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的脱欧公投之后,英国选民的政治光谱进行了一次大洗牌。毫不夸张地说,脱欧就像是把一整副扑克牌扔上天空,打乱重来。英国数十年来形成的政治秩序出现了改变,而针对这种改变,保守党的应对是不足的。
首先,脱欧公投成功通过之后,英国独立党基本完成了自己的诉求,随后其选民大量流失,这部分支持脱欧的选民就成为两个主流大党眼中的肥肉。在本次大选中,保守党过高估计了自己吸收英国独立党选民的能力。
政治学上,保守党的右翼政策和独立党的极右政策,本质上并不是一个方向,放弃极右,不一定代表选择保守党。上一次大选中之前选择独立党的选民,有相当一部分是生活在城镇社会下层的英国本土选民,他们一直责怪欧盟的移民抢走了自己的工作机会和社会福利。
如此,在脱欧公投成功的背景下,他们最理性的选择就是回归工党怀抱,以追求更好的社会福利保障。这就可以解释在本次选举中,英国超过10万人口的城市大面积地倒向工党,保守党除了在英格兰的乡村地区保住了传统的议席外,上次选举中从工党口中撬到的城镇议席几乎全部吐回给了工党。时隔多年后,英国政治的地图又重新回归了“农村蓝包围城市红”的格局。
然而对于那些去年投票支持留欧的选民而言,特里莎·梅过去一年中的“硬脱欧”走向,不断激起他们的反感与厌恶。梅和保守党针对脱欧一事越是“强势”“稳定”“有领导力”,他们的厌恶感就越强。这样的应激心理机制,让很多传统的保守党选民选择了不出来投票或者报复性地选择其他党,导致保守党在多个留欧票占主流的选区的溃败。
而且,在大选前一个月,英国循惯例举行了一年一度地方议会的选举,虽然地方选举一贯投票率不高,但是在这次基层的选举中,保守党大获全胜,得票率大涨8%,地方议席数上涨了超过500席,更是在6个新设立的大区市长的选举中抢下4个,其中包括了传统工党铁票区伯明翰和布里斯托尔。但是这次地方选举的轻易取胜,在一定程度上消耗了4月份解散议会重新大选时积累的气势,部分保守党支持者有了一定的轻敌心理,影响了他们的投票率,这对保守党本次大选的选情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此外,在为期不到两个月的竞选中,英国发生了若干件可能影响选情的意外事件。尤其是在投票前半个月内,曼彻斯特和伦敦接连发生两起严重的恐怖袭击,震惊世界。
尽管当时,主流政党一致发声强烈谴责恐袭行为,而且两次恐袭之后,各政党都将竞选活动暂停了一到两天,看上去恐袭对选举本身的影响有限。不过,考虑到意外发生时,保守党仍是执政党地位,除了要花更多时间应对处理,无法全身心投入选战之外,特里莎·梅的执政能力也会因恐袭不断而受到质疑。尤其她之前担任内政大臣时,曾对警察系统进行过裁员,这一点在恐袭发生后,就成为对手攻击的把柄。因此,虽然恐袭并非直接针对选举,也与党派政治无关,但恐袭对于保守党选情的影响难以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