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客观、全面地反映一个社会的真实面貌?尤其是中国和日本这样神秘复杂的高语境群体社会?实在是件难把控的事。
但日本有句俗语:“畅销书是时代的一面镜子。” 在黄亚南的这套《你所不知道的日本》中,你可以清晰地通过几十年来的畅销书评看到日本社会发展的真实走向。
这套书非常有意思,能够让你在岛国人民那份奇异的畅销口味中,轻松get到他们几十年的潮流变迁和生存焦虑,从而看到一些东亚文化里由来已久的痼疾,来缓解当下的一些情绪压力。
比如,日本男人的“恋母情结”为啥让人厌恶?宫泽理惠的裸照为何那么畅销?为何日本小说家高呼“老年人就不要发情了"?诸多暗黑人性秘密尽在此书中!!
日本群体社会崩溃的其中一个因素是传统的人际关系不堪各方面的压力而趋于崩溃,而这种人际关系压力的产生原因正是群体的封闭性。
由于长期处在一个封闭的群体中,每个成员所面对的各种各样的压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强,群体成员除了忍受,还是忍受,否则,只能选择死亡。长期以来,无论是村落,还是学校、公司,或者是其他团体组织,所有这些群体都是非常封闭的。一旦加入这个群体之后,就必须公私方面都要属于这个群体,并且还必须忠于这个群体。由于物理上的时空限制,一般一个人只能参加同一类型中的一个群体,企业、家庭自然不用说,就是兴趣爱好方面的群体也不能跨群体参加。
2002 年前后,由日本精神病医生田泽静夫命名的“午饭同伴合并症状”一词非常流行。这是指在学校或者在公司里,因为没有一起吃午饭的同伴而形成的精神恐惧症状。实际上,就是精神病的一种。在学校或者在公司,如果没有吃午饭的同伴,日本人常常就会认为自己是没有“价值”的人,并因此而感到苦恼。没有同事来约一起吃午饭,就意味着没有朋友,自己没有魅力。
但是,又会因为害怕被拒绝而没有勇气去邀请别人一起吃午饭。这样的人经常陷于对吃午饭的敏感和恐惧中,他们不愿意让其他人看到自己没有午饭同伴,所以常常躲进图书馆,甚至在厕所中一个人吃午饭。在日本这样的情况非常之多,以至于出现把这种在厕所里一个人吃饭的行为称为“厕所饭”的现象。
日本的女性特别在乎是否合群,对一个人独处非常抵触,在学校积极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小组,进公司后非常注意同事之间的关系,就是结婚生子之后,也会积极抱着孩子到附近的公园去和邻居进行交流。但是,这种集体活动的参与有时近似于强迫,很多人为此不得不付出很多努力,甚至牺牲。而这些努力和牺牲也并不一定能保证获得成功。
日本人为了维持这种人际关系付出了很多心血,他们同时也希望其他人为此也能付出至少和自己同样的努力。每一个人都这样想的话,最后为了维持这种人际关系的内外压力就会越来越大。
容易患“午饭同伴合并症状”的人很多是突破重重困难,考入一流大学的优秀学生。正如田泽所指出的那样:这些优秀的学生从小只是被灌输应该如何努力学习,很少得到如何与他人相处的教育。他们没有得到很多与人相处的相关训练,所以缺乏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但是他们并不希望自己孤独,他们对孤独非常恐惧。结果,这些既缺乏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又对孤立有恐惧感的年轻人,往往会聚集在一起,但是却各自行事,互不干涉。他们虽然在空间上集合在一起,但在身心各方面都不希望出现相互的接触。他们就算聚集在一起也很少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或者说他们根本就不希望面对面的交流。这些行为表示出年轻人对孤独的极大恐惧。
日本教育心理学专家诸富祥彦教授为“午饭同伴合并症状”的患者开出了一个处方,那就是培养承受孤独的勇气和享受孤独的能力。
如果“午饭同伴合并症状”患者都能够培养出承受孤独的勇气和享受孤独的能力的话,那么另一个社会问题就可能被掩盖。那就是学校同学之间,以及公司同事之间的欺凌问题。“午饭同伴合并症状”是自我对孤独的恐惧,而欺凌问题则是外部强加的孤独恐惧。
欺凌是一种多数人参与的施虐行为,通常会使被欺凌的人在肉体上和心理上受到创伤而感到痛苦。这种行为往往有连续性,有时持续时间可以长达数年。因为欺凌通常发生在封闭的集团中,外部是不容易察觉的。学校是最容易发生欺凌行为的地方,企业的办公场所等人员固定且比较封闭的场所,也是发生欺凌行为的温床。有时候家庭也会有欺凌的情况发生。更可怕的是施虐的人通常并不认为自己在做坏事,在很多情况下还被认为是正当合理的行为,这样施虐者不仅没有罪恶感,而且还以为自己在伸张正义。
欺凌在日本社会也是一个古老的问题。日本以前有一种叫作“村八分”的处罚方法。就是指某一个人没有处理好与村落集体的关系时,他将遭受被孤立的处罚。除了送葬和救火之外,其他村民会彻底地断绝与他的一切交流。之所以采用这样的处罚,就是因为群体中的成员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依赖关系,以致成员离开集体就很难继续生存下去。所以“村八分”是一种非常残酷的处罚方式,在1909 年已经被宣判为是一种胁迫和名誉侵犯的罪行,但是这种习惯一直延续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所以,欺凌也是日本根深蒂固的问题。根据日本文部科学省的统计,2007 年在各类学校中发生的欺凌事件达到124898 件之多,而且这些欺凌事件的后果都比较凄惨。2000 年日本最畅销的《所以,你也要活下去》一书就讲述了一位女学生受到同学欺凌而被迫退学,自暴自弃的故事。书中对欺凌过程活生生的描写触目惊心。这样的事在日本并不少见,但是很少有人能够像这本书的作者那样从堕落的生活中改过自新,经过努力的学习最后一举通过日本最难考的司法考试,成为一名人人敬仰的律师。很多受到欺凌的人只能日夜以泪洗面,或者寻求报复走上犯罪的道路,还有为数不少的人因不堪忍受而自杀。
欺凌的施虐者通常不会认识到他们的施虐行为会给被欺凌者带来一生都无法摆脱的阴影,也不会了解到被欺凌者的生活可能就此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施虐者之间会通过对被欺凌者的共同偏见,而找到他们施虐的正当理由,并且继续传播他们的施虐行为。被欺凌者的孤立有时候并不是施虐者的故意所为。周围其他人因为害怕卷到这种事件中去,往往会采取明哲保身的态度,对被欺凌者不闻不问,这样反而加深了被欺凌者的孤立。
而被欺凌者的痛苦反应会使施虐者感到施虐的快感而延长这样的施虐。常常是不出现死亡等大问题,欺凌就不会结束。这是因为产生欺凌的原因具有隐蔽性和复杂性,所以解决这个问题就非常困难。日本教育评论家森口朗,通过对学生们传说的“学校种姓”的研究,认为在学校里学生们按照学习成绩、交流能力等形成等级关系是一种自发的行为,这样形成的等级关系是发生欺凌问题的基础。但是,这种自发行为很难制止,欺凌问题也就很难解决。
《四重奏》里被众人欺凌到最后都不愿意见父亲的小雀
首先在欺凌问题理论方面的研究取得成就的日本明治大学内藤朝雄教授认为,这种欺凌问题常常发生在关系过于密切的团体中。这是因为集团中的成员过于重视群体的存在,过于重视人际之间的关系而发生的一种过激行为。除非受到欺凌的学生转学离开原来的恶劣环境,欺凌问题一旦发生就很难解决。这也显示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方法就是解散群体。
封闭的日本群体社会中形成的人际关系越来越紧密,以致这种紧密性产生的压力反而导致了群体社会的崩溃。
责编:蒙蒙
日本男人的“恋母情结”为啥让人厌恶?宫泽理惠的裸照为何那么畅销?为何日本小说家高呼“老年人就不要发情了"?
扫描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诸多人性暗黑秘密尽在此书中!!