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世界金属导报
《世界金属导报》是钢铁企业重要信息来源,也是国内最重要的技术发布平台,更是政府机关、学协会、企业领导,各级管理部门、生产组织现场、技术产品研发、原料设备采购乃至市场贸易营销人员必读的一份专业性报纸。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世界金属导报

今年以来我国焦化行业运行情况

世界金属导报  · 公众号  ·  · 2017-07-29 15:25

正文

今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延续了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供给和需求稳定增长,企业效益继续改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稳定性增强。焦化行业认真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认真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狠抓节能减排工作,企业发展质量不断提升。

我国焦化行业运行情况

生产总体稳定, 需求小幅波动

据世界钢铁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5月份,全球粗钢产量为6.95亿吨,同比增长4.6%;全球高炉生铁产量4.92亿吨,同比增长2.7%。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5月份,我国粗钢产量为3.47亿吨,同比增长4.4%;生铁产量为3亿吨,同比增长3.3%;焦炭产量为1.83亿吨,同比增长3.71%,其中钢铁联合企业焦化厂为4777.7万吨,同比增长1.39%,独立焦化企业为13504.2万吨,同比增长4.56%。按照1-5月份的粗钢和生铁日产水平估计,全年产量将超过去年。今年是钢铁、煤炭行业压减过剩产能深化之年,尤其是国家要求到上半年彻底取缔地条钢生产的措施成效显著。

截至5月底,全国已压减粗钢产能4239万吨,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84.8%。今年1-5月份,多数钢铁企业的盈利情况好于预期。其中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利润407.49亿元,同比增幅为3.84倍;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为29047.6亿元,同比增长22.7%,但增速比1-4月份放缓1.7个百分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的粗钢日均产量高于去年同期,其中,1-2月份粗钢日均产量为218.25万吨,同比增长5.8%;3月份为232.20万吨,同比增长1.80%;4月份为242.59万吨,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同比增长4.9%;5月份为233.10万吨,同比增长1.8%。

5月份生铁及焦炭产量今年首次出现负增长,其中生铁产量为6173.70万吨,同比下降0.08%,平均日产为199.20万吨,环比下降4.51个百分点;焦炭产量为3720.10万吨,同比下降1.54%,平均日产为120万吨,环比下降6个百分点(其中:钢铁联合企业焦化厂为966.6万吨,同比下降1.89%,独立焦化企业为2753.5万吨,同比下降1.42%)。

焦炭出口量总体下降,出口价格涨幅较大

今年1-5月份,我国进出口贸易额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为10.76万亿元,同比增长19.8%;出口总值为5.88万亿元,同比增长14.8%;进口总值为4.88万亿元,同比增长26.5%;贸易顺差为9939.74亿元。

由于前5个月国内焦炭市场价格处于相对高位及炼焦煤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对焦炭出口产生一定影响。1-5月份,国内出口焦炭339.61万吨,同比下降15.03%;出口价格为258.05美元/吨,同比上涨125.07%。1-5月份,出口焦炭分别为79.27万吨、81.42万吨、39.7万吨、74.37万吨和64.84万吨,呈现波动状况;焦炭出口价格分别为244.07美元/吨、290.47美元/吨、250.26美元/吨、250.37美元/吨和248.03美元/吨,出口价格总体稳定并高于去年同期水平,5月份开始出现小幅下降。从我国出口焦炭前三位的国家是日本51.9万吨、印度45.9万吨、南非29.4万吨。按此水平估算,日本和印度进口中国焦炭,2017年将比2016年分别下降44%和59%,南非基本持平。

国内焦化价格波动,整体价格下跌

今年以来,焦炭价格连续震荡,整体价格下跌,且跌势较猛,6月份部分焦化企业利润已由盈变亏。据中国炼焦行业协会焦炭价格统计显示,  2-6月份,大于40毫米焦炭平均价格分别为1793元/吨、1814元/吨、1924元/吨、1845元/吨和1704元/吨,环比分别下降8.15%、上涨1.17%、上涨6.06%、下降4.10%、下降7.64%,  6月份降到今年以来最低,价格下跌较为明显。

今年2-6月份,煤焦油平均价格分别为2668元/吨、2544元/吨、2397元/吨、2552元/吨和2561元/吨,环比分别上涨46.75%、下降4.65%、下降5.78%、上涨6.46%、上涨0.35%,后三个月价格总体上涨。

今年2-6月份,粗苯平均价格分别为5694元/吨、5248元/吨、5482元/吨、5150元/吨和5115元/吨,环比分别上涨5.68%、下 降7.83%、上涨4.46%、下降6.05%、下降6.80%,价格总体下降。

炼焦煤供需基本平稳,国内价格呈现走低趋势

今年以来,受国家煤炭产业政策调整影响,合规煤炭企业产能持续释放,国内煤炭供应量持续增加,价格维持在高位。总体看,第一季度炼焦煤价格维持弱势整理格局,4月中旬国内炼焦煤价格开始持续走低,截至6月初,炼焦煤合约价跌至去年10月份以来的最低点,跌幅达31%,预计市场价格仍有下降空间。

影响国内炼焦煤价格变化的主要因素,一是随着焦炭产量下降,对炼焦煤需求减少;二是随着进口炼焦煤价格下降和进口量增加,对国内炼焦煤需求量和价格均产生了较大影响。1-5月份炼焦煤消耗量为21350万吨,同比增长0.43%,而同期国内炼焦煤产量为17979.4万吨,同比下降2.48%。

进口炼焦煤大幅波动、价格先涨后降

1-5月份我国进口炼焦煤分别为623.16万吨、443.37万吨、642.74万吨、846.34万吨和464.96万吨,环比分别增长6.29%、下降28.85%、增长44.97%、增长31.68%、下降45.06%。自2月以来持续两个月大幅增长,至5月份又大幅下降,出现较大波动;1-5月份进口炼焦煤3020.56万吨,同比增长42.36%;  1-5月份进口炼焦煤平均价格分别为166.58美元/吨、171.20美元/吨、138.61美元/吨、125.65美元/吨和106.0美元/吨,环比分别上涨19.51%、上涨2.78%、下降19.04%、下降9.35%、下降15.64%,自3月份开始逐月降;1-5月份进口炼焦煤价格为140.51美元/吨,同比上涨121.97%。其中我国炼焦煤进口量最大的国家和地区——澳大利亚,5月份进口量同比下降57.7%,环比下降83.9%。

全行业转型升级工作积极推进

焦化企业加大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力度,运行质量不断提高。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取得新进展

一批延伸产业链、优化产品结构和工艺技术升级项目,规划、建设工作正在积极推进。5月11日,金能科技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正式登陆A股资本市场,成为山东省首家主板上市的煤焦化企业。募集资金10.34亿元,主要用于50万吨/年煤焦油加氢及5×4万吨/年高性能炭黑项目的建设。

潞宝集团国内首套10万吨焦化苯合成己内酰胺装置近日建成投产,标志着山西省煤化工产业从煤炭产品拓展向碳分子结构延伸的突破,和从传统煤化工向现代精细化工的跨越。

山西孝义鹏飞集团结合企业实际贯彻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实施“绿色循环、生态立企”发展战略。通过与北京三聚环保公司合作开展“合同能源管理”,加快节能改造工艺升级,并引进国外最先进的技术工艺,对焦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和各种余热进行回收,实现了资源化综合利用。在国内首家投产的60万吨甲醇联产4亿立方米LNG项目上,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后期将采用国际一流工艺装备建设40万吨费托合成蜡项目,实现废物利用最高效、生态效益最大化。

最近,内蒙古黑猫煤化工有限公司和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乌拉特后旗人民政府签订了年产10万吨合成氨和利用焦炉煤气年产40万吨甲醇项目合作协议,内蒙古黑猫煤化工有限公司将在乌拉特后旗工业园区投资建设该项目,并以此为依托,利用煤焦化工联产技术延伸产业链,带动本地区上下游的煤化工相关产业。

更值得欣喜的是兰炭产品替代原煤散烧的推广成效显著,2016年仅陕西榆林地区就为河北、山东、陕西、辽宁、北京、天津等省市,提供了约500万吨的兰炭产品,今年的供应量将进一步增加,为焦化产业结构调整,煤炭清洁利用开辟了新的领域,并为污染物减排做出了积极贡献。

狠抓精细化管理,深挖潜力提质增效

马钢煤焦化公司深入开展“红旗焦炉竞赛”活动,依据焦炉等级鉴定标准、清洁生产标准等要求,制定竞赛机制,促进焦炉各项基础管理工作不断加强,8座焦炉均达到特级炉操作水平,焦炭强度、平均粒级、焦炉生产系数均处于行业先进水平。

河钢邯郸邯宝焦化厂,通过借鉴高炉砌筑经验,对干熄焦采用“并行砌炉法”,使砌筑时间缩短1/3,减少检修时间12天,多创效益500万元。

鞍钢股份鲅鱼圈钢铁分公司炼焦部今年初以来,面对洗精煤价格不断上涨、港口煤场管理情况复杂等不利局面,深挖内部管理潜力,推行洗精煤精细化、项目化管理模式,同时组织开展干熄炉烧损率攻关,对一次除尘、锅炉膨胀节进行密封,减少焦炭烧损。

各企业围绕降成本、补短板狠抓节能降耗措施,主要消耗指标进一步降低。1-5月份,中国炼焦行业协会会员生产企业吨焦能耗完成120.50千克标煤,同比降低2.19千克标煤;吨焦耗电完成59.54千瓦时,同比降低0.29千瓦时;吨焦耗新水完成1.35立方米,同比降低0.14立方米;吨焦苯耗洗油完成65.91千克,同比降低1.65千克。企业深度挖潜取得成效,生产成本持续降低。

认真贯彻国家要求,推进节能减排步伐加快

中国炼焦企业认真贯彻中央新发展理念和国家环保新要求,不断加大环保投入和环境治理力度。近两年,山西、山东、河北、江苏、辽宁、陕西、贵州、内蒙古等省区的几十家焦化企业,正在积极实施焦炉烟气脱硫和脱硫脱硝工程的建设或已经开展方案优选筹建工作,这必将为全面实现焦炉烟气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达标排放,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更为产学研紧密合作,开拓先进适用、安全稳定、高效经济的脱硫脱硝技术装备及催化剂国产化,创造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

在山西、山东、河北、江苏、陕西等省近10家焦化企业,已经建成运行或正在筹建的资源化利用更好的脱硫废液提盐项目,技术流程及装备更加先进完善,运行的自动化控制水平、稳定性、可靠性和经济性显著提升;脱硫废液提盐产品硫氰酸盐进一步延伸精细化工产品技术的开发也取得了新的突破,为焦化生产污水实现近零排放提供了可靠条件。

与此同时,部分独立焦化企业根据用户需求和自身能源平衡优化配置,已经建设了50多套干熄焦装置;个别焦化企业实施的上升管余热回收项目、煤调湿项目,在技术装备的开发应用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

本文摘选自本报2017年第28期A09部分内容,若要详细了解更多相关行业和技术信息,请关注本报纸质报纸每期A版和B版内容,或者登陆本报手机APP客户端,或者本报网站新址:http://www.worldmetals.com.cn/电子报阅读全文。转载请注明出处。

010-85115139 010-65288365

微信品牌推广电话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