较 2014 年度营业收入7.65亿元增长49.72%;2015年度实现扣非归母后的净利润1.36亿元,比2014年度的 0.64亿元增长111.28%。
但由于2014年度的管理费用高达9.55亿元,2015年此项仅为2.38亿元,所以两年间,乐视影业实际利润总额只有-8.78亿元和-0.75亿元。也就是说,
一年半中“身价”暴增50亿元的乐视影业,还没有实现真正意义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