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乒乓time
介绍乒乓球知识,器材的分析,乒乓人物即时讯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乒乓time

业余比赛最难接的5种发球, 你肯定也吃过亏!

乒乓time  · 公众号  · 乒乓球  · 2017-03-29 09:4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又急又低又快的不转球或侧上旋球

接不好这样的球,无非有这么几个原因:

1.站位。 如果站位离台太近,球又很长,那么就容易被球顶着了,感觉老来不及,如果对方总是发这样的球,你准备的时候就可以 稍微往后退一点;

2.动作幅度。 因为对方发球很快,所以 一定要动作小,越想发力就越来不及。 这种球应该先是以借力为主,动作越小越好,突出接触球的瞬间,主要体会手腕手指的力量,千万不要用大动作,一用大动作(比如挥大臂,用太多腰的转动),不但不容易发上力,还容易顶到。

站位靠后加上动作小一点,找到跟对方发过来的球有一个合力的感觉,接这种球就好一点了。 看到这种球别急、别慌,心态要好,只要掌握以上两点,接这种球并不难。

低短的弱上旋球

这个发球虽然是又低又短,但是又设定了另外一个条件,就是 上旋球

一般来说,不能搓,因为它短、轻。也不是说完全不能搓,你要是板形控制好了, 半推半搓也行,但如果你处理不好的话,容易冒高。 另外,接这种球,尽量别用摆短,尤其到了比赛的时候,特别是关键局、关键分,业余的能摆好的不多,更何况带有点上旋。

你可以采用的接发球技术有: 1.上步以后用推或者快拨。 这个跟平时对方打过来或者拉过来的球有点不一样,因为来球旋转比较弱,而且特别短,所以板形要稍微有一点点后仰,也就是你推或者快拨的时候,击球位置在它那个水平线甚至水平线稍微偏下一点。再说的形象一点,就是 既推,又有点“拖”起来那个劲儿,这样的板形还好发力。


奔球

接奔球,不管是正手还是反手,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 要么你就比球快,在不退台的情况下,你的反应速度、挥拍速率完全比球快;要么你让得足够远,能够速度调整身体位置,让得足够开,这样都能够把球打过去。

接快球建议不要主动太发力,因为来球速度很快,你要是想发力的话,必须得对得特别准,这个难度非常大。主要还是要 对准球,然后用速率来回接这种球, 只要对准了,向前快速手臂,这个球就不难接。

再一个就是你要 练习下向后迅速退的步法, 如果你真的判断出对方要发这种长球的话,你就要有提前退半步的准备,你往后站了,来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也就长了,对应给你留下准备的时间也就更加充分了。

大体上就是这两种应对奔球或者说速度比较快的发球的方法。

相似动作的左侧上(下)旋

在能够较好地调整板形的前提下,如果真判断不出旋转,还是有一些变通的方法的。

比如说,右手对右手,对方侧身正手发斜线,到你的反手位,一般情况,如果这个球是侧上,你可以 推、拨、拉、打; 对方发侧下,你可以在上述那几种技术的基础上, 板形稍微后仰一些,触球的水平中心偏下, 为了控制对方的下旋,再加上球体纵轴线稍微偏右一点,这个 偏右主要是控制对方的侧旋,来球毕竟是一个综合旋转。

有一个用结果检验接发球的基本标准,那就是: 首先,你接过去的球不能对方反手的那个边线出去,这属于你没有改变对方的侧旋,顺着人家的旋转就出去了, 只要你要把这球接到中线附近,能接到对方正手位,那说明你的板形控制得更好了。主要就是看你板形调节的能力。

如果对方上下旋发得差别很大的话,不建议你找这种两能的方法,这有点投机取巧;但是对方要是上下旋区分不是那么明显,都带有侧旋,那么还是有向我之前说的那种通过板形调节产生的都能够对付的技巧。

总的来讲,还是提倡一定要先练习能力,把你通过板形调节控制球的能力练上去了,这种技术自然就有了。

反手位长侧下旋球

1.调整接发球下手前的站位, 如果对方觉得你这个是软肋,他发的比较多的话,你就 别太贴台站。 比如你原来离台35公分左右,你往后退个10公分,小范围的往后退一点,一般业余的不太容易发现。

2.是选择反手接还是侧身接。 如果你们俩都是右手,你用反手接的话,确实会比较有难度。因为他发过来的是左侧旋,如果你用反手的话最好不要主动发力,因为长球一定带着旋转和力量,他有点往前拱。如果你要用侧身,那么就要求你的步法非常快。

3.击球时期。 不管反手还是侧身,你下手时间都可以稍微早一点,因为他本身就够长、够顶,要是再等球回落,你想想你得退到什么程度。这个球打最高点都有点晚了,最好打上升后期。

4.击球点: 球要往前挥动多一点,也就是球的纵轴线那个点上接触多一点,这样可以把他的侧旋给他顶掉,稍微给点摩擦。

5.回球落点。 这种球,你最好是用 “带” ,“带”到中路偏正手的位置,你千万不要用打给对方反手位,弄不好就从你右边的边线出去了,一定要往中线附近接。如果用侧身,对方反手相持又比较好,那么你这板侧身真别往人反手去,可以快“蹭”一板。

国转自球汇


订 阅 乒乓球技术教学与器材研究

版权声明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

『视频』地表12强 马龙开门红 张继科樊振东出师不利

『视频』螺旋稳!许昕2-1周启豪 玉手回归拒绝冷门

『技术文章 』 李晓东教你怎样选择击球时间

观战地表最强12人谁最强 最重要的是手握比赛时间表

『特别节目』韩国人眼中的刘国梁

『适合业余』实战步伐讲解,一学就会,一会就涨!

『初学必看』 打乒乓球直板打法怎么握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