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沪江技术学院
开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沪江技术学院

沪江ABTest测试平台实践

沪江技术学院  · 掘金  ·  · 2018-06-29 03:17

正文

文: 张丽斌

本文原创,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背景

随着沪江业务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产品运营开始关注数据驱动的精细化运营方法,期望通过精细化运营在一片红海中持续获得确定的用户增长、订单转化与收益,而 A/B 测试就是一种有效的精细化运营手段。

设计思路

要认识实验平台,首先要了解实验两个要素:

  1. 流量:流量即用户的访问,也是实验的样本来源。

  2. 参数:或者称作实验变量,一个实验可能有多种策略或者模型需要在线上进行比较,这些策略或者模型就称作实验参数。

为了更快的迭代产品,通常产品或运营会要求同一时间做N个实验,想要同一份流量不同实验之间互不干扰,每个实验都能得到100%流量。针对此,我们设计的实验平台分层模型借鉴了Google的论文《重叠实验:更多,更好,更快》,Overlapping Experiment Infrastructure:More, Better, Faster Experimentation。

  • 更多:我们需要能同时进行多个实验的可扩展性。但也需要考虑灵活性:不同的实验需要不同的配置和不同的流量来衡量实验的统计意义上的效果显著性。有些实验只需要修改流量的一个子集,比如只是日语的流量,并需要取一个合理的流量规模。

  • 更好:不合理的实验是不应该让它在线上流量进行的。指标数据不好的实验应该能很快的被捕获并且停止它的进行。

  • 更快:能够很容易并且很快地建立一个实验。容易到非工程师不需要写代码就可以创建一个实验。评价指标应该很快的被统计出来,以便决策。另外,实验系统不仅支持实验,并且可以快速缩量和扩量。更快同时也体现在实验结果的显著性能更快的呈现,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充分的样本。

为了实现同时做更多的实验以及实现流量复用,我们经过考量,采用如下的分层模型:

关于分层模型有三个关键的概念:

  • 域(domain)是指流量的一个划分,流量进来首先是划分域。

  • 层(layer)是指系统参数的一个子集。

  • 实验(experiment)是由多个策略参数构成的,最终用户只会命中其中之一的过程。

上述分层模型先将流量分为两个域,一个域只有一个单一层(非重叠域),和一个有三个层的重叠域,在这种情况下,每个请求会分到非重叠域或是重叠域。请求只能在非重叠域或重叠域其中之一。

如果请求在重叠域,那么请求最多在一个实验中(这个实验可以改变参数集合中的任意参数的值),如果请求在重叠域,那么请求最多在三个实验中,每层一个实验。流量在每一层都会被重新打散。并且对于每个实验,只能使用对应层的参数。

该分层模型的主要思想为:

  • 同一实验的策略参数位于同一层;

  • 相互独立的策略参数分属于不同的实验层;

  • 不同实验层间进行独立的流量划分和独立的实验,互不影响。

上述重叠域是一个三层实验,第一层UI Layer有三个实验参数,Red、Blue、Green。当在实验平台配置配置好参数及其流量后,我们会按总计100桶分配给三个参数各自的bucket区间,比如 Red、Blue、Green 分别流量配置为 80%,10%,10%,那么各自对应的是bucket区间分别是 0-79, 80-89, 90-99。后面的 Search Results Layer、 Ads Results Layer依次类推。

当流量进来后,实验分流服务会根据不同终端采用不同的用户标识id来hash分流,web端采用 cookieId ,app端采用设备id,小程序端采用 openID 作为唯一标识符。具体进行流量划分时,为了实现实验层之间流量划分的正交性,会将流量标识信息和实验层标识一起进行实验流量 bucket 划分, 实验层标识 salt 称为离散因子。如基于用户标识(uid)的流量划分:

当然,为了便于内测等,我们也实现了白名单功能,运营或者产品可以通过后台配置某用户命中某个特定的实验参数。

在实际线上运行ab测试的时候,我们经常需要针对某个实验参数做流量的扩量或者缩量,比如三个实验参数A、B、C,线上数据发现A的指标相对最好,我们会逐步的针对C扩量,其他做相应的缩量。

假设有三个实验参数A、B、C,假设总 bucket size 为100,A、B、C初始流量为:80%,10%,10%。假设 C 扩张 10% 的流量至 20%,有一种可能,切换之后流量分布如下表:

实验变量 A B C
切换前bucket区间 0-79 80-89 90-99
切换后bucket区间 0-74 75-79 80-99

切换之后实际上A,B和C覆盖的用户人群都发生了变化,A、B分别减少了 5%,其实更佳的扩缩量方案是:B流量不变,C从A切换 10% 流量过去,这样可以尽量减少对覆盖用户人群参与实验的变化,从而保证实验数据更加科学。针对此,我们设计一套算法在调整流量时可以做到尽量保证更小的变动,尽可能挪动更小的用户群体。

实验平台架构

目前沪江实验平台主要包括以下 4 个功能模块:

  • 实验管理:允许用户对实验进行配置和管理。

  • 流量管理:对实验参数分配流量配置。

  • 数据收集:客户端上报数据,最终落到BI部门Hadoop集群

  • 数据分析:对上报的数据进行分析以及计算置信区间等,最后通过报表的形式进行展示。

整体架构大致如下:

  1. 产品或者开发通过AB实验控制台配置实验方案及流量分配,配置同时入库

  2. AB分流服务启动时初始化从DB拉取实验配置加载入内存,如实验配置发生变更,AB分流服务将定时拉取DB中配置信息

  3. 业务方请求AB分流服务获取分流策略

  4. 业务方上报打点数据给BI

  5. AB报表平台读取BI离线或者实时统计的数据指标并做P值检验和置信区间计算

实验指标

我们现在已经覆盖沪江常用的指标,订单转化、留存(次日留存、三日留存、七日留存等)、点击转化率等核心指标。这些指标只需要在实验平台后台配置一下(如下图所示),T+1日就会自动生成指标报告。

实验指标配置示例如下:

某业务留存数据示例如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