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樵江渚,英雄尚义;秋月春风,美女多情。长按二维码扫描关注【三国演义】
,一壶浊酒,相待知音!![](http://mmbiz.qpic.cn/mmbiz_png/ysiaUCUsucghx6Njo9RRDoIPKeNEuZlXr6Q6m8PMmwoGF7RkmGTG0HHTAeXZ7rSR8t8cuIUpunaHICRrY789xXA/640)
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用到许多词语,但关于这些词语的由来和典故,你了解多少呢?这些词语背后的故事,你又知道多少?
下面整理了十个词语的起源,一起来涨知识吧!
【买东西】:为何不是买南北?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xL9WkoesR2icNiaHneKAqNvVNNuj5OVrPbkMITIBHUqb36blzkSRbe5KrVLIoot4paRhTyibbZQLK3Rp0pbnaAbicQ/640)
“双十一”刚过,估计小伙伴们都网购了不少东西,但你们知道为什么要把购买商品说成买东西,而不是买南北吗?
“买东西”一词起源于东汉,当时有东西两京,到东京买货物叫买“东”,到西京购货物叫买“西”,久而久之“东西”便成了货物的代名词。
相传,南宋理学大家朱熹见到好友盛温和拿着一个竹篮子便问:“你去哪里?”盛温和回答说:“我要去买点东西。”
朱熹随即问道:“你说买东西,为什么不说买南北呢?”盛温和解释:“东方属木,西方属金,南方属火,北方属水。我的篮子是竹做的,盛火会烧掉,装水会漏光,更不会盛土,只能装木和金,所以只能叫买东西,不说买南北。”
原来,“买东西”这个词还有这样的典故,古人的智慧真是蕴藏在我们的生活中。下次买东西的时候,你也可以把这个小知识告诉你的小伙伴哦!
【露马脚】:为何用“马脚”而非“人脚”?
人们常用“露马脚”来形容某人撒谎露出破绽,但为什么要用“露马脚”而不是“露人脚”呢?
相传,朱元璋与一位未缠“小脚”的马姑娘结了婚。一天,马氏乘坐大轿走上金陵的街头,一阵大风将轿帘掀起,马氏的两只大脚赫然入目。
于是一传十,十传百,顿时轰动了整个金陵。
从此,“马脚”一词随之流传于后世。
【马虎】:血泪斑斑的故事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xL9WkoesR2icNiaHneKAqNvVNNuj5OVrPbdAyy2HDiby6OlPnxnKFZLGxibKKUpHX1ZHf3edOicQYE5ahfhrdic5Myhw/640)
宋代,京城一位画家刚画好一个虎头,碰上有人来请他画马,他就随手在虎头后画上马的身子。来人问他画的是马还是虎,他答:“马马虎虎!”来人不要,他便将画挂在厅堂。大儿子见了问他画里是什么,他说是虎,次儿子问他却说是马。
不久,大儿子外出打猎时,把马当老虎射死了,画家不得不给马主赔钱。小儿子外出碰上老虎,以为是马想去骑,结果被老虎活活咬死了。
此后,“马虎”这个词就流传开了。
【老头子】:它的意思原来是这样
大街上,常能听到年老的奶奶称呼老伴“老头子”,你可别认为它是形容人年老,实际“老头子”的意思可比这深厚多了。
据记载,盛夏的一天,纪晓岚正袒胸露背地校阅书稿时,乾隆皇帝踱步走来,纪晓岚欲穿衣已经来不及了,便钻入案下。过了一会儿,他以为乾隆皇帝已经走了,便问馆中人:“老头子已经走了吗?”话音刚落,发现乾隆皇帝就在他身旁坐着。
乾隆怒问纪晓岚:“‘老头子’三字作何解释?”谁料,纪晓岚从容答道:“万寿无疆之谓老,顶天立地之谓头,父母天地又谓天之子,简称为‘老头子’。”
【敲竹杠】:清代就开始有人走私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xL9WkoesR2icNiaHneKAqNvVNNuj5OVrPbGjmUO5MjK90TJZE1icibjNwTqHr9TERibMLD43bicovCk4ib6rIhldz9Mqw/640)
近年来开车遇上“碰瓷”的新闻可是不少,“碰瓷”也可以用“敲竹杠”来描述。而“敲竹杠”的由来与走私竟有着密切联系。
清代,朝廷严禁鸦片,各地水陆要塞均设卡检查。某水运客商在毛竹刚生长时就剖开嫩竹,藏进烟土,躲避检查。
一次,商船行至绍兴码头,该关卡一名师爷走上船用烟竿敲得竹杠“咯咯”响,客商以为师爷看出了破绽,便掏出数两银子塞给师爷,请求不要再“敲竹杠”。
从此,“敲竹杠”一词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吝啬】:“吝啬”原来是两个人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xL9WkoesR2icNiaHneKAqNvVNNuj5OVrPbRyY7ichZQvoLGReicMiapElMic7c1npMVJoQCyJCRaeCD3yMkpR24v0iaKA/640)
大家肯定知道“吝啬”是形容人小气,但是却不一定知道这竟是两个人的名字。
很久以前有一个叫王吝的人,中秋前夕去看望老朋友李啬,但不舍得买月饼,就画了一个月饼,提着去到李家。结果李啬没在,他的儿子说,王伯伯提着月饼来我们家,我要回一份礼才是,于是画了一个大南瓜,送给王吝。
后来李啬回问儿子王吝有送礼吗?儿子回到:“送了一盒月饼。” “那你回礼了吗?”儿子答:“回了一个这么大的南瓜。”
后来,人们把这个故事两人的名字吝啬,用来形容那些刻薄小气的人。
【装蒜】:水仙不开花——装蒜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xL9WkoesR2icNiaHneKAqNvVNNuj5OVrPbUlso45t5jeBRjKSg6ymUTMWQDsH1vbUCIqdVUJm4Z6ajZVxBCtYQMQ/640)
“你不要装蒜”,是在找人算账而对方装糊涂时常用的词语,那么“装蒜”源自哪里呢?
相传乾隆皇帝有一年春天到南方巡查,看到地里一片青蒜长得绿油油,便称赞了一番,翌年冬天去又去巡查,可惜这一季节青蒜尚未长出。
为讨好皇帝,当地官吏差人把许多水仙移植到一起,远远望去其叶子酷似青蒜,乾隆看后果然赞不绝口,这位官吏也因此得以升迁。
打这以后,人们就把弄虚作假或不懂装懂嘲讽为“装蒜”了。
【倒霉】:这个词是怎么来的?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xL9WkoesR2icNiaHneKAqNvVNNuj5OVrPbibCmO1oXyXIugK5qfPvCSQSga3SCMx9OoZV7t1QQbUNf2eNCVpLiaPYw/640)
做事不顺利,或遇到不吉利的情况,我们便会用“倒霉”来形容,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古时读书人要做官,都要参加科举考试。明朝时,应考者如果考不中,就要把家门前立起的旗杆倒下拿走,称为“倒楣”。
“楣”与“霉”读音相近,江浙一带的人就把遇事运气不好、不吉利叫“倒楣”亦即“倒霉”了。
【吃醋】:你吃什么醋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xL9WkoesR2icNiaHneKAqNvVNNuj5OVrPbfaGpgjCHIWYxxFx193iahBQ7Fu9jsWianIU8XgYFKNvfKaEe9tTusCng/640)
唐朝宰相房玄龄的夫人好嫉妒,唐太宗有意赐房玄龄几位妾室,房不敢接受。唐太宗便对房玄龄夫人说:若要嫉妒就选择死,并给她准备了一壶“毒酒”。房夫人接过“毒酒”一饮而尽,以示“宁死而妒”。
其实,唐太宗给她的只是一壶醋,于是就有了“吃醋”之典。
【断肠】:母爱的象征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xL9WkoesR2icNiaHneKAqNvVNNuj5OVrPbfTsreIUVzEcCrOgxVt564AAP9IoHVGIicTtJP51q4pb4qIiclcfFl4eg/640)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个词背后有着一个关于母爱的故事。
传说东晋时有个姓桓的大官坐船在三峡航行,手下有人捉到一只小猿,母猿沿岸哀叫,后来虽跳到了船上,但气绝而死。有人剖开它的肚子,只见肠已裂成一寸一寸的。
从此,形容悲痛到极点就用肠断或者断肠了。
看完这些词语的典故之后,你是不是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也感受到汉语的趣味性了呢?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欢迎您原创投稿)
⊙责任编辑:安良(微信号:15710831809)
菜根谭名句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ysiaUCUsucghx6Njo9RRDoIPKeNEuZlXrJpyxrIYPNRAWMxnIzWybSUJL49RXdtCnB1ibSWc7OQuUwiakJmbFKpOg/640)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http://mmbiz.qpic.cn/mmbiz/n9BCHWJuRJdzyh5Fp34xlCVWbiaUmtrN1yiceibLDdtNOVKXATXs54cHQU8qmuiaYKmddeRdECbALhP8UbNDBvhL8A/0)
荐语:嚼得菜根,百事可为。菜根谭其文简炼明隽,兼采雅俗;其义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每日一读,气爽神清。
诗经
![](http://mmbiz.qpic.cn/mmbiz/pFrdP1cxgWJq58UIyFuicQ1PdXbqs4eibiaC8hdNl6rBicshfQhbvxh9l8tn9wYOrA6sxJ86aLUmBUEt9Btx9aic7Ng/0)
荐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之美,你我共赏!
历史解密故事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KEp0dSFUJicEA5T1Gu6DMx2GSlsKlxXDNYtoQSq3e4c48Gx3OZTyk807C7BzzhyQPf94w3icrItIjWJrc9hicC60w/640)
荐语:尘封千年的历史真相,为你娓娓道来。
古法艾灸消百病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ysiaUCUsucghx6Njo9RRDoIPKeNEuZlXreTJpdMVUXmNOwlzTcPOYVDWTsKibgaMbYGLuUPnEaP3pJSPp8xsSFIQ/640)
荐语:让艾灸的温暖驱走体内阴寒,一年四季保健灸将寒湿挡在身体之外;让艾做你的第二情人,艾火遍身烧,百岁也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