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李娟银
星期一的早晨,我照例早早地来到了学校,升旗、班会、假日作业的检查,一切都要在上课铃响之前处理妥当。
一走进办公室,映入眼帘的是办公桌上一摞摆放整齐的作业本。
我心里非常欣慰:科代表按照惯例,已经收了同学们双休日的作业。班里的同学学习风气浓厚,学习习惯良好,假日作业完成情况普遍不错。
正在我沾沾自喜的时候,桌子上一张纸条赫然映入我的眼帘:老师,湛宇飞一个字没写,其他同学都交了。
我的心里不由地升腾起一股怒气:
湛宇飞,又是他,一连几个星期都不交作业。前几次苦口婆心地进行了批评教育,他竟然屡教不改。
我从教二十几年了,就没有几个学生这样, 没想到他一个乳臭未干的小毛头,竟然公开叫板,和老师作对。
湛宇飞,是一个离异家庭的孩子,跟着姥姥姥爷生活,父母常年不在身边,平时打个电话,寄点生活费,家庭教育几乎为零。学习成绩就不用说了,全班倒数第一。
我余怒未消,起身离开座位去教室问清楚怎么回事。刚走到教室门口,就看见几个平日里听话,成绩又好的“乖孩子”正在叽叽喳喳,好像在议论老师会怎样处理不完成作业的“倒霉蛋”。
而那个“熊孩子”呢,却是灰头土脸,小手黑黑地在生炉子。
只见他默不作声,不时地用惴惴不安的眼神看几眼那些嘲笑他的同学,脸上表现出了一些惶恐,手里却没有停下来,一会儿的光景,炉子已经生得旺旺的了。
我走进来,他更加不自然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而那几个刚才还大声喧哗的学生没有意料到我的出现,先是愣了一下,随后马上停止了喧哗,教室里安静了下来。
我记得今天并不是湛宇飞做值日,他为何忙着生炉子?我正要发问,班长站起来汇报说冯芮病了。我若无其事地问:“今天谁值日啊?”湛宇飞忐忑地站了起来,说:“老师,是冯芮,他病了。”“谁替他啊?”“我!”湛宇飞羞涩得一脸通红,比做了坏事还显得不好意思。
我想起前几周有值日同学请假,都是湛宇飞帮着做值日,生炉子。平时的大扫除,班级集体劳动,也是他跑在最前面,不怕脏不怕累,还曾经受到校长的赞许
。而当时的我也只是轻描淡写地口头表扬了他几句,相反,因为他学习成绩不好,我却大动干戈,把他树成了平时教育的反面教材……
此时,我觉得脑门发热,一股异样的感觉涌遍了全身。之前的怒气已经无影无踪,只觉得眼前这张生动幼稚的小脸,已经彻底征服了我。
一个幼小的顽童,一颗纯洁的心灵,在此时显得无比鲜活和灵动。这种助人为乐、热爱劳动的思想和行为,难道不是当今的“小皇帝”、“小千金”身上所没有的吗?
此时的我已经语无伦次,安排了一些不关痛痒的琐事后,匆匆走出了教室。
接下来,很长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在深刻地反思,反思教育,反思自己。教育教什么,学习学什么?
仅仅是一些很高的分数,耀眼的光环?还是五谷不分、四体不勤的“天之骄子”?对落后同学的漠不关心、嘲笑打击,这样的“乖孩子”,是我们未来的接班人吗?相对于他们,这个“熊孩子”着实让我眼前一亮,我迫不及待地要实行另一套教育计划了。
接下来,我改变了对他的态度
:劳动课上,叫他分配任务并监督完成情况。早晨他第一个到校,开门,看火,清扫卫生,我会流露出满意的神情,号召同学们向他学习。
他回答了问题,我会立刻微笑着加以肯定,即使说得不对,我也不会指责,而是顺着他的方向去引导,及时纠正。
我会让他去办公室传话,去找校长领东西,负责自习课上的班级纪律……
这些都是他的长项,自然完成得相当出色,当然也少不了我的一番称赞。之前那些嘲笑讥讽他的同学,整个儿傻了眼,不知道老师葫芦里卖得什么药,对这个“倒霉蛋”如此青眼有加。又一次,湛宇飞又没交作业,一个学生跑到我面前告状,眼里的神情分明是想让他出丑。我不动声色地说“他可能不会写,你回去帮助他做起了交上来吧!”
几个月过去,我明显感觉到班里气氛好了不少:班级打小报告的少了,互帮互助的现象多了
,课间大家一块游戏,湛宇飞也在其中,一脸灿烂的笑。让我更开心的是:桌子上会出现湛宇飞的作业本了。
转眼到了期末,湛宇飞除了数学外,其他科目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更重要的是,他不再是被孤立的一个,已经全身心地融进了整个班集体中。亲切的微笑,心灵的融合,人格的平等,已经使他如雨后春笋般茁壮地成长起来。
小时候似乎每个班上都有一两个调皮捣蛋的“熊孩子”,但是如果你走进他们,你会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他们很渴望爱与关怀,只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他们也能像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
原创作者:
李娟银,教育百师通专栏作者,教师。
本文为粉丝投稿,仅代表作者观点,供家长朋友们交流讨论。
编辑
|
渔
原创好文↓↓↓
孩子在班里没朋友,只因妈妈忽略了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