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审计之家
审内势,计天下。审计行业资讯、审计从业人员交流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有限次重复博弈  ·  #工资8000一年攒下72000#微博痔搜感 ... ·  1 周前  
央视财经  ·  重磅!上交所官宣:即将登场! ·  1 周前  
经济参考报  ·  夜读丨你的善良里,藏着你的福气 ·  1 周前  
21财闻汇  ·  入境游火爆,导游月入15万不是梦?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审计之家

【案例】电力企业内部审计现状及对策探析

审计之家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5-05 17:09

正文

电力企业内部审计是电力企业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电力企业目标的实现。其作用是为了完善电力企业内部控制,促进企业合理进行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率,为电力企业增加价值。

内部审计现状

目前电力企业普遍建立了内部审计制度,一般设有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内部审计在加强单位财务管理、完善内部控制和防范经营风险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电力企业内部审计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内部审计具有服务内向性

相对于外部审计,电力企业内部审计具有内向服务的特点,其目的不在于鉴证财务报告或发现企业财务处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而是要通过审计发现电力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控制方面存在的缺陷和风险,帮助电力企业加强管理,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和程序,提高电力企业经营的效率和效益。

内向服务性是内部审计最为显著的特征,也是内部审计的优势所在。内部审计部门了解电力企业的基本情况,熟悉企业生产经营过程,能够把握企业当前面临的主要风险,并且能够根据企业需要随时调整审计方向和重点,这些都是内部审计发挥内向服务的优势所在。

2.内部审计的范围较广

随着电力市场环境的变化,电力企业也日益向以电力为主体的多元化发展,纵向上向电力生产、电力传输和用电服务延伸,横向上涉及酒店、运输、地产等行业。

内部审计工作的范围也随之拓展,内部审计的复杂性大大增加,开展的内部审计项目范围也越来越广,包括经营管理审计、建设项目审计、合同审计、财务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内部控制审计、对外投资审计、风险审计等。

电力企业审计范围的扩大对内部审计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3.注重成本效益

在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增速放缓,电力企业的利润率也呈下降趋势,企业更加重视成本效益。内部审计作为电力企业的一个内设部门,要牢牢把握成本效益原则。

 内部审计工作本身需要成本,因此,内部审计机构要根据电力企业自身规模设立审计规模和审计人数,同时,要按照成本效益原则来选择和确定审计项目和审计重点,对那些对企业生产经营影响较小、审计成果无法覆盖审计成本的项目就不需要进行审计。

 内部审计工作要能发现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当中存在的体制机制问题,为电力企业管理者提出有价值的管理建议,促进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切实为电力企业增加价值。

A电力企业简介

A电力企业是以建设和运营电网为核心业务的公用事业企业,由于电力企业采购物资业务较多,采购物资种类和数量都较大,企业生产环节技术工艺比较复杂、专业性较强,A电力企业近几年在物资采购上存在一些舞弊问题,生产环节也发生了一些质量问题。

现状及问题分析

目前,A公司在风险认识、内部审计方面存在一定偏差,审计部门没有有效发挥作用,内部审计工作难以开展,具体分析如下。

1.对内部审计不够重视

当前A公司管理者对内部审计不够了解,也不知道如何将内部审计与企业治理相融合,在A公司设立审计部门只是应付上级单位对企业的要求,A公司内部审计部门基本形同虚设。

A公司内部审计地位低、工作职责不明确,甚至由于其不能为A公司带来效益成为公司多余的部门,没有足够的资源也没有足够的预算。

A公司内部审计目标以领导意图为准,对于棘手的事件审计人员为应付监管还需要做一些资料掩盖事实,内部审计部门无法发挥自身价值。

2.内部审计工作范围过于狭隘

A公司的内部审计工作目前只局限于财务审计,加之内部审计人员许多是由财务部门调配来,其知识结构过于单一,只片面了解财务方面的审计工作。

A公司的经营文化过于重视业务的发展,长期忽视企业内部的监督与管理,加之内部审计职能弱化,对A公司各部门只开展财务审计,并没有对A公司整体经营全过程各方面进行有效的监督与控制,使A公司内部控制缺乏有效监督,控制风险较大。

在具体业务上,A公司内部审计目前过度集中在财务收支领域,而对于采购及销售领域审计、管理审计、风险审计等开展较少。

例如在物资采购业务上,A电力公司审计人员主动性不强,缺乏市场实践经验,对于公司采购的电力类原材料是否符合国家标准难以知晓,对原材料和供应商的诚信度没有考察,对于采购合同、价格、原材料、供应商的选择等环节没有开展有效审计。

同时,内部审计人员目前还是侧重于事后审计,对于事前、事中运营管理中的审计不到位,风险防范作用缺失。

并且A公司的内部审计人员与审计对象、生产运营一线部门人员沟通很少,导致对A公司在原材料使用管理中的潜在问题、风险难以及时掌握。

3.独立性不够且机构设置不合理

目前,大部分基层电力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并没有从财务中独立出来,仍然受财务部门管理,A公司也不例外,这导致内部审计受到很大限制,大大削弱了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

4.审计人员专业能力有限

当前,A电力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学历和专业领域的整体水平都不高。大专及以下学历的内部审计人员占多数,审计人员专业构成中大多来自财务领域,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有限。

集中体现在A公司内部审计人员对于本公司自身经营业务——电力产品的加工生产、原材料采购等重要业务不甚了解,相关知识储备不够,导致内部审计工作难以发现其中的风险和问题。

5.信息化程度较低

A公司对于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资源投入不够,还没有使用相关的审计软件,审计人员只是利用计算机进行一些辅助审计工作。

同时,A公司内部信息网的建设程度较低,公司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不够,使内部审计部门不能及时获取有效的相关审计信息。总体上,A公司的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比较落后。

6.内部审计质量评价体系缺失

A公司未设立内部审计工作质量评价体系,对内部审计工作缺乏有效考核。同时,内部审计部门内部也缺乏有效的质量管理,内部审计部门负责人对内部审计报告不检查复核,部门主管对重要的工作底稿不抽查复核的情况普遍存在。以上几点是A公司内部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在电力企业中不同程度的存在,在一些基层电力企业中表现得更为突出。

改进对策

1.提高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

电力企业的管理者必须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内部审计对加强企业管理的重要作用,在实际工作中予以支持

,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地位及权利,促进内部审计工作职能的有效发挥。

2.扩展内部审计的范围

电力企业内部审计要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要从注重财务领域的审计转变为注重业务和管理的审计,要以风险为基础,加强内部控制评审,将资源集中在高风险领域,在不增加审计成本的前提下保证审计效果。

内部审计部门要重点关注电力企业的原材料采购环节、生产环节、销售环节等高风险环节,要对采购是否合规、原材料质量是否合格、生产是否符合流程、产品质量是否合格、销售是否符合企业规定等方面进行审计,最大程度地降低企业的潜在风险。

3.规范设置内部审计机构

电力企业要科学设置内部审计机构,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在董事会下设立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应当由董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重要股东等治理层的人员构成。

内部审计机构应向审计委员会报告工作,同时审计委员会也要对内部审计工作情况和内部审计质量进行检查和考核,以增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提高内部审计质量和水平。

4.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

电力企业要采取培训、交流、赴外学习等多种方式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要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定期培训工作,不断更新审计人员的知识,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及工作水平,加强后续教育,促进内部审计人员与各领域(尤其是电力生产领域)专业人士交流,帮助内部审计人员扩大视野。

同时,也要吸纳不同专业、不同工作经验的复合人才充实内部审计队伍。如,吸纳具有电力专业背景的管理人才到审计部门,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同时提高审计部门对相关业务的了解,使审计队伍更加科学合理。

5.充分利用信息化工具

电力企业内部审计部门要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审计人员的信息化水平,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提高审计能力。

内部审计部门要探索开展信息系统审计,为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保障;

要尝试利用云审计技术,云审计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审计技术,是互联网与第三方审计平台相结合的产物,实现了云存储与审计数据资源共享,这一技术的产生使内部审计可以更加专注在信息分析上。电力企业运用这一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同时也可以提高审计的及时性。

6.健全内部审计质量考核制度

要建立内部审计质量考核制度,可以采用平衡计分卡的方式,从电力企业财务、顾客(内审报告阅读者)、内部运营(内审工作底稿、方法技术及内部审计流程等)、员工学习四个方面对内部审计人员进行考核,审计委员会根据考核结果向公司董事会递呈评价报告,并由董事会来实施绩效奖惩工作。

来源|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赵欣 刘立丽 马英佳

编辑|数说审计

更多精彩内容可向公众号回复关键词:

内控 | 2016版《全面风险管理框架的修订版》

会计 | 史上最全IPO审计的财务问题及其规范方法

报告 | 新审计报告准则发布,你做好准备了吗?

笔记 | 做财务总监十年,总结出98条精华笔记!

四大 | 都闪开,说到黑「四大」谁有我专业

审计 | 内部审计中常见的会计舞弊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