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华尔街见闻
追踪全球财经热点,精选影响您财富的资讯,投资理财必备神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华尔街见闻

美国“核弹”真的要来了?这个“301条款”曾搞垮日本,会拿中国开刀吗?

华尔街见闻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8-04 17:3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来源:华尔街见闻(微信ID:wallstreetcn),作者:张卫宁。 更多精彩资讯请登录wallstreetcn.com,或下载华尔街见闻APP。


细数20年前,美国“干掉”日本的原因有很多,真正在贸易层面击垮日本的,则是鲜为人知的美国301条款。这一条款“专治各种不服”,特别是紧随美国之后的第二名。


昨日有消息称,特朗普考虑动用“301条款”对中国贸易做法发起调查,这是美国贸易保护的终极“核武器”。


作为美国最大的贸易顺差国,“核武器”301条款会拿中国开刀吗?


1


301条款为 什么是“核武器”


作为美国实施贸易保护的“核武器”,总统能够单方面实施关税或其它贸易限制,以保护本国产业免受其他国家“不公平贸易做法”的损害。


换言之, 只要美国单方面认定为不公平或不合理时,特朗普政府可借助“301条款”开展贸易战。


301条款的内容细则


后续的修正法案对301条款的具体应用进一步细化,产生了超级301条款和特殊301条款, 应用对象不同,301条款的内容也并不相同:


一般301条款:认某贸易伙伴的某项政策违反贸易协定,或被美国单方认定为不公平、不公正或不合理时,即可启动单边性、强制性的报复措施;


超级301条款 :是针对外国贸易障碍和扩大美国对外贸易的规定;


特殊301条款 :是针对知识产权保护和知识产权市场准入等方面的规定。


三个版本的301条款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总统或贸易代表都有“自由裁量权”。


美国在启动301条款时,不需要任何证据和任何机构“仲裁”,只要是美国“确信”、“认定”、“确定”了的,就可以发起“贸易制裁”。


2


美国“ 干掉 ”日本,301条款立了头功


上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如日中天,但90年代却停滞不前,美国“干掉”日本的原因有很多, 从贸易角度来讲,301条款立了“头等功”。


1971年美国从贸易顺差国变成了贸易逆差国, 为了制止日本的崛起之势,美国先后动用了一般301条款和超级301条款。


一般301条款:1974年日本“自愿”限制钢铁出口,1976年签署美日特殊钢进口配合限制协定;1978年美国钢铁启动价格(保护)制度。


美国人没有想到,正是这一系列的条款,加之第一次石油危机,让严重依赖进口能源的 日本重工业遭受了致命打击。但也 让日本在6年内实现产业转型 ——从重工业为主转向了“不依赖石油”的家电、汽车和半导体行业。



日本因祸得福,造就了80年代的经济大繁荣,美国市场成了日本制造的天堂。


面对市场遭到日本“肆无忌惮”的蚕食,美国再次祭出大杀器—— 超级301条款,这次直接将日本列入“黑名单”。


超级301条款:日本即被列为贸易自由化重点监督国家。


1989年超级301条款首次启用: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认为日本在计算机、卫星、林产品方面封闭市场,与之展开18个月的外交协商,最终迫使日本开放相应的国内市场。


1994年超级301条款再次启用: 对日本产品进入美国征收惩罚性关税,贸易制裁措施延至1997年。


日本在出口被封堵的情况下,实行了错误的国内政策,导致国内地产和股市泡沫化,最终在90年代初破灭。




3


“301大棒”如何挥向中国?


目前,特朗普正考虑动用301条款对中国贸易做法发起调查,美国打算如何与中国进行贸易战呢?


根据2016年发布的《关于外贸壁垒的国别贸易评估报告》,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认为中国在 知识产权保护、产业政策、政府采购、投资限制、服务业、农业、透明度和法律体制 等八个方面存在阻碍美国出口与投资的壁垒。


兴业证券宏观分析师王涵认为,美国若要对中国实行贸易保护,很可能会 在上述八个方面中选择一个或多个切入点启动301调查 ,对中国加征关税,常用两种手段:


施加最高达100%的报复性关税 :将制定加税商品的“报复清单”,但清单上商品要尽可能最小化对美国消费者、企业、劳工的负面影响。


停止该国在美国享有的贸易优惠政策等 :由于中国不享有美国给发展中国家的普遍优惠制度,特朗普政府在启动“301”调查后,大概率是对中国向美国出口的部分商品加征报复性关税。


4


中方回应:合则两利,斗则俱伤


美国商务部公布的2016年贸易数据中,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占比47%,为3470亿美元(约合2.39万亿元人民币),在 所有美国贸易对象当中排名第一


针对美国政府将用301条款棒打中国,商务部发言人回应称, 中美双方合则两利,斗则俱伤:


中国政府一贯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任何世贸组织成员采取的贸易措施,都应该遵守世贸组织的规则。


我们始终认为,中美经贸关系是中美双边关系的压舱石和推进器,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利共赢的,合则两利,斗则俱伤。



5


打击日本的经验不适用于中国


当然,目前情势并没有完全“山穷水尽”,华尔街见闻(微信ID:wallstreetcn)此前提到,美国可能不会采用直接打击中国出口的方式来调整两国贸易不平衡,而 打击日本的经验也不适用于中国


中国向美国出口的前25大商品


当时日本的产品线与美国严重重合,并形成直接竞争关系,反观 如今的中美贸易,情况跟当时的日美贸易恰好相反


美国向中国出口芯片和大飞机等高附加值产品,而中国向美国出口组装好的Iphone、电脑和服装鞋帽等,这些都是美国本土不可能再依靠人力进行生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


中国高性价比的商品在全球也是刚需,GGV的管理合伙人童士豪曾公开表示:


即使很多人支持有“反全球化”言论的特朗普,但在买东西的时候,最终还是选择了购买性价比高的产品,而这些商品很可能90%都来自于中国。



转载请回复 授权 查看须知


新媒体总监 位宇祥

华尔街见闻官方微信(ID:wallstreetcn)

喜欢此文,欢迎 转发 点赞 支持见闻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