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学习骇客
我是Leo,就是那个分享Anki方法的博主,我会继续在这里分享自己在学习上的探索,希望和你一起进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老乡俱乐部乡宁站  ·  选址公布!全球500强企业再与山西签约... ·  昨天  
JC万事通  ·  晋城降雪!最新消息! ·  昨天  
山西省人民政府  ·  海报|亚冬会上的“山西能量包”,Buff叠满!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学习骇客

我家孩子也订正也复习,但学习一直不见好转,用ANKI会有改善吗?

学习骇客  · 公众号  ·  · 2021-05-26 16:00

正文

用技术和心理学改善学习 第148次

最近LEO和上海的一位高二学生家长聊了几次,从ANKI使用和孩子学习几方面聊了很多,其中有一个问题是许多人经常会疑惑的,特借这篇详细谈一谈,也会更多人解惑。

我家孩子也订正也复习,但学习一直不见好转,用ANKI会有改善吗?

绝大多数人的资质都差不多,学习习惯也都不差,足以应付一次两次的订正和复习。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进,薄弱知识点、知识漏洞、待复习新知识这些任务逐渐累加,绝大多数人都只能顾得上最近的任务,无法精细化大规模的学习管理。

就像“狗熊掰棒子”的经典寓言一样, 看似一直很忙碌,手里却永远只有两根玉米。

天天奔走于各类辅导班的孩子,看似很努力,脑袋里却永远只存的下“昨天”、“今天”和“刚刚”课上的东西(原因见文末的相关文章)。

· · ·

▶  项目管理之于公司

刚好这位家长在工作中也考过PMP,所以我就拿 项目管理 来做类比,相信读者们看了下面的解释也会更容易理解ANKI的作用。

当工作中有一两件待办事项需要处理时,我们完全可以凭脑袋记住,几乎不会忘记,也不会搞混。

但是,当有了十几个项目同时在进行,有的项目在筹备阶段,有的项目刚开始,有的项目正在进行最后的攻关,而有的项目已经结束了正在等待交付,又或者有的项目没做好亟需复盘,甚至是某些项目还横跨几个月、几年,这时候如果再单凭人的记性去管理就必然会出错,必然会一团糟。

因此,不论是在个人管理领域,还是在公司的项目管理领域,都涌现了一大批项目管理工具。比如,个人管理领域的 Omnifocus (Mac平台)和 MyLifeOrganized (Win平台)。比如,公司管理领域的 JIRA

在《复盘》一书中,作者总结联想公司的经验,告诉读者要 “把经验知识化” ,意思是要让公司及其员工都知道并记住复盘的成果,甚至必要时要以规章制度的形式固化下来。不然,公司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才得到的经验教训,如果下一年又丢了,公司就无法高质量长期发展了。

· · ·

▶  复习管理之于个人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学习和复习。

第一周,孩子的物理考了80分,出现10处错误,其中有3处是马虎错误,另有7处是知识点掌握不扎实导致的。然后听了老师讲解,自己订正也做了订正和笔记。

第二周,上周的7个知识漏洞有5个已经变得模糊了,而第二周有新增10处错误,同样30%自愈了,70%当时记得,50%下周又模糊了。

到了第三周、第四周……,最初的那些问题哪些变得模糊已经无从知晓了,但从以往经验判断,一定是存在的。同时,由于学校的新任务一天天地来,自己一没有时间二没有方法,面对知识薄弱点越积越多时,只能听之任之。

总结, 随着任务量的增加,随着时间的继续,学习和复习过程的复杂度呈线性上升。 不同任务的状态不同,有的是“忘记”,有的是“困难”,有的是“良好”,有的是“简单”,管理这些复杂任务就变得异常困难,如果单凭记性,就会像公司的项目管理一样陷入混乱。

大部分家长和学生面临这样的混乱(恶性循环)时,只能选择报更多的补习班,花更多的时间,然后还是恶性循环。这种应对方式是否足够?

我们以公司视角,以旁观者身份来理性地看,就一目了然了。如果公司的项目管理陷入混乱,老板却一味地要求员工加班,大概没有员工会赞成。正常想到的都是从制度上做出改变,就像许多国内公司开始学习华为的项目管理,开始引入JIRA系统,将项目责任到人,将项目进度可视化,从一团糟的困境中走出来,并逐渐进入良性循环。

这才是应对混乱的科学方法。

上图便是ANKI根据 熟悉程度 对知识点做出的统计,然后我们就可以根据这样的统计收到时机恰当的复习提醒。

从这方面来看, ANKI对于个人学习而言,它的作用就像JIRA项目管理系统对于公司一样。

第一周,我们添加了10条笔记进入ANKI,经过一次集中复习后,一些笔记非常不熟悉,一些笔记相对熟悉,另一些笔记非常熟悉。

第二周,又添加了10条笔记,ANKI会根据不同的熟悉程度自动为之前的笔记设定到期复习的计划,所以即使又有了新的任务进来,之前的任务也不会陷入混乱。

同样地,第三周、第四周……以后,即使任务量越来越多,即使时间跨度越来越大,学习和复习却不会因此陷入混乱,我们能抓得住的也不仅仅是昨天、今天和刚刚学过的东西。

· · ·

▶  任务复杂度决定工具的选择

记得两年前在与印象笔记的一次联合发文中(见文末),有读者在下面留言道:“直接在印象笔记中加入记忆曲线提醒的功能不就行了,比如说一篇笔记需要记忆,加入记忆提醒……也不复杂。”

这就是没有考虑到时间跨度、任务数量的复杂度,仅仅拍脑袋给出的建议,就像用手机自带的日历提醒去管理公司几十个项目一样,但凡真的去用过一周也不至于如此异想天开。

我们很容易用ANKI去管理1000条错题笔记或知识点笔记,在经历半年甚至是一年后仍然有条不紊地复习,可以把1000个知识漏洞消灭到100个,再到最后的30个、10个。

如果只是在纸上订正然后当场复习,或者是下周复习,随着时间的继续,随着任务量的增加,第N次以后,你能消灭的薄弱知识点可能是 Y=3N,而你堆积的问题却是 Y=7N,而且由于自然遗忘和干扰导致的遗忘,之前掌握的3N并不会一直保持这么多。

由此,学习时虽然也订正了,虽然之后也偶有复习,但一直就很难见好转,甚至是花了钱付出了时间依然处在恶性循环中。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老乡俱乐部乡宁站  ·  选址公布!全球500强企业再与山西签约...
昨天
JC万事通  ·  晋城降雪!最新消息!
昨天
韩国me2day  ·  2017年tvN开年新剧——
8 年前
不正常人类研究中心  ·  少壮不努力,老大转锦鲤,这次应该是终极版本了吧
8 年前
悦读文摘  ·  才华是后天的颜值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