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径:3.3cm
底径:6.5cm 高:18.7cm
编号:JHZLFW-01167
梅瓶是专指一种造型为小口、短颈、丰肩,收胫,近足处略向外撇,足底向内旋削,形成“内圈足”的陈设瓷。
“梅瓶”名称目前已知最早出现在清代,清末寂园叟撰《陶雅》曰:“器皿之佳者,曰瓶,曰盂,曰罐,曰盆,曰炉,盎,杯,盘之属。至于不可胜记,而以瓶之种类为多。瓶之佳者,曰观音尊,曰天球……曰梅瓶……”最早在文献中提出梅瓶得名原因的是民国时期的许之衡,他在撰写的《饮流斋说瓷》中道:“梅瓶口细而颈短,肩极宽博,至胫稍狭,抵于足微丰,口径之小仅与梅之瘦骨相称,故名梅瓶也。宋瓶雅好此式,元明暨清初历代皆有斯制。”
此梅瓶小唇口,翻唇;直颈较短,丰肩,腹内收,圈足,底部略外撇;修足露胎,器内外施满釉。整器线条柔和流畅,造型端庄优雅,所施青釉厚润欲滴,晶莹似玉。瓷胎皎白,色泽丰厚,施彩浓艳,笔触细腻,器形正经高雅。施釉洁净润泽,修胎整齐,瓷胎皎白细腻,胎壁薄厚适中,器形硕大,造形漂亮赋有皇家之气,是一件可贵的极品。可谓元末明初瓷器中的绝品佳作。
到明代早期梅瓶一直作为酒具使用,明中期以后梅瓶的用途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逐渐成为陈设用具。明代梅瓶造型普遍偏矮,胫部变宽,线条饱满有力,显得敦厚稳重,这样的目的在于降低重心,便于陈设。宋元时期的空梅瓶重心是很高的,陈设不安全,容易摔碎。当然,梅瓶发展到明代,也不仅仅只储存酒水类的液体,更用于储存一些单位体积比较小的东西,如药材等。表现在墓葬中则是梅瓶兼作了象征仓储的明器,用于储存钱币、粮食、药酒等。考古工作者也有发现多次发掘出明朝大墓,并出土了一批十分精美的元末明初景德镇生产的青花或釉里红梅瓶,有些甚至是举世无双的孤品。
广州玖泓文化创立国内乃至国际一流的服务展览企业。凭借几十年管理的实力沉淀以及多年文化艺术品运营的经验积累,打破行业高额成交记录,是各界人士高评、业内公众熟知的国际服务展览公司!玖泓文化在为客户藏品提供安全、快捷、高效率、高质量的成交。致力于艺术品的流通环节,真正为客户服务,为卖家和买家构建一个健康、良性、高效的流通平台。
解锁更多精彩内幕
广州玖泓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400-1277-998
联系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河路228号(正佳广场玫琳凯隔壁)广晟大厦20楼2008
服务有限公司:
http://www.zgjhwhzl.com/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想要获得更多信息,请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