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的
“
文玩收藏圈
”
,再点击
“
关注
”
,这样您就可以继续
免费
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开封有个包青天 ,铁面无私辨忠奸”对于这一句歌词,想必大家都是有所耳闻吧?对于包拯的形象大家首先想到的便是“铁面无私”这四个字。一部《三侠五义》,一部《包公案》早已将包青天的形象深入到了民间每个人的心中。
包拯生于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并于公元1027年考中了进士,被授任为大理评事,出任建昌县的知县。包拯还是一个很孝顺的人,因父母年迈,包拯请求在合肥附近就职,遂改授和州的减税。父母不想让他离开,包拯便辞去了所有的官职,在家赡养父母。
一直到几年后,父母相继去世了。包拯在守丧数年之后,才于景祐四年(1037年),赴京听选,之后担任了天长知县。一直担任都是基层的父母官,所以包拯对于民生疾苦可谓如同感同身受。
在担任县令期间,包拯断过许许多多的案子。有些案子千回百转最后还是浮出水面,有些案子甚至涉及到了统治者的利益,但是包拯依旧是刚正不阿,甚至冒大不韪拦圣驾,为百姓伸冤。这也是为何百姓拥戴包拯的原因。于此同时包拯也断过许多“奇葩”的案子,甚至于给人一种啼笑皆非的感觉。
在史料记载中,包拯在担任县令期间,曾遇到过这样一起案子。那天包拯才刚洗漱完毕,进膳早食。突然衙门的锣鼓便被敲响了,包拯放下了手中的筷子,让师爷去查明情况,自己也向大堂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