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
点击上方蓝字“
观点
”,欢迎关注并置顶,即可快速获取房地产新鲜深度资讯。
回顾上一次长实地产的更名,伴随着的是一场“世纪重组”,据此,业内人士猜测,长实地产再度更名背后或也为一场重组,而回购将利于日后的重组行动。
观点地产网
长实地产的上半年,地产动作鲜少,在回购股票方面却动作不小。
里昂近日发表的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长实地产共斥资70亿港元回购1.27亿股股票,由此成为上半年香港资本市场中回购力度最大的上市公司。
一般来说,回购股票的目的为提振股价、稳定股价,而通过持续的回购,长实地产股票也确实飙涨了32%,跑赢恒指和本地地产股指数,回购的动作看起来卓有成效。
然而,长实地产7月中旬的一则公告令一些业内人士别有猜测——7月14日晚,长实地产称,拟将长实地产中文名称更改为“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回顾上一次长实地产的更名伴随着的正是一场“世纪重组”,这些业内人士据此认为长和系或又将有重组计划,那么,股票的回购也许正基于该重组计划。
有意思的是,上一次长和系重组,李嘉诚特将地产业务整合分拆上市,以此凸显长实地产的“地产”属性;此次,长实地产更名除去“地产”二字,则令外界更加相信,在长实地产非地产业务不断增加的过程之下,李嘉诚或真要告别地产,告别曾经的“地产镀金时代”。
70亿港元护盘背后?
媒体报道指,截至7月25日,香港上市公司2017年股票回购总金额总计250亿港元,为2008年以来的同期最高水平,其中,李嘉诚旗下的长实地产回购力度为香港上市公司之最。
里昂发表的报告则显示,2017年上半年,长实地产共斥资70亿港元回购1.27亿股股票,“相当于今年初股份总数额3.3%”;其中于4月-6月期间,长实地产回购占其日均成交额约13%至29%。
进入2017年以来,回购股票似乎成为长实地产之“日常”,搜索长实地产相关新闻,“回购股票”近乎“刷屏”。
一般来说,回购股票的目的为提振股价、稳定股价,长实地产最初回购的背景为股价下跌,因此其回购也确被一些业内人士解读为李嘉诚因公司价值被低估作适度回购“稳定军心”。
据观点地产新媒体查询,长实地产在2015年重组之后股价曾飙升至77.55港元,而后遭遇持续下跌,2016年2月29日跌到最低点38.35港元。2016年3月18日,长实地产花费5.36亿港元回购股票,随后在2016年里陆陆续续共耗资17.66亿港元进行回购。
值得注意的是,与2016年的17.66亿港元相比,2017年上半年的70亿港元显得有些不寻常。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长实地产回购脚步的突然加快或许是因李嘉诚受到上半年内房股股价大涨的影响;但还有业内人士指出,结合长实地产7月中旬的一则公告加以联想,或许这一系列的回购系基于长和系的又一次重组。
7月14日晚,长实地产曾发布公告称,拟将长实地产英文名称更改为“CK Asset Holdings Limited”(原名为“Cheung Kong Property Holdings Limited”),中文名称更改为“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原名为“长江实业地产有限公司”)。
改名的理由,长实地产说,是为贯彻长实地产名称与长江集团其他上市公司名称“CK”的一致性,能突显自身放眼全球投资机遇,除原有地产业务,也已积极发展固定收入业务如基建投资、地产投资物业及飞机租赁。
回顾上一次长实地产的更名,伴随着的是一场“世纪重组”,据此,业内人士猜测,长实地产再度更名背后或也为一场重组,而回购将利于日后的重组行动。
李嘉诚告别地产镀金时代
有意思的是,上一次长和系重组,李嘉诚特将地产业务整合分拆上市,以此凸显长实地产的“地产”属性;此次,长实地产更名除去“地产”二字,则令外界相信,李嘉诚或要告别地产,告别曾经的“地产镀金时代”。
据观点地产新媒体查询,2015年1月9日,长实与和黄发布联合公告称,长实及和黄的非房地产业务及房地产业务将分别进行合并,合并的非房地产业务及合并的房地产业务划分至长和及长地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