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格上财富
中国专业的高端财富管理机构,专注于高净值客户服务和大类资产配置。百万精英人士都在关注,多次入选全国自媒体20强榜单。每日精选7篇文章与您分享,涵盖政经、投资、历史和生活,让您畅享思想与财富的盛宴。公司网址:www.licai.com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格上财富  ·  逆向思维的力量 ·  昨天  
拾榴询财  ·  新一轮政策突袭,房产交易减税刺激多大 ·  4 天前  
简七读财  ·  哇,还有5%的低风险理财 ·  4 天前  
中金固定收益研究  ·  【中金固收】化债为重,刺激随后,影响几何?— ... ·  1 周前  
中金固定收益研究  ·  【中金固收·信用】财政化债落地,信用债延续回暖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格上财富

施炜:经历40年机会成长,你可能真的需要跃迁

格上财富  · 公众号  · 理财  · 2024-11-15 20:50

正文


作者:施炜

来源:整理自作者在2024华夏基石第十一届十月管理高峰论坛上的分享,华夏基石e洞察(ID:chnstonewx)

导语:跃迁不是机会成长阶段长期的量的积累,而是质的变化。有些企业从诞生伊始,度过创业期之后,长期处于机会成长阶段。我所见过的企业中,有的企业这个阶段最长达到40年,也就是说,40年都没有发生跃迁。这说明不进行全面系统的变革,企业永远不可能实现系统成长。

今天下午,我想讲讲企业从机会成长向系统成长的跃迁。我讲三个问题,何为跃迁?为何跃迁?如何跃迁?

01
何为跃迁?

何为跃迁?为什么要用“跃迁”这个词?

这里的“跃迀”,是从量子力学领域移植而来的概念。它的本来含义是量子力学体系发生跳跃式变化的过程,是原子、电子或粒子从低能态转向高能态的变化。当然,跃迁也有可能从上至下,即从高能态跃至低能态。

从属性来看,跃迁是概率性的。哪个原子发生了跃迁?不能确定。什么时候跃迁?也不是很清楚。既然是跃迁,意味着它是瞬时发生的。

最早将这个词引入管理学的,大概是德鲁克的《为成果而管理》。书中描绘了这样一种场景:企业陷入失衡状态,其中最严重的失衡状况是企业连最起码的规模都达不到。德鲁克说:“这种企业哪怕产品再好,也只能处于边缘地位。解决这种恶性循环的唯一办法就是‘跳跃’。这是一种量子跳跃,要一步就从一种规模跨入另外一种规模。”德鲁克原文用的就是我们所说的“跃迁”(quantum jump),只是翻译不同。

德鲁克是从规模的角度来认识跃迁的。而我们所理解的跃迁,并不完全是指规模的变化,它还包括企业结构、属性、成长方式的变化。这是一种定性的概括。

我们在这里所探讨的跃迁,就内容而言,是企业从机会成长阶段向系统成长阶段的跨越。这是我对跃迁的定义。

我和苗兆光博士合著的《企业成长导航》一书中,根据若干中国民营企业的实践,提出了中国民营企业成长的5阶段模型(如下图)。

其中,最关键的演变,是从机会成长“跳”到系统成长,这一步是需要跃迁的。

跃迁是系统性、整体性、结构性的变化,是第一次管理整合的过程。第二次管理整合,我称之为相变,是指企业的结构形态发生了变化。通过系统成长,当企业已经成为主营业务的领先者的时候,就要实现多元化,实现分蘖成长。相变是分蘖成长的前提。在分蘖成长阶段,企业的多元业务可能已经实现了全球领先,这个时候就要进行第三次管理整合,即战略和组织的双维重构。

现在我们回头看一看,什么是机会成长?什么是系统成长?

机会成长主要是指依托外部市场和产业机会的成长。在这一成长阶段,企业获得了市场和产业的红利。总体来说,机会成长是时代的产物。今天的民营企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间可能有一些新的物种,诸如做芯片的寒武纪等,成长主要依赖内在的技术能力,但大部分或者说绝大部分企业都没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和层面,基本上都是依靠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时代红利成长起来的。

未来,我们要走向系统成长,即主要依赖组织能力的成长。它包括了战略成长和能力成长,其主要特征是可以穿越外部市场和产业周期。

战略成长的主要涵义是:有比较清晰的战略方向(愿景、意图、目标),能找到增长的逻辑和路径,实现从战略洞察/思想、战略规划到战略实施/执行的价值创造循环。通过这样的循环,在战略管理周期内(可能是3年,也可能是5年,更长的周期可达10年),能够实现符合期望的成果。

能力成长是指企业的价值链(研产销)在行业内已具备优势和实力,具有人财物要素的基础和保证。这里的“物”可以是“技(术)”,也可以是“数(据)”。同时,企业具有一定的动态竞争壁垒和核心专长,使竞争者在短期内难以超越自己。“动态”意味着壁垒不是绝对的,不是永久性的。企业有了一定的核心专长,通过创新,依托技术和创意,能获取较高的附加值乃至超额利润。在市场不景气和产业衰退周期内,企业依然能够生存,甚至还能实现增长。

比如,现在的房地产行业正处于下行周期,因此与其相关的家居、建材等行业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衰退。当然,依然有少数几个品牌实现了增长,它们其实就属于系统成长。

什么是系统成长呢?它有这样几个特点:

(1)战略和组织相匹配;

(2)价值创造各模块相契合,一致性强;

(3)运行高效顺畅;

(4)通过合作,组织产生了1+1>2的系统效应,可以依赖组织的力量实现持续成长;

(5)该系统在大的环境之下能够敏捷反应、动态适应,与产业生态有着良性互动。一方面能够顺应产业的发展规律和趋势,同时还能够引领产业的发展;

(6)企业进入系统成长阶段,有可能成为某个业务的市场领先者和产业领导者。

上面说明了跃迁的内容,下面继续分析跃迁的特征。

我认为,跃迁是一种质变和突变。这一点非常重要。跃迁不是机会成长阶段长期的量的积累,而是质的变化。有些企业从诞生伊始,度过创业期之后,长期处于机会成长阶段。我所见过的企业中,有的企业这个阶段最长达到40年,也就是说,40年都没有发生跃迁。这说明不进行全面系统的变革,企业永远不可能实现系统成长。

跃迁不是常态式的组织基因的演变,不是缓慢的、递进式、连续性的基因变化,而是因为环境变化触发的基因突变。这种突变通常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需要以空间换时间。面对挑战,企业经常会遇到很多问题,从一般角度看,变革要循序渐进,要拐大弯。这个“拐大弯”是柳传志先生以前提出的。但产业和市场不允许我们拐大弯怎么办?我在《重生——中国企业的战略转型》一书中有过专门的论述,提出我们要善于“拐陡弯”。现在的“弯”可能就比较陡了,需要我们积极开动脑筋,想办法安全、高效地转过来。在这种背景下,通过跃迁能够实现企业生存和发展模式的升维。这和以前的发展模式不一样,我们必须能够实现组织能量的非连续性变化。而量子跃迁存在这样的情形,即原子脱离原来的轨道,进入全新的轨道。不论新的轨道是高还是低,它和原来毕竟不是同一个。

既然跃迁是一种质变和突变,一定是一个有目的的、主动的、短周期的组织行为。跨越机会成长和系统成长之间的鸿沟,难以通过自组织路径,也不能以自然而然的方式实现,必须依靠组织中的变革主体(领导者和广大员工)强力干预和参与。人体也是这样,当有些指标值达到或越过了临界点,出现了病症,通过锻炼身体和控制饮食难以缓解或解决,就必须进行外部干预,比如动手术或药物治疗。我们可以借助自组织机制放大变革的效果,加快变革的速度。我们下了几步关键的棋,使结构产生变化,形成新的势能,就能够通过自组织的机制加以放大和加速。

突变意味着变化的过程被浓缩了。这个时候,要有节奏地调整组织系统的元素和变量,快速形成新的结构、机制和机理。如果变革时间过长,内部结构似变非变,多种力量相互纠缠,新的主导力量迟迟不能确立,企业就有可能陷入长期的混乱状态。

从机会成长跨越到系统成长,会发生哪些变化呢?我们提出了六个变化。

(1)从依赖机会到依赖能力;

(2)从以奇胜到以正合。过去我们可能是靠营销,靠策略,靠市场推广的动作取得市场优势,现在则要以正合,即通过管理手段夯实各项基础、培育能力,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

(3)从人治走向法治;

(4)从单一要素牵引成长到多要素协同成长。什么是单一要素?比如渠道网络好,制造成本低,或者产品品质更领先,这些都是单一要素。而现在,则要变成多要素相组合的结构化成长;

(5)从无核心专长到有核心专长。在过去存在外部市场红利的情况下,企业没有必要发展核心专长,只要达到平均水平就能生存,就可以分享红利。但现在,企业的能力和经营质量必须远高于平均线,形成人无我有的专长。

(6)从企业家驱动到组织驱动。没有组织驱动,就无法跃迁,或者说组织驱动本身就是一种跨越。这一点最为重要,也是本次讲演最核心的内容。

02
为何跃迁?

接下来,简单地说一说为何要跃迁。主要出于环境的变化——未来已经发生 ,或者说它已经呈现在了我们面前。经常有企业家朋友让我讲一讲形势。通常我会为他们列一个表,通过这个表就可以推演出未来是什么。

把变量分成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时间维度就是长期和短期,空间维度就是全球和国内。需要说明一下,这里的短期和长期不是指一年和两年的区别。连续发生变化的,似乎看不到尽头的就是长期;不管多长时间都会结束的,就是短期。

上表中列出的都是大环境的变化。因为时间的限制,我们今天不做专门讨论。

具体来说,环境的变化为企业带来了哪些压力?我概括了八个现实难题。请各位企业家朋友与自身的情况相比对,看看有没有相同或相似之处。

(1)市场增量红利开始丧失,变成了存量市场;

(2)产能过剩;产业整合和产业出清加剧;

(3)比较优势流失,原有的经营模式不复成立。我们过去最主要的比较优势是劳动力成本,但现在这一优势已经不及东南亚等地区;

(4)全球供应链“逆向”调整,迫使企业产能在全球范围内重新布局。这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原来,我们把中国本土制造的货物运到了全世界,现在,形势却在逼迫我们去越南、泰国、墨西哥建厂。虽然这些地方的生活工作环境可能无法与国内比肩,但企业也不得不这么做;

(5)国际冲突影响全球金融、物流体系;

(6)互联网发展消解规模经济。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难题。前一次工业革命最主要的成果就是规模经济,是大规模制造和大规模分销。而现在,各种网红和直播,各种小型供应链兴起,其实正在瓦解着原有工业时代的商业模式;

(7)技术加速进步,产业出现技术鸿沟。时代的列车从不为谁停留。就像歌词所说,“这张旧船票能否登上你的新客船”;

(8)社会转型期的文化环境与背景。

换个角度看,跃迁也是企业成长的内在要求,是逻辑和实践的统一。它既受制于外部条件的变化,同时也是内在发展规律所致。

中国民营企业在后发和追赶情形下先抓住机会,实现经营规模的快速扩大,这是一个机会牵引能力的过程,是中国民营企业改革开放以来成长的必由之路。但是无论环境变与不变,即便没有上述八个来自环境的压力,企业总归是要扩大规模的,总是要提高经营质量和竞争壁垒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所有企业均需发育能力、打造组织,从而进入新的成长阶段。其背后所隐藏的核心假设是企业的生命周期。

企业总是要长大。作为人类,我们经常会怀念自己的少年时代,但却不得不长大成人。长大成人的过程很痛苦,但是我们别无选择。

所以,我们得出了这个16字结论:

大势所趋,时不我待;成长规律,无可遁避。

在时代的潮流中,任何回避、逃避都无济于事。

03
如何跃迁?

重点在于,如何跃迁?

跃迁是一种突变,那么突变是从什么地方开始的呢?企业的突变一定不是从边缘开始的,比如从一个班组,或者从一个销售分部开始,它一定要从顶层和内核开始。

对于企业家来说,要想实现跃迁,需要“一心开二门”,重绘三张地图,即心智地图、战略地图和组织地图。这是跃迁蓝图的基础元素和最为内在的结构。

其中,心智地图中有三个变量:心愿、心力和心识。

心愿,就是使命、愿景和战略意图;

心力是勇气、胆量、韧性和意志;

心识是指基本假设、核心理念、认知模型、洞察和创意以及认知密度。

AI或许可以解决许多问题,但洞察和创意是它所不能解决的。

心智地图怎么改变?我们提出了十个转变,为企业家提供一些建议。

1.从财富驱动转向使命驱动。今天在座的,有金诚信矿业管理公司的创始人。这家企业发展得非常好,在矿业管理和矿业资源开发领域都有着卓越的表现。类似的民营企业有很多,企业家的财富问题也已经解决,但年龄却不算大,可以继续带领企业向前发展,把创始人的作用继续发挥下去;

2.从本土眼光到全球视野。今天,北京最著名的中餐烤鸭店四季民福创始团队也来了。在我看来,港澳、新马泰以及北美、南欧这些华人较多的国家和地区可以作为中餐业国际化的首选地区。环境迫使我们不要只盯着北京、上海、深圳这些国内大城市,一定要在全球大舞台上建功立业;

3.从躺平懈怠到始终保持企业家精神。企业家是没有什么条件和资格诉苦的,因为这条路是我们自己选的。这里引用已故诗人汪国真的诗句: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诗句通俗,但是意义通达,我们年轻的时候曾经受过诗句的鼓舞。现在,企业家还是要保持这种奋进人格;

4.从激进目标偏好到平衡目标偏好。就具体做法而言,以前是抓机会,是规模导向,现在则要平衡做大与做强、发展和风险的关系;

5.从个人感性到组织理性。过去,企业家拥有个人激情,拥有狂飙式的企业家风格,现在要向组织理性转变,实现商业本位,以组织为重,民主、开放、谦虚、谨慎;

6.从经验习惯到实践真知、基本规律、空明智慧;

7.从简单思考到复杂模型、精准算法;具有科学态度,遵循科学原则,提高认知密度;

8.从关注事到关注人,从专家变成政治家;

9.从英雄主义到平常人格。只有平常人格才能让万物生长,才能让企业人才一代一代成长起来;

10.从相信自己到相信团队。哪怕是一个多疑的人,随着企业长大,也要学会信任。如果我们失去了人与人之间的基本信任,企业就不能成长。信任当然有可能使我们上当受骗,甚至蒙受损失,但是我们还是要选择信任。比如,我们恋爱过,受伤过,但是要永远相信爱情,否则人生很重要的一部分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

再来看一看战略地图。

从目标、要素、方针、原则到战略管理,就是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和管理闭环。

当下,企业的战略目标是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成长——“质量”和“持续”是关键词。

战略任务,各个企业不一样,各个行业也不同。有的企业的战略任务可能是国际化,有的可能是产品创新。

战略要素一般有三个,机会洞察、价值创造、资源整合。

战略方针是:聚焦、创新,同时还要压强。

战略原则是:市场、技术双驱动,模式、资源相互作用,适应、引领相平衡的。这里不作具体解释。

战略管理的要点是:战略共识达成,战略战术一体化,战略和组织打通,以及战略流程闭环。

我们稍微解释一下当下企业的主要战略任务。如下图所示:

总体来说,民营企业当下的战略任务就是上图右侧的四个战略主题,包括全球化、卓越运营、高端化、创新发展。不同的企业体现不同的组合。再来简单地介绍一下组织地图。

我仍然保持着一贯的观点,并且要一再重复地讲下去,就是高能组织,也就是高绩效、高能量、高能力的组织。狭义的组织只包括流程和结构,但广义的组织包括人。

广义组织有一个“双元素”,第一是要有高能粒子,即我们强调的学生兵,还要有好的机制,形成组织的加速器。组织机制既包括学生兵的引进、开发体系,也包括任用、评价和激励机制。组织环境和基础要素是领导者、组织架构和组织文化。

未来新的组织会是什么样的状态呢?

(1)高起点人才输入;

(2)人力资源内生模式;

(3)长期合作;

(4)一致性、可控性和动态性、竞争性相平衡。这是对组织治理的要求;

(5)远高于平均线的激励水平,打破低绩效循环;

(6)内部张力机制和竞争机制;

(7)自尊驱动;

(8)共享、共治;

(9)军事文化+校园文化;

(10)进化型领导。

这样一来,整个组织就会成为理想、激情、活力;执行、纪律、有力;平等、尊重、民主;实事求是、科学精神;学习、知本、开放的组织。

跃迁具体要怎么做呢?共有三个层次、三个任务、六个动作。

三个层次是重新构建组织基石,确立牵引机制,明确主要途径。其中,组织基石是治理和决策机制;牵引机制是战略方向和组织基本规则(核心价值观),主要途径是发育能力,实现法治。

从6个动作看,先谈谈战略深化。很多企业自认为有战略,但实际上并没有。战略深化就是战略认知穿透和细化。为了确保战略导向的成长,需要组建高层团队,要设计民主决策机制,同时还要完成企业文化“成人礼”,真正确立组织的核心价值观和基本规则。我们还要解决人的问题,提高人才密度,在解决人的问题的基础上建设管理体系,发育专业化管理职能,并建立起自己的核心资源平台——这是我们当下要做的事情。

最后,我想送给大家四句话:

当下即未来——不要总是想未来是什么,当下已经显现出未来的趋势;

能力即机会——没有其他机会了,有能力才会有机会;

全球即本土——要有全球化的、国际化的视野,在全球空间内安置价值链;

信念即前途——在这个混沌的、不确定的时代,能够拯救我们的,唯有信念、勇气和智慧。

谢谢各位!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