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信出版
我们提供知识 以应对变化的世界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中信出版

9.1高赞,35岁是职场软肋?哈佛这位教授的新书,点醒了中年人……

中信出版  · 公众号  ·  · 2024-05-28 15:59

正文

不知道啥时候开始,职场人有了一个普遍的软肋—— 35岁

就说说前几天登上新闻的热搜, “韩企开始清退35岁以上员工,甚至鼓励员工自愿离职”,哪个坐在工位上的职场人看到这样的消息不会倒吸一口凉气!


“企业/企业家”+“35岁”,几乎就成了职场类话题的流量公式。

比如凭一己之力登上两次热搜的,“ 董明珠谈35岁就业门槛:不招只想要工资的人”,以及企业不招聘35岁以上的员工,董明珠表示“没人招聘,可以去创业”。

虽然35岁后面临职场问题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而当时间的齿轮转动到每一位步入中年的打工人面前,职场、家庭面发生的种种看似正在下行的变化,还是会让他们 喘不过气

职业生涯停滞不前,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到焦虑,当改变发生,希望开启人生新阶段却没有勇气……


到底该如何面对提前到来的人生下半场,全世界刚刚迈入中年门槛的年轻人几乎都很迷。

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及哈佛商学院公共领导力实践的现任教授 亚瑟·C.布鲁克斯 ,常年主讲幸福和领导力课程,关于职场中常见的焦虑和伎俩,他看得极为透彻。

亚瑟·C.布鲁克斯


步入学术界20多年来,布鲁克斯教授贡献了152篇学术文章和12本深具影响力的专著,在学界和大众传媒中都享有极高权威性。

在步入中年的过程中,他也曾面对当今年轻人普遍面对的焦虑,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布鲁克斯教授写成了这本 《中年觉醒: 重塑生命与生活的力量

《中年觉醒》
点击图片,即可下单

上市不足一个月,中文版就被读者给出了9.1的高分 ,而英文版,则登上了《 纽约时报》畅销榜TOP1。

《中年觉醒》不仅是一位哈佛教授的生命领悟,更是一份帮你优雅地度过人生下半场的实用指南。

如果你正在为35岁而焦虑,这本《中年觉醒》应该被提上你的2024必读清单!


发展第二曲线

人们都会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智力和能力下降是必然发生的,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实很多过去日积月累的练习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正向反馈

比如表达能力越来越好;更擅长综合各种想法,并能够将复杂的想法付诸实践;能够更好地应用自己所熟悉的概 念;更善于解读别人的想法等。


心理学家雷蒙德·卡特尔曾提出两种智力类型——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能够很好地解释这种现象。

流体智力是指为推理、灵活思考以及解决新问题的认知能力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先天智力,在成年人早期阶段,人的流体智力最强,到30-40多岁时,会开始迅速衰退。

随着流体智力不断下降,中年人在职场中难免面临更多压力和不确定性,会发现自己在处理新问题、学习新技能或适应新环境时不如年轻时那么迅速和灵活,难以跟上快速变化的技术或行业趋势,在与年轻同事竞争时感到力不从心。


而中年人在另一种智力上往往更具优势——晶体智力。 晶体智力是指以习得的经验为基础的认知能力,依赖于日积月累的知识,从40-60岁,会一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


在人生的下半场,如果顺势而为,把握好晶体智力这一优势,学习新的技能和思维方式,跳上第二条曲线,重新找到人生方向,实现个人转型,就会更加容易。

点击图片,即可下单

人际关系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中年时期,除了面对职业上的挑战,还常常需要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 。在照顾年迈父母、抚养子女的同时,还要维持与配偶、朋友之间的情谊。

然而,为了成功奋斗半生的中年人们,由于多年来疏于打理人际关系,步入人生下半场后,常常会感受到一种难以言表的孤独感。


布鲁克斯教授认为,这些人最大的问题不仅是疏于培养与他人的友谊,而是没有采取行动去建立亲密关系,长此以往,个人便会失去“爱的能力”。

这时 重新唤醒和培养人际关系技能显得尤为重要

研究表明, 人际关系的质量是影响幸福的最重要的因素 ,当我们拥有健康、积极的人际关系时,更容易感到满足和快乐。

晶体智力也与人际关系密切相关 ,一个广泛而深入的人际关系网络,不仅能为我们提供丰富的学习机会和宝贵的资源,还能在职场上帮助我们取得更大的成就。


那么,如何培养亲密的人际关系呢?

布鲁克斯教授在书中提到了一种三步走的练习方法。

首先, 明确表达我们对更深层次关系的渴望,并为亲人和朋友留出足够的时间

其次, 列出一张清单,明确需要加强联系的人,并为每个人思考他们可能需要的、只有你能提供的帮助

最后, 积极关注他们的目标和愿望,思考如何助他们一臂之力


这些练习能够帮助那些掉入“工作旋涡”的人重拾爱的能力,让他们有更多信心继续在中年生活中前行。

点击图片,即可下单

中年转型没那么难

在书中,布鲁克斯教授除了分享他所总结的最好的研究和最成功的策略外,还在书中提供了一些具体的实践经验。

经验一: 识别你的棉花糖

这个建议来源于斯坦福大学的棉花糖实验,指的是学会延迟满足感。在职业转型的关键时刻,需要清晰地识别长期目标,明白转型期的真正目的和期望达到的最终结果。同时,也要学会为了长远目标而放弃眼前的短暂诱惑,


经验二: 所做的工作总会有回报

工作不仅是实现目标的手段,更是展现价值、服务他人的舞台。人们应该将工作本身视为一种成就,一种为他人创造价值的方式,这样才能在工作中找到更深层次的满足感和幸福感,让工作成为人生旅程中的宝贵财富。


经验三: 尽所能做最有趣的事

研究表明,寻找工作的意义往往比单纯追求工作带来的快乐更能满足人。在转型期选择新方向时,应该追求那些能够引起自己兴趣的活动。有趣的工作能够激发积极情绪,在工作中既感到快乐又充满意义。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