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育儿大师
育儿大师,广东省优生优育协会重点推荐的母婴平台,集合国内三甲医院名医、知名高校心理早教专家、母婴行业精英,为用户在孕、产、育阶段提供找专家、问专家、见专家等多种便捷优质服务,让用户快速获得专业、科学、一对一针对性指导意见,让育儿更简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Allen说懂TRO  ·  警惕!Poppy ... ·  15 小时前  
Allen说懂TRO  ·  警惕!Poppy ... ·  15 小时前  
半导体行业联盟  ·  DeepSeek爆火,梁文峰身家或超黄仁勋!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育儿大师

孩子和老公,只能选一个,答案挺有意思,妈妈们选对了吗?

育儿大师  · 公众号  ·  · 2019-02-27 21:00

正文


有句话说:孩子是家庭幸福指数的代言人。

一个家庭是否幸福,看看孩子在家里的地位就知道了。


一个家庭中,当孩子的地位高于所有人,就必然会衍生出一系列的家庭矛盾。其中,最直接的影响便是夫妻关系。


有这样一对夫妻:

在还没怀上孩子之前,夫妻俩十分恩爱,常常出双入对,假期总会四处游玩,是亲朋好友眼中的“模范夫妻”。


在有了孩子之后,孩子成了家庭的中心。


妻子不再对丈夫嘘寒问暖,每天一头扎进孩子的衣食住行里,和丈夫沟通交流的时间越来越少。


本以为等孩子大一点就好了,没想到夫妻关系更是降到了冰点,他们常常因为育儿问题争吵不休。


比如:

“孩子在饭桌上不好好吃饭,把饭菜弄得到处都是的时候,丈夫直接把孩子的筷子扔了,吼叫道:不好好吃饭就别吃了,以后也别再吃了。哭什么哭,你再哭,我揍死你。

孩子吓得哇哇大哭,妻子说:孩子还小,需要我们教啊,你好好和他说不就好了,那么凶他干嘛呢?

丈夫会说: 你说那么多有用吗?他还不是不听话。表现不好就要凶,要打,不然不长记性。我看孩子现在这副样子,就是被你惯坏的。”


往往这时候,坚持科学育儿的妻子必然会和简单粗暴育儿的丈夫据理力争。

或者

“有时候丈夫下班回家,发现孩子的额头磕破了,就会抱怨:你每天都在家干嘛?怎么连孩子都看不好!

而每天除了照顾孩子,还要料理家务的妻子备感委屈,为丈夫对自己的不理解和不尊重感到愤怒。”


往往这种时候,夫妻俩也会争吵一番。 然而,他们忘了,他们的初心—— 都是为了孩子能健康成长。


他们忽视了,夫妻关系的亲密、和谐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


他们甚至不知道,正因为他们过分关注孩子,而忽视了对夫妻关系的经营,所以夫妻间的各种感情矛盾、孩子的各种教育问题才会蜂拥而至。


孩子本来是夫妻双方爱的结晶,可是现在,夫妻双方却因为孩子,而忘了继续爱彼此。



教育专家曾说:在家庭关系中,夫妻关系应大于亲子关系,互敬互爱的夫妻关系是家庭的磐石。


唯有稳固的夫妻关系,才会有稳固的家庭,孩子才能拥有一个和谐、温暖的成长环境。


所以,无论再怎么爱孩子,都不应该让孩子的家庭地位凌驾于夫妻关系之上。


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除了会直接影响夫妻关系之外,还会影响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形象,更会直接影响教育孩子的效果以及孩子成年后对待父母的态度。


在综艺节目《中餐厅》里,赵薇和一位顾客交流起了育儿心得。

女顾客说:“我的孩子现在不愿意一起和我出来玩了。”

赵薇说:“为什么?孩子哪里看不上你吗?”

女顾客抱怨说:“哪里都看不上,我在家里的地位被孩子排在最后,他自己排第一。”

赵薇说:这是最错误的教育方式,不能让孩子在家里的地位太高,否则等你老了,他会觉得你没那么重要。


当孩子在家里占据了很大的话语权,甚至位于家里最高的位置,他就容易无法无天,不把父母放在眼里,更不懂是非对错。

他会把父母的所有付出都看作理所当然,把所有不如意都归结为父母的错。

他不懂何为长幼尊卑和规则,更不懂得感恩和顺从。

最终,父母成功养育出了一个“白眼狼”。


正如新闻中的事例:

8月份,上海一名已为人母的年轻女子,隔三差五就向环卫工母亲伸手要钱,不给就殴打、辱骂自己的母亲。

一位妈妈因为不给孩子买玩具,孩子就当街对妈妈扯衣服、撕头发,甚至掐妈妈的喉咙......


当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毫无原则”,孩子也就注定学不会尊重父母。


换言之,父母对孩子前半生的教育,往往决定了后半生孩子对待父母的态度。


或许有家长会说:就算我们能做到不过分宠溺孩子,可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护着宠着,我们能怎么办?


确实,隔代爱向来没有分寸感。 这也导致很多孩子总把老人当成“保护伞”,甚至恃宠而骄。


但这并不意味着就该任由孩子被“宠坏”。父母应该从小就给孩子灌输“长幼有序”的概念。


同时,也要秉承着“有原则的爱,才是真正的爱”的理念,找到隔代爱与教育的平衡点。


当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对孩子千依百顺时,我们无法改变老人,但可以明确自己的教育底线,不断地影响“孩子”自己做出正确的判断。


作为父母,要做的就是不断引导孩子、影响他明确对的方向,做出正确的选择。


让孩子知道,长幼有序,才能各安其位。 所以,千万不要让孩子处于家庭的中心。


这样,孩子才能明白:每个人都是家庭里普通的一员,没有谁是特殊的。

而孩子,也不会觉得被安排家务是在替父母做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